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11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线束模具,包括底座;通过定位机构的设置,需要更换上模具和下模具时,可将手伸入凹槽,并推动按压板,按压板带动第二齿条移动并同时对弹簧施加压力,而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继而第二齿条通过齿轮带动第一齿条移动,使得第一齿条位于卡槽内的一端脱离卡槽并缩入定位槽内,解除对上模具与下模具的限位,继而可进行上模具与下模具的更换与维护,更换完成后,可将新的上模具与下模推入第一嵌合槽与第二嵌合槽内,松开按压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按压板带动第一齿条复位至初始状态,继而使得第一齿条的一端插设至卡槽内,完成限位。完成限位。完成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加工
,具体是一种汽车线束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而汽车线束的压接需要使用到压接模具。
[0003]目前的汽车线束模具通常是由上模具、下模具、压制座和液压缸等结构构成,即将汽车线束的压接处放在下模具上,并启动液压杆带动上模具下移配合下模具进行汽车线束的压制。
[0004]汽车线束的规格和所需要的压接形状通常是不同的,而现有的汽车线束模具其上模具与下模具通常是通过螺栓安装在压制座上或是固定在压制座上,对不同的汽车线束进行压制就需要不同的线束模具,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汽车线束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汽车线束的规格和所需要的压接形状通常是不同的,而现有的汽车线束模具其上模具与下模具通常是通过螺栓安装在压制座上或是固定在压制座上,对不同的汽车线束进行压制就需要不同的线束模具,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线束模具。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有压制板,所述压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压制板并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嵌合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嵌合槽,所述第一嵌合槽与所述第二嵌合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嵌合槽内设置有上模具,所述第二嵌合槽内设置下模具;
[0007]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上均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开设在上模具与下模具正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支撑块,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底壁安装有转动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壁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定位槽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凹槽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齿条的一端延伸出凹槽并插设至卡槽内,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靠近第二齿条的一侧面通过弹簧与凹槽的内侧壁弹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开设有握持槽,所述握持槽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滑纹。
[0009]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顶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底端延伸出滑槽并与第二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上模具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下模具的正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与支撑块平行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插设至第一齿条一侧面开设的卡孔内。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升降板的一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延伸出限位槽并与升降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垫,所述限位槽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限位块滑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正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安装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
[0015]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6]本技术通过定位机构的设置,需要更换上模具和下模具时,可将手伸入凹槽,并推动按压板,按压板带动第二齿条移动并同时对弹簧施加压力,而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继而第二齿条通过齿轮带动第一齿条移动,继而使得第一齿条位于卡槽内的一端脱离卡槽并缩入定位槽内,继而解除对上模具与下模具的限位,继而可进行上模具与下模具的更换与维护,更换完成后,可将新的上模具与下模推入第一嵌合槽与第二嵌合槽内,之后松开按压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得按压板带动第一齿条复位至初始状态,继而使得第一齿条的一端插设至卡槽内,完成限位。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5为本技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6为本技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4]图中:1、底座;2、压制板;3、气缸;4、升降板;5、固定板;6、上模具;7、卡槽;8、下模具;9、定位机构;91、凹槽;92、支撑块;93、定位槽;94、驱动杆;95、齿轮;96、第一齿条;97、第二齿条;98、按压板;99、弹簧;10、握持槽;11、滑槽;12、限位槽;13、收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图6所示,一种汽车线束模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有压制板2,所述压制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贯穿压制板2并固定安装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嵌合槽,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嵌合槽,所述第一嵌合槽与所述第二嵌合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7,所述第一嵌合槽内设置有上模具6,所述第二嵌合槽内设置下模具8;
[0027]所述上模具6与下模具8上均设置有定位机构9,所述定位机构9包括开设在上模具6与下模具8正面的凹槽91,所述凹槽91的内底壁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支撑块92,所述凹槽91的内底壁开设有定位槽93,所述定位槽93的内底壁安装有转动连接的驱动杆94,所述驱动杆94的外壁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齿轮95,所述定位槽93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第一齿条96,所述第一齿条96与齿轮95啮合连接,所述凹槽91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第二齿条97,所述第二齿条97与齿轮95啮合连接,第一齿条96的一端延伸出凹槽91并插设至卡槽7内,所述第二齿条97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按压板98,所述按压板98靠近第二齿条97的一侧面通过弹簧99与凹槽91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模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有压制板(2),所述压制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贯穿压制板(2)并固定安装有升降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嵌合槽,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嵌合槽,所述第一嵌合槽与所述第二嵌合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7),所述第一嵌合槽内设置有上模具(6),所述第二嵌合槽内设置下模具(8);所述上模具(6)与下模具(8)上均设置有定位机构(9),所述定位机构(9)包括开设在上模具(6)与下模具(8)正面的凹槽(91),所述凹槽(91)的内底壁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支撑块(92),所述凹槽(91)的内底壁开设有定位槽(93),所述定位槽(93)的内底壁安装有转动连接的驱动杆(94),所述驱动杆(94)的外壁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齿轮(95),所述定位槽(93)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第一齿条(96),所述第一齿条(96)与齿轮(95)啮合连接,所述凹槽(91)内安装有滑动连接的第二齿条(97),所述第二齿条(97)与齿轮(95)啮合连接,第一齿条(96)的一端延伸出凹槽(91)并插设至卡槽(7)内,所述第二齿条(97)的一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按压板(98),所述按压板(98)靠近第二齿条(97)的一侧面通过弹簧(99)与凹槽(91)的内侧壁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善华吴淇洪浩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拓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