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土场地的LNG储罐安全隔震支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432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软土场地的LNG储罐安全隔震支座系统,包括LNG储罐以及置于LNG储罐下侧的承台,还包括多个隔震支座组件;隔震支座组件包括插入土层的多个桩基,多个桩基上共同套设有支座,支座置于土层的上端位置,多个桩基的上端共同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聚四氟板,承台的下端面具有与聚四氟板相对位的不锈钢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支座与承台之间的隔震阻尼组,隔震阻尼组倾斜设置,且多个隔震阻尼组等圆周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最大限度吸收和消耗对地震冲击能量的同时,保证隔震支座的稳定性和竖向承载力。保证隔震支座的稳定性和竖向承载力。保证隔震支座的稳定性和竖向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土场地的LNG储罐安全隔震支座系统
[0001]

[0002]本技术属于LNG储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土场地的LNG储罐安全隔震支座系统。
[0003]
技术介绍

[0004]自20世纪末,国内LNG储罐工程建设局进入了高发期,随着LNG储罐容积的逐渐增大,其安全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对于大型LNG储罐,地震对导致其丧失使用功能,而且爆炸、火灾及环境污染更会引发灾难性后果,而且目前很多大型LNG储罐的建设需要在沿海地区的软土场地上进行,隔震支座的设计将大大影响着LNG储罐的安全性。
[0005]在软土场地上,当LNG储罐采用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时,隔震支座在强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水平变位较大,当隔震支座承受剪压作用时,其核心有效受压面积将大幅减小,因此对于隔震支座的稳定性和竖向承载力都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将LNG储罐置于极为危险的状态。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软土场地的LNG储罐安全隔震支座系统,最大限度吸收和消耗对地震冲击能量的同时,保证隔震支座的稳定性和竖向承载力。
[0008]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软土场地的LNG储罐安全隔震支座系统,包括LNG储罐以及置于LNG储罐下侧的承台,还包括多个隔震支座组件,多个隔震支座组件等圆周分布在承台的下方位置;
[0009]隔震支座组件包括插入土层的多个桩基,多个桩基上共同套设有支座,支座置于土层的上端位置,多个桩基的上端共同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聚四氟板,承台的下端面具有与聚四氟板相对位的不锈钢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支座与承台之间的隔震阻尼组,隔震阻尼组倾斜设置,且多个隔震阻尼组等圆周分布;隔震阻尼组包括与承台的下端面活动铰接的第一连接体以及与支座的上端面活动铰接的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之间具有缸体,第一连接体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杆,缸体的两侧端具有端盖,端盖与缸体密封连接从而使缸体内部形成腔体,活塞杆贯穿缸体两侧的端盖设置,活塞杆上套设有活塞,活塞将腔体分隔形成两个分隔腔室,任一分隔腔室内具有流动介质,活塞上具有容流动介质流通的孔。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隔震支座组件具有四个桩基,四个桩基等圆周分布在承台的下方位置,每个隔震支座组件的四个桩基的中心点、第一连接体与承台的连接点在同一基准圆上,基准圆与LNG储罐同心设置。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聚四氟板与不锈钢面板之间为滑动配合。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不锈钢面板的面积大于聚四氟板的面积,且不锈钢面板置于聚四氟板的正上方位置。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聚四氟板与不锈钢面板之间具有润滑油。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底板的下端面具有容桩基的顶部嵌设的限位槽,纵向贯穿底板至对应的桩基具有螺栓。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聚四氟板的厚度为30

50mm。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技术的隔震支座组件采用可水平自由滑动的聚四氟板以及不锈钢面板,通过对晃动频率相对下不敏感的滑动摩擦隔离地震能力向上部储罐结构的传递,又能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力和水平变位能力,每个隔振支座组件设置在多个桩基上,进一步提高了对隔振支座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采用隔震阻尼组来提高适当的耗能能力,最大限度的吸收和消耗对地震的冲击能力,能够通过隔振阻尼组自身的水平变位耗散地震能量,在强地震作用下仍能保证正常的隔震效果,使上部的LNG储罐置于安全的状态。
[0018]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软土场地的LNG储罐安全隔震支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隔震支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隔震阻尼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
[0023]1‑
LNG储罐、2

承台、3

隔震支座组件;
[0024]31

桩基、32

支座、33

底板、34

聚四氟板、35

不锈钢面板、36

隔震阻尼组、37

限位槽、38

螺栓;
[0025]361

第一连接体、362

第二连接体、363

缸体、364

活塞杆、365

端盖、366

腔体、367

活塞、368

流动介质。
[0026]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如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
ꢀ“
连接”“设有”“具有”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说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基本含义。
[0030]如图1、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用于软土场地的LNG储罐安全隔震支座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LNG储罐1以及置于LNG储罐1下侧的承台2,还包括多个隔震支座组件3,多个隔震支座组件3等圆周分布在承台2的下方位置;
[0031]隔震支座组件3包括插入土层的多个桩基31,多个桩基31上共同套设有支座32,支座32置于土层的上端位置,多个桩基31的上端共同连接有底板33,底板3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聚四氟板34,承台2的下端面具有与聚四氟板34相对位的不锈钢面板35,还包括设置在支座32与承台2之间的隔震阻尼组36,隔震阻尼组36倾斜设置,且多个隔震阻尼组36等圆周分布;如图3所示,隔震阻尼组36包括与承台2的下端面活动铰接的第一连接体361以及与支座32的上端面活动铰接的第二连接体362,第一连接体361与第二连接体362之间具有缸体363,第一连接体361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杆364,缸体363的两侧端具有端盖365,端盖365与缸体363密封连接从而使缸体363内部形成腔体366,活塞杆364贯穿缸体363两侧的端盖设置,
活塞杆364上套设有活塞367,活塞367将腔体366分隔形成两个分隔腔室,任一分隔腔室内具有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土场地的LNG储罐安全隔震支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NG储罐(1)以及置于LNG储罐(1)下侧的承台(2),还包括多个隔震支座组件(3),所述多个隔震支座组件(3)等圆周分布在承台(2)的下方位置;所述隔震支座组件(3)包括插入土层的多个桩基(31),所述多个桩基(31)上共同套设有支座(32),所述支座(32)置于土层的上端位置,多个桩基(31)的上端共同连接有底板(33),所述底板(3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聚四氟板(34),所述承台(2)的下端面具有与聚四氟板(34)相对位的不锈钢面板(35),还包括设置在支座(32)与承台(2)之间的隔震阻尼组(36),所述隔震阻尼组(36)倾斜设置,且多个隔震阻尼组(36)等圆周分布;所述隔震阻尼组(36)包括与承台(2)的下端面活动铰接的第一连接体(361)以及与支座(32)的上端面活动铰接的第二连接体(362),所述第一连接体(361)与第二连接体(362)之间具有缸体(363),所述第一连接体(361)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杆(364),所述缸体(363)的两侧端具有端盖(365),所述端盖(365)与缸体(363)密封连接从而使缸体(363)内部形成腔体(366),所述活塞杆(364)贯穿缸体(363)两侧的端盖设置,所述活塞杆(364)上套设有活塞(367),所述活塞(367)将腔体(366)分隔形成两个分隔腔室,任一分隔腔室内具有流动介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王楼杜建喜陆健风庄超会蒋昆仑张志刚刘国羽
申请(专利权)人: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