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68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电池包括:壳体组件和电芯,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防爆阀和极柱,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极柱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侧部,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具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极柱相连,所述电芯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围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防爆阀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可以减缓防爆阀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的电池。延长使用寿命的电池。延长使用寿命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电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设计要求越来越严格。提高锂电池安全设计手段主要有:电芯层级的化学体系设计、电芯层级的结构件设计和电池包层级的结构件设计。其中电芯防爆阀是当前较为常见的电芯层级的结构件设计,其作用机理是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能及时将能量定向释放出来,避免电芯内部气压或温度过高造成电芯爆炸。
[0003]为了配合整车安全设计,极柱和防爆阀设置在电芯的不同端面上,防爆阀通常设置在电池的底部,但是将防爆阀设置到底部,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一旦发生热失控,电芯防爆阀是向下喷发,不会直接对乘客舱加热,最大限度保护乘客安全。
[0004]在相关技术中,为了便于将电池热失控时的气体及时排出,通常在电芯的底部和底部盖板之间设置支架,以将电芯与底部盖板间隔开,但是支架的设置不利于电解液沿由下至上的方向回流至电芯,导致防爆阀长期处于电解液的浸泡中,加速防爆阀的腐蚀,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且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可以减缓防爆阀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的电池。
[0007]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0008]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防爆阀和极柱,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极柱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侧部;电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具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极柱相连,所述电芯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围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防爆阀配合。
[000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由于电芯的底部与壳体的底部直接围成排气通道,一方面便于将电池热失控时的气体排出,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电芯与壳体底部的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芯将壳体底部的电解液吸附至电芯上的效果,从而避免防爆阀长时间浸泡在电解液中,减缓防爆阀的腐蚀,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的底部设有凹口,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凹口的下方,所述凹口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围成所述排气通道。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凹口,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凹口,所述凹口与所述电芯的底部围成所述排气通道。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包括主体和两个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以形成所述凹口。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正极柱与所述正极耳相连,所述负极柱与所述负极耳相连。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部均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所述主体的正极片与所述支撑部的正极片连接为一体,所述主体的负极片和所述支撑部的负极片连接为一体,所述主体的隔离膜和所述支撑部的隔离膜连接为一体,部分所述隔离膜设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另一部分所述隔离膜包覆在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部的最外侧。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电芯最外层的所述负极片包覆在位于所述电芯最外层的所述正极片的外侧。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上设有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用于将所述电芯底部的电解液回流至所述电芯的上部;和/或,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上均设有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用于将所述电芯底部的电解液回流至所述电芯的上部。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和/或,所述凹口沿所述电芯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10mm。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本技术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001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由于电芯的底部与壳体的底部直接围成排气通道,一方面便于将电池热失控时的气体排出,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电芯与壳体底部的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芯将壳体底部的电解液吸附至电芯的效果,从而避免防爆阀长时间浸泡在电解液中,减缓防爆阀的腐蚀,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的截面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的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的排布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壳体组件;11、壳体;12、防爆阀;13、极柱;131、正极柱;132、负极柱;
[0024]2、电芯;21、极耳;211、正极耳;212、负极耳;22、主体;23、支撑部;24、凹口;25、正极片;26、负极片;27、隔离膜;
[0025]3、排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下面参考附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和具有其的车辆。
[0028]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壳体组件1和电芯2。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1、防爆阀12和极柱13,防爆阀12设于壳体11的底部,极柱13设于壳体11的顶部或侧
部。电芯2设于壳体11内,电芯2具有极耳21,极耳21与极柱13相连,电芯2的底部与壳体11的底部围成排气通道3,排气通道3与防爆阀12配合。
[002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由于电芯2的底部与壳体11的底部直接围成排气通道3,一方面便于将电池热失控时的气体排出,另一方面可以增大电芯2与壳体11底部的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芯2将壳体11底部的电解液吸附至电芯2的效果,从而避免防爆阀12长时间浸泡在电解液中,减缓防爆阀12的腐蚀,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030]可以理解的是,在相关技术中,电芯的底部与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或隔板,从而导致电芯底部与壳体底部的电解液接触面积较小,进而电解液会聚集到壳体的底部,而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池通过将电芯2的底部与壳体11的底部直接围成排气通道3,从而增大了电芯2与壳体11底部的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电芯2通过其自身结构将壳体11底部的电解液吸附至电芯2上,以避免防爆阀12长时间浸泡在电解液中。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芯2的底部设有凹口24,防爆阀12设于凹口24的下方,凹口24与壳体11的底部围成排气通道3。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1的底部为平板结构,凹口24朝向电芯2的上方凹陷,从而电芯2的底部与壳体11的底部之间围成可以排气通道3,以便将电池热失控时的气体排出。
[003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防爆阀和极柱,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极柱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侧部;电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具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极柱相连,所述电芯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围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防爆阀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底部设有凹口,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凹口的下方,所述凹口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围成所述排气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凹口,所述防爆阀设于所述凹口,所述凹口与所述电芯的底部围成所述排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主体和两个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以形成所述凹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极柱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正极柱与所述正极耳相连,所述负极柱与所述负极耳相连。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涛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