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便类中药中间体的成分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228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便类中药中间体的成分检测方法,包括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与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检测两个步骤;所述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将通便类中药的中间体加入碳酸氢钠水溶剂中,超声后,得待测溶液;基于特定参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待测溶液中番泻苷A、番泻苷B成分检测:所述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检测:将通便类中药的中间体加入醇溶剂中,超声后,得待测溶液;基于特定参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待测溶液中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成分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药剂中主要活性成分番泻苷A、番泻苷B、二苯乙烯苷、橙皮苷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可以较为全面反映中药复方所包含化学成分的信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疗效。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疗效。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便类中药中间体的成分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通便类中药中间体的成分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便类中药茶”是武汉同济现代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研药品,由黑芝麻、桑椹、制何首乌、陈皮、番泻叶五味药物组成,药剂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番泻苷A、B、二苯乙烯苷与橙皮苷,具有养血填精、润肠通便等功能。
[0003]然而,目前为止,关于通便类中药的研究较少,制备工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也不甚全面,这进一步限制“通便类中药茶”等相关产品的质量和疗效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便类中药中间体的成分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通便类中药茶”产品的主要活性成分检测,为产品的质量和疗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通便类中药中间体的成分检测方法,包括“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与“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检测”两个步骤;
[0007]所述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
[0008]将待测通便类中药的中间体加入至碳酸氢钠水溶剂中,超声后,得待测溶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述待测溶液中番泻苷A、番泻苷B成分进行检测;
[0009]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过程中,流动相采用乙腈与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的混合液,且所述混合溶液中还添加有四庚基溴化铵;
[0010]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过程中:采用等度洗脱的方式使流动相通过色谱柱;
[0011]所述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检测:
[0012]将待测通便类中药的中间体加入至醇溶剂中,超声后,得到待测溶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待测溶液中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成分进行检测;
[0013]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过程中,流动相采用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混合溶液;流动相A为去离子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
[0014]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过程中,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使流动相通过色谱柱;所述梯度洗脱的方法为:
[0015]在0~5min,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80%,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20%;
[0016]在5~15min,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80~78%,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20~22%;
[0017]在15~20min,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78~50%,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
体积含量为22~50%;
[0018]在20~30min,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50~80%,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50~20%。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步骤中:碳酸氢钠水溶剂为体积分数0.05%~0.1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应地,所述待测通便类中药的中间体与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45~0.55)g:(15~50)mL。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步骤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流动相流速为0.8~1.2mL/min,柱温为35~45℃,检测波长为338~342nm。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步骤中:流动相的乙腈与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的混合液,乙腈与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的混合体积比为35:65;且同时,所述混合溶液中四庚基溴化铵的添加量为:2.45g四庚基溴化铵/1000mL乙腈、醋酸

醋酸钠混合液。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流动相中的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其制备方法为:取1mol/L醋酸钠溶液,用醋酸试液调制成pH为5.0的溶液,再稀释10倍,即得。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检测检测步骤中:醇溶剂为体积分数50%~100%的甲醇溶剂;对应地,所述待测通便类中药的中间体与甲醇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0.15~0.25)g:(15~25)mL。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检测检测步骤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流动相流速为0.8~1.2mL/min,柱温为25~30℃,检测波长为282~286nm、318~322nm。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与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检测步骤中,待测通便类中药的中间体的获得方法如下:
[0026]①
将不含番泻叶的便类中药处方加入至水中浸泡后,加热至沸腾并保持1.5~2.5h,停止加热后然后加入番泻叶并保持12~18min,过滤后得到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将第一滤渣加入至水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0.5~1h,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和第二滤渣;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合并得到提取液;
[0027]②
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其中浓缩温度为60~70℃,浓缩后浓缩液密度为1.0~1.1g/mL;
[0028]③
将浓缩液置于冷冻干燥机中,于

80~

90℃温度、3.5~20Pa压力下冷冻干燥24~30h,即得待测通便类中药的中间体。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待测通便类中药包括但不限于武汉同济现代医药有限公司的“通便类中药茶”,只要含有处方中含有黑芝麻、桑椹、制何首乌、陈皮、番泻叶五味药物即可。
[0030]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1](1)本专利技术在高效液相色谱洗脱过程中,通过优化柱温、流速等方式实现了对通便类中药中番泻苷A、B的精准检测;
[0032](2)本专利技术利用高效液相梯度洗脱,通过优化梯度条件、柱温、流速等方式实现对通便类中药中二苯乙烯苷与橙皮苷的精准检测;
[0033](3)本专利技术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对药剂中主要活性成分番泻苷A、番泻苷B、二苯乙烯苷、橙皮苷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可以较为全面反映中药复方所包含化学成分的信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疗效,为通便类中药中间体质量控制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实验例1中番泻苷A、B色谱图;
[0035]图2是实验例2中二苯乙烯苷色谱图;
[0036]图3是实验例2中橙皮苷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8]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主要用于针对原料组成至少包括“黑芝麻、桑椹、制何首乌、陈皮、番泻叶”的通便类中药茶,其药剂中主要活性成分有番泻苷A、B、二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便类中药中间体的成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与“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检测”两个步骤;所述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将待测通便类中药的中间体加入至碳酸氢钠水溶剂中,超声后,得待测溶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述待测溶液中番泻苷A、番泻苷B成分进行检测;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过程中,流动相采用乙腈与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的混合液,且所述混合溶液中还添加有四庚基溴化铵;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过程中:采用等度洗脱的方式使流动相通过色谱柱;所述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检测:将待测通便类中药的中间体加入至醇溶剂中,超声后,得到待测溶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待测溶液中二苯乙烯苷、橙皮苷成分进行检测;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过程中,流动相采用流动相A与流动相B的混合溶液;流动相A为去离子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过程中,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使流动相通过色谱柱;所述梯度洗脱的方法为:在0~5min,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80%,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20%;在5~15min,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80~78%,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20~22%;在15~20min,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78~50%,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22~50%;在20~30min,流动相A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50~80%,流动相B在流动相中的体积含量为50~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便类中药中间体的成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步骤中:碳酸氢钠水溶剂为体积分数0.05%~0.1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应地,所述待测通便类中药的中间体与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45~0.55)g:(15~50)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便类中药中间体的成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步骤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流动相流速为0.8~1.2mL/min,柱温为35~45℃,检测波长为338~342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便类中药中间体的成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番泻苷A、番泻苷B检测步骤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亦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同济现代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