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效果的组合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15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效果的组合车灯。该组合车灯包括光源模组、反射体、装饰框,所述光源模组、装饰框均固定在反射体上;在反射体上设置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位于光源模组下方并且正对装饰框,在装饰框上设置有格栅式出光面;光源模组发出的光被反射体的各个反射面反射后,穿过装饰框上的格栅式出光面射出,由此实现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的点亮效果。该组合车灯结构简单、装配容易、造价较低,点亮后科技感、辨识度很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效果的组合车灯


[0001]本技术涉及车灯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效果的组合车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后雾灯和倒车灯通常作为两个独立的零部件安装在汽车上,也有将两者集成在一个灯具中的不同区域。无论哪一种方案这两种车灯之间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为此往往需要配备两套不同的光源及对应的光学元件,这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此外这种设计还存在造型单一、点亮效果单调等问题,很难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注意力,进而影响汽车的认知度和销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效果的组合车灯,该组合车灯包括光源模组、反射体、装饰框,所述光源模组、装饰框均固定在反射体上;在反射体上设置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位于光源模组下方并且正对装饰框,在装饰框上设置有配套的格栅式出光面;光源模组发出的光被反射体的反射面反射后,穿过装饰框上的格栅式出光面射出,实现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的点亮效果。
[0004]进一步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电路板和LED光源,所述LED光源焊接在电路板上面向反射体的一侧。
[0005]进一步的,所述反射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反射面和平面反射面,所述弧形反射面位于光源模组和平面反射面之间,所述平面反射面倾斜一定角度朝向装饰框(如图3所示)。之所以将反射体设计成这样的结构,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位置反射光线的要求不同,靠近光源模组的反射面需要尽可能的将光线反射到右侧,因此采用带聚焦功能的弧形反射面效果更好,而离光源模组较远的平面反射面主要作用是辅助反射少量剩余光线,因此采用平面反射面定向反射即可。
[0006]进一步的,装饰框上的格栅式出光面由矩形透明窗和遮光体交替排列而成,由此形成间断式矩形透光阵列。
[0007]进一步的,在装饰框的格栅式出光面上方倾斜设置有不透光功能层,在该不透光功能层外表面喷涂有黑色涂层和/或在其内表面设置有金属反射层(如图3所示)。黑色涂层确保光线不会外溢,避免影响装饰框的独特点亮效果;金属反射层有助于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0008]进一步的,该车灯还包括灯壳和配光镜,所述装饰框

反射体

光源模组装配体与灯壳固定连接,所述配光镜与灯壳通过胶水粘结在一起,由此实现车灯的密封。
[0009]进一步的,该车灯还包括一对挡光板,所述挡光板卡接在反射体中。
[0010]进一步的,该车灯具体为后雾灯、倒车灯组合车灯,其中后雾灯和倒车灯分区点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组合车灯的长度超过1m。
[0012]本技术将传统分开设计的后雾灯、倒车灯集成在一套车灯中,两者共用一套光源模组、反射体、装饰框及配光镜,LED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体两个不同形状、角度的反射面反射后,最大程度的汇聚到装饰框上的格栅式出光面上并从此处射出,由此形成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的点亮效果。该车灯结构简单、装配容易、造价较低,通电后具有独特的点亮效果,科技感和辨识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组合车灯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组合车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沿虚线的A

A向剖视示意图;
[0016]图4为装饰框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5为反射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组合车灯的正面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组合车灯的实物照片。
[0020]其中1

配光镜,2

装饰框,3、挡光板4

反射体,5

光源模组,6

灯壳,7

线束,8

LED光源,9

不透光功能层,10

格栅式出光面,11

平面透光面,12

弧形反射面,13

亮条,14

暗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2]如附图所示的后雾灯/倒车灯组合车灯,主要包括:配光镜1、装饰框(双色)2、挡光板3、反射体4、光源模组5、灯壳6、线束7等零部件。光源模组5与反射体4固定连接形成装配体A,并且光源模组5上的LED光源8正对反射体4的反射面,线束7一端与LED光源8连接另一端穿过灯壳6后接入汽车电路。装配体A与装饰框2固定连接后整体通过螺丝固定到灯壳5上,最后用胶水将配光镜1与灯壳5固定连接完成封装。
[0023]配光镜1、装饰框2、反射体4、光源模组5、灯壳6均为相似的细长条状。配光镜1和反射体4采用透明塑料(如PC)注塑而成,反射体4配光面镀铝处理,灯壳6采用不透明塑料注塑而成。装饰框2采用透明塑料(透明配光层,内表面有配光花纹)和黑色不透明塑料(不透光层)双色注塑而成,起到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效果。挡光板3卡入反射体4中,形成后雾灯红光和倒车灯白光分区发光。反射体4由特殊高反白PC材料注塑,高反白PC起到漫反射作用,表面由镀铝面和不镀铝面遮蔽镀而成,镀铝面反射光线,不镀铝面漫反射,使光均匀。
[0024]该后雾灯/倒车灯组合车灯的工作原理如下:LED光源8发出的光被反射体4的反射面反射至装饰框,光线从装饰框正面的透光花纹面射出,形成亮条13和暗区交替排列的阵列,迎面看起来呈现出独特的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的条带状点亮效果,科技感和品牌区分度十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效果的组合车灯,其特征在于:该组合车灯包括光源模组、反射体、装饰框,所述光源模组、装饰框均固定在反射体上;在反射体上设置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位于光源模组下方并且正对装饰框,在装饰框上设置有配套的格栅式出光面;光源模组发出的光被反射体的反射面反射后,穿过装饰框上的格栅式出光面射出,实现亮暗相间、亮区均匀发光的点亮效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包括电路板和LED光源,所述LED光源焊接在电路板上面向反射体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反射面和平面反射面,所述弧形反射面位于光源模组和平面反射面之间,所述平面反射面倾斜一定角度朝向装饰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车灯,其特征在于:装饰框上的格栅式出光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翔刘学雄李燕朱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孝感华中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