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系统的辅助排灰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523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系统的辅助排灰组件,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排灰斗,辅助排灰组件包括设置有所有所述排灰斗下方的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为长条形且所有所述排灰斗在所述安装箱体上方一字排开,每一所述排灰斗的下端设置出口且所述出口延伸到所述安装箱体内,所述安装箱体内还设置有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环形输送带,所有所述出口正投影均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带面上,其中所述安装箱体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与之连通的导出斗,且所述输送带一端部分延伸到所述导出斗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更多数量的排灰斗导致排灰作业费时费力的问题。致排灰作业费时费力的问题。致排灰作业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系统的辅助排灰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辅助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除尘系统的辅助排灰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除尘系统是粉尘污染类型的生产企业必备的环保设备之一。除尘系统一般包括多级处理组件,经过吸尘、分离等工序后到达排灰斗中,最后在排灰斗中重量大的颗粒物沉积在其内,气流则向外导出。因此排灰斗需要定期进行排灰作业,以将沉积的颗粒物导出,以便后续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排灰斗的下端一般为出口,在出口处设置有阀门,需要排灰时打开阀门即可导出颗粒物。但是,较大型的生产企业(污染物处理量大的生产企业)可能需要数量更多的排灰斗,从而导致排灰作业工作量变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系统的辅助排灰组件,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更多数量的排灰斗导致排灰作业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除尘系统的辅助排灰组件,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排灰斗,辅助排灰组件包括设置有所有所述排灰斗下方的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为长条形且所有所述排灰斗在所述安装箱体上方一字排开,每一所述排灰斗的下端设置出口且所述出口延伸到所述安装箱体内,所述安装箱体内还设置有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环形输送带,所有所述出口正投影均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带面上,其中所述安装箱体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与之连通的导出斗,且所述输送带一端部分延伸到所述导出斗内。
[0005]上述实施例中,所有排灰斗的出口延伸到安装箱体内,排灰时颗粒物直接落到输送带上,然后经输送带输送到安装箱体设置导出斗的一端,最终从导出斗导离,这样能够节约每个排灰斗需要单独转运所需的耗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更多数量的排灰斗导致排灰作业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箱体内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驱动辊和从动辊,所述安装箱体外还安装有驱动所述驱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输送带绕装在所述驱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箱体内还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输送带环形结构内的若干支撑辊,所有所述支撑辊均分别与所述输送带的上带面的下壁面接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箱体顶面扣合设置有盖板,所有所述出口均位于盖板下方,所述安装箱体背离所述导出斗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挡灰板,所述挡灰板竖向设置且其上端与其中一所述盖板抵接、下端与所述输送带的上带面抵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出斗内还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输送带下方的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向上延伸并与所述输送带的下带面抵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刮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毛刷条,所述第一毛刷条与所述输
送带抵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箱体内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输送带背离所述导出斗的一端带面抵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刮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毛刷条,所述第二毛刷条与所述输送带抵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箱体内底面一端高于另一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箱体内底面较高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刮板正下方。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将所有排灰斗一字排开设置,在它们下方设置输送带对颗粒物进行统一的转移,从而节约了单独转移所需的时间,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更多数量的排灰斗导致排灰作业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上述附图中:
[0021]排灰斗1、安装箱体2、出口3、输送带4、导出斗5、盖板6、挡灰板7、第一刮板8、第一毛刷条9、第二刮板10、第二毛刷条11、驱动辊12、从动辊13、支撑辊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尘系统的辅助排灰组件,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排灰斗1,辅助排灰组件包括设置有所有所述排灰斗1下方的安装箱体2,所述安装箱体2为长条形且所有所述排灰斗1在所述安装箱体2上方一字排开,每一所述排灰斗1的下端设置出口3且所述出口3延伸到所述安装箱体2内,所述安装箱体2内还设置有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环形输送带4,所有所述出口3正投影均位于所述输送带4的上带面上,其中所述安装箱体2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与之连通的导出斗5,且所述输送带4一端部分延伸到所述导出斗5内。
[0025]上述实施例中,所有排灰斗1的出口3延伸到安装箱体2内,排灰时颗粒物直接落到输送带4上,然后经输送带4输送到安装箱体2设置导出斗5的一端,最终从导出斗5导离,这样能够节约每个排灰斗1需要单独转运所需的耗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更多数量的排灰斗1导致排灰作业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还在安装箱体2的顶面设置了盖板6以
防止在颗粒物掉落或输送过程中再次产生扬尘,具体地,盖板6和安装箱体2是扣合的,且盖板6为多块,可以方便地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内部进行维护,其中,扣合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扣合设置无异,只需要将盖板6扣在安装箱体2的上端即可,即盖板6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扣合。
[0026]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有所述出口3均位于盖板6下方,所述安装箱体2背离所述导出斗5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挡灰板7,所述挡灰板7竖向设置且其上端与其中一所述盖板6抵接、下端与所述输送带4的上带面抵接,这样即通过挡灰板7、安装箱体2以及盖板6合围成相对封闭的空间,以避免颗粒物掉落产生的扬尘向外泄出,其中,挡灰板7使得部分输送带4位于该相对封闭的空间外,使得输送带4可以方便地被维护人员观察到,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维护作业。
[0027]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所述导出斗5内还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输送带4下方的第一刮板8,所述第一刮板8向上延伸并与所述输送带4的下带面抵接,设置的第一刮板8可以对输送带4的带面进行刮动,从而使得其上附着的颗粒物与之脱离,进入导出斗5被导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刮板8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毛刷条9,所述第一毛刷条9与所述输送带4抵接,即第一刮板8的刮动是通过第一毛刷条9实现的;
[0028]类似地,如图3所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系统的辅助排灰组件,所述除尘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排灰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所有所述排灰斗下方的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为长条形且所有所述排灰斗在所述安装箱体上方一字排开,每一所述排灰斗的下端设置出口且所述出口延伸到所述安装箱体内,所述安装箱体内还设置有从其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环形输送带,所有所述出口正投影均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带面上,其中所述安装箱体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与之连通的导出斗,且所述输送带一端部分延伸到所述导出斗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系统的辅助排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内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驱动辊和从动辊,所述安装箱体外还安装有驱动所述驱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输送带绕装在所述驱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系统的辅助排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内还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输送带环形结构内的若干支撑辊,所有所述支撑辊均分别与所述输送带的上带面的下壁面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系统的辅助排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顶面扣合设置有盖板,所有所述出口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雪川李晓双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千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