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56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能够防止锁定操作时由于过度旋转导致的操作杆的脱落,并且可防止连接端子的塑性变形。连接器(10)表面安装在配线基板上,包括:基座(11),其在正面设有可插入FPC(40)的开口部(11a),并列设有从所述正面贯通背面的多个插入孔(13);连接端子(20),其突设有一端部具有可压接在FPC的连接部(41)上的可动触点(22a)的大致T形操作片(22),将成为固定触点(20a)的一端部从背面侧插入所述插入孔;操作杆(30),其将凸轮部(32)嵌合在连接端子的转动用凹部(28)而构成转动支点,通过所述凸轮部可驱动所述操作片的操作承受部(22b)。在所述操作杆的下表面设有限位用抵接部(34),其在所述操作杆的锁定操作完成时抵接在设于所述连接端子上边的限位部(26)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与设于挠性印刷基板的前端部的 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连接器,例如具有如下的印刷配线板用的连接器,其并列设置多个接点,将FPC等的多个端子一并连接。而且,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 插入所述FPC等的插入槽,所述接点相对于所述插入槽突出后退自如地配置, 操作部件在连接位置和解除位置移动自如地设置。因此,所述操作部件处于 所述连接位置时,所述接点被所述4喿作部件按压而向所述插入槽突出并压接 在所述FPC等的所述端子上,与所述端子连接,并且保持所述FPC等。另外, 所述操作部件处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接点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插入槽稍 稍突出并抵接在所述FPC等上,暂时保持所述FPC等,剩余的所述接点相对 于所述插入槽后退(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11 - 307198号公报但是,在上述连接器中,如专利文献1的图3及图4所示,在对操作部 件20即操作杆进行锁定操作时,转动操作会过度旋转。因此,所述操作杆因 杠杆原理而被抬起,容易从壳体即基座脱落。另外,所述操作杆脱落时,向接点即连接端子作用过大的负荷,因此, 存在连接端子塑性变形,不能进行连接这样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防止锁定 操作时过度旋转导致的操作杆的脱落,并且可防止连接端子的塑性变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被表面安装在配线基板上,包括: 基座,其在正面设有可插入挠性印刷基板的前端部的开口部,并且以规定的 间距并列设有从所述正面贯通背面的多个插入孔;连接端子,其突设有在一端部具有可动触点的大致T形的操作片,并且将成为固定触点的一端部从背 面侧插入所述插入孔,所述可动触点可压接在连4妻部上,该连接部并列设置在所述挠性印刷基板的前端部;操作杆,其将凸轮部嵌合在转动用凹部中而 构成转动支点,通过所述凸轮部可驱动位于所述操作片的另一端部的操作承 受部,所述转动用凹部设置在连接端子的上边,其中,在所述操作杆的下表 面设有限位用抵接部,在使所述操作杆转动而完成锁定操作时,所述限位用 抵接部抵接在限位部上,该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子的上边。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操作杆的限位用抵接部抵接在连接端子的限位部上, 能够防止操作杆的过度旋转。因此,可防止操作杆从基座脱落,并且也可防 止连接端子的塑性变形。另外,通过使操作杆抵接在连接端子上,锁定操作 完成时的操作杆的定位精度提高,触点的位置精度提高,因此接触可靠性提 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操作杆的下表面突设有 限位用壁部,在使所述操作杆转动而完成锁定操作时,设于所述操作杆的下 表面的限位用抵接部抵接在限位部上,同时,所述限位用壁部抵接在配线基 板上,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子的上边。根据本实施方式,操作杆的限位用抵接部抵接在连接端子的限位部上, 并且操作杆的限位用壁部抵接在配线基板上。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过 度旋转导致的操作杆的脱落,也可防止连接端子的塑性变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限位用壁部也可以为底面看大致-形。根据本实施方式,连接端子的后端部被覆盖,因此,除尘性提高'能够 异物等导致的端子间的短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构成为在操作杆的内侧面设置卡 止部,在连接端子上设有可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的卡止承受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操作杆的卡止部和连接端子的卡止承受部相互卡止,因此 操作触感提高。