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的隔热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56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包的隔热垫,其包括两个外板和缓冲垫,其中,两个外板平行且间隔分布,两个外板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缓冲垫设置在两个外板之间,缓冲垫内设置有呈等距分布的空腔;还包括散热管,其中,空腔的轴向方向与外板的预设方向平行;散热管设置在空腔内,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液冷系统相连通,散热管内流通冷却液,并用于对缓冲垫散热。散热管形成的流道依次穿过缓冲垫上的空腔,并与液冷系统相连通,液冷介质能够通过散热管带走两个外板的间隔部位的热量,能够降低缓冲垫和两个外板的温度,防止电芯之间的温度升高导致的热失控,提高散热效果。提高散热效果。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的隔热垫


[0001]本技术涉及隔热垫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的隔热垫。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迅速发展,新能源锂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新能源锂电池的应用离不开电池包,由于新能源锂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并且电芯的热失控是整个电池的热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电芯之间需要使用隔热垫进行隔热,现电池包隔热垫多为单层硅胶隔热垫,在两电芯之间起到隔热作用,由胶粘工艺将硅胶隔热垫置于两相邻电芯接触面之间,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0003]公开号为CN2171145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隔热垫及电池包,包括隔热层,以及分设于隔热层两侧的外板,隔热层包括分别与两外板相连的缓冲垫,缓冲垫上设有贯通其厚度方向的连通腔,并于连通腔的腔壁上覆设有灭火涂层。
[0004]如上述的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发现根本原因在于,随着电池包的使用,电芯产生热量一部分会被隔热垫所吸收,隔热垫的散热效果较差,会使电芯之间的温度逐渐升高,很容易出现电芯的热失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散热效果好的电池包的隔热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包的隔热垫,其能够与电池包的液冷系统相连通,冷却液能够通过隔热垫并带走热量,降低隔热垫的温度,防止电芯之间的温度升高导致的热失控,提高散热效果。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隔热垫,其包括两个外板和缓冲垫,其中,
[0007]两个外板平行且间隔分布,两个外板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
[0008]缓冲垫设置在两个外板之间,缓冲垫内设置有呈等距分布的空腔;
[0009]还包括散热管,其中,
[0010]缓冲垫采用多个正六边形的棱柱拼接而成,空腔设置在正六边形的棱柱内;
[0011]空腔为柱状结构,且空腔的轴向方向与外板的预设方向平行;
[0012]散热管设置在空腔内,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液冷系统相连通,散热管内流通冷却液,并用于对缓冲垫散热。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散热管包括内置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其中,
[0014]内置管设置在空腔内,内置管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与液冷系统相连通;
[0015]进液管固定在缓冲垫上,并与内置管的一端相连通;
[0016]出液管固定在缓冲垫上,并与内置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00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内置管还包括若干个直管段和若干个弯
管段,其中,
[0018]直管段设置在空腔内,并与空腔的内壁贴合;
[0019]弯管段设置在缓冲垫内,用于两个相邻直管段的连通;
[0020]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与最远端的两个直管段相连通。
[002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弯管段的外侧套接有连接套,连接套固定在缓冲垫上。
[002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直管段内径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002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缓冲垫采用多个正六边形的棱柱拼接而成,所述空腔设置在正六边形的棱柱内。
[002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空腔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002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外板和缓冲垫均采用硅胶制成。
[002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外板和缓冲垫之间通过粘接固定。
[002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缓冲垫的厚度为外板的两倍,且缓冲垫的厚度为0.5

1mm。
[0028]本技术的电池包的隔热垫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通过设置缓冲垫和散热管,散热管形成的流道依次穿过缓冲垫上的空腔,并与液冷系统相连通,从而液冷介质能够通过散热管带走两个外板的间隔部位的热量,能够降低缓冲垫和两个外板的温度,防止电芯之间的温度升高导致的热失控,提高散热效果,同时也能防止老化,提高使用寿命,而且散热管设置于缓冲垫上的空腔中,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0030](2)通过设置空腔,缓冲垫采用多个正六边形的棱柱拼接而成,空腔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从而缓冲垫的截面可形成蜂窝状结构,导热面积增加,提高隔热效果,而且两个电芯之间的挤压力分散更均匀,并且通过缓冲垫上的蜂窝状结构吸收两个电芯之间的挤压力,提高隔热垫吸收两个电芯挤压力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的电池包的隔热垫的立体图;
[0033]图2为本技术的电池包的隔热垫的爆炸图;
[0034]图3为本技术的电池包的隔热垫的俯视剖面图;
[0035]图4为本技术的电池包的隔热垫中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技术的电池包的隔热垫中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
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电池包的隔热垫,其包括两个外板1和缓冲垫2,其中,两个外板1平行且间隔分布,两个外板1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缓冲垫2设置在两个外板1之间,缓冲垫2内设置有呈等距分布的空腔20;还包括散热管3,其中,缓冲垫2采用多个正六边形的棱柱拼接而成,空腔20设置在正六边形的棱柱内;
[0039]空腔20为柱状结构,且空腔20的轴向方向与外板1的预设方向平行;散热管3设置在空腔20内,散热管3的两端分别与液冷系统相连通,散热管3内流通冷却液,并用于对缓冲垫2散热。
[0040]具体的,多个正六边形的棱柱采用整列式分布,并且正六边形的棱柱至少设置有三层,其中散热管3设置在中间一层的正六边形的棱柱中空腔20内,其余两层的棱柱用于吸收电芯之间的挤压力。
[0041]其中,液冷系统包括具有出液口和进液口的液冷机组以及位于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内的管路,其管路内流通冷却液,液冷系统用于电池包的降温。
[004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管3包括内置管31、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其中,内置管31设置在空腔20内,内置管31通过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与液冷系统相连通;进液管32固定在缓冲垫2上,并与内置管31的一端相连通;出液管33固定在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的隔热垫,其包括两个外板(1)和缓冲垫(2),其中,两个外板(1)平行且间隔分布,两个外板(1)沿预设方向延伸设置;缓冲垫(2)设置在两个外板(1)之间,缓冲垫(2)内设置有呈等距分布的空腔(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管(3),其中,缓冲垫(2)采用多个正六边形的棱柱拼接而成,空腔(20)设置在正六边形的棱柱内;空腔(20)为柱状结构,且空腔(20)的轴向方向与外板(1)的预设方向平行;散热管(3)设置在空腔(20)内,散热管(3)的两端分别与液冷系统相连通,散热管(3)内流通冷却液,并用于对缓冲垫(2)散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3)包括内置管(31)、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其中,内置管(31)设置在空腔(20)内,内置管(31)通过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与液冷系统相连通;进液管(32)固定在缓冲垫(2)上,并与内置管(31)的一端相连通;出液管(33)固定在缓冲垫(2)上,并与内置管(31)的另一端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龙张兵兵胡琪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