另外,即使对操作杆施加振动等,也能够维持锁定状态,具 有耐振性提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 (A)、 (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前后的立体图;图2 (A)、 (B)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表示图l所示的连接器的动作前后 的立体图3是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4 (A)、 (B)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上安装挠性基板前后的局部 剖切立体图5 ( A)、 (B)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表示在图1所示的连接器上安装挠性印刷基板前后的局部剖切立体图6 (A)、 (B)是图3所示的基座的局部剖切立体图7 (A)、 (B)是图3所示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及正面图8(A) ~ (C)是图3所示的操作杆的局部剖切立体图9 (A)、 (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操作方法的局部剖切立体图、正面剖面图IO(A)、 (B)是接着图9说明连接器的操作方法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及正面剖面图11 (A)、 (B)是^t妻着图IO说明连接器的操作方法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及正面剖面图12(A)、 (B)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及 正面剖面图13(A)、 (B)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及 正面剖面图14(A)、 (B)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及 正面剖面图15(A)、 (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转动操作后的正面剖面 图及从下方看到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器 11:基座 lla:开口部 12:弹性腕部 13:插入孔 14:导向板14a:导向槽15:防脱用凹部16:支承零件20:连接端子20a:固定触点(一端部)20b:另一端部21:支承部22:操作片22a:可动触点22b:操作承受部23卡止用爪部24防脱用爪部25防脱用突起26限位部27防脱用凸部27a:防脱用第二凸部28转动用凹部29限位用凹部30操作杆31转动轴部32凸4仑部33贯通孔34限位用抵接部35操作用锥面36限位用壁部40挠性印刷基板(FPC)41连接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图1~图13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大致由基座11、连接端子20以及操作杆30构成,能够可拆装地连接挠性印刷基板(FPC)40(图4、 5)。 如图6 (A)、 (B)所示,基座11分别从两侧端面的一侧缘部向背面侧平 行地延伸出弹性腕部l2、 l2,并且以规定的间距并列设有从背面贯通正面的 插入孔13。另外,如图6(A)所示,在所述弹性腕部12的内向面,在其前端缘部 形成有导向用锥面12a,并且在其里侧形成有轴支承部12b。此外,所述基座 11在所述弹性腕部12、 12之间从背面的下方缘部延伸出导向板14,并且在 所述导向板14的上表面并列设有分别与所述插入孔13连通的导向槽部14a。 在所述插入孔13的下方基部形成有与所述插入孔13连通且防止后述的连接 端子20脱落的防脱用凹部15。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所述基座11在其正面侧设有可插入后述 的挠性印刷基板40的开口部lla。另外,所述基座11将用于防止基板安装时 的浮起的支承零件16、 16分别压入并保持在设于基座正面侧的两侧缘部的压 入槽lib (图2、 3)。如图7所示,连接端子20能够将设于其一端部的固定触点20a插入所述 基座11的插入孔13,从其中间部突设有带支承部21的大致T形的操作片22, 并且在其另一端部20b的下方缘部设有卡止用爪部23。可动触点2h从所述 操作片22的一端部朝向下方突出,并且将其另一端部作为搡作承受部22b。 另外,所述连接端子20使所述支承部21的基部向板厚方向突出而形成防脱 用爪部24。此外,在位于从所述另 一端部20b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被表面安装在配线基板上,所述连接器包括: 基座,其在正面设有可插入挠性印刷基板的前端部的开口部,并且以规定的间距并列设有从所述正面贯通背面的多个插入孔; 连接端子,其突设有在一端部具有可动触点的大致T形的操作片,并 且将成为固定触点的一端部从背面侧插入所述插入孔,所述可动触点可压接在连接部上,该连接部并列设置在所述挠性印刷基板的前端部; 操作杆,其将凸轮部嵌合在转动用凹部中而构成转动支点,通过所述凸轮部可驱动位于所述操作片的另一端部的操作承受部, 所述转动用凹部设置在连接端子的上边,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杆的下表面设有限位用抵接部,在使所述操作杆转动而完成锁定操作时,所述限位用抵接部抵接在限位部上,该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子的上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真广冈本将幸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