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切割条状食品的方法和切割机技术

技术编号:388947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条状食品的方法,其中,食品的料条(7)借助进给装置向切割装置进给,切割装置将料条(7)切成片、条或块。料条(7)在进给运动期间借助与料条(7)一起进给的真空抓具(1)固定。在真空抓具的接触件(29)的内腔内部产生负压,该负压在接触件(29)抽吸区(36、37)内作用在料条(7)表面的固定区(42、43)上。为了改善抽吸区(36、37)的密封质量,可以将所述接触件(29)的至少两个围绕所述抽吸区(36、37)的环形刀刃(33、35)切入所述料条(7)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切割条状食品的方法,其中,食品的料条借助进给装置向切割装置进给并被切割装置切成片、条或块,料条在进给运动期间借助与料条一起进给的真空抓具固定,并且,在真空抓具的接触件的内腔内部产生负压,该负压在接触件的抽吸区内作用在料条表面的固定区上,其中所述接触件的至少 一个围绕抽吸区的环形刀刃切入所述料条内,由此实现了对所述抽吸区的密封。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切割条状食品的切割机,可借助它将食品料条切成片、条或块,该切割机包括进给装置,在切割过程中料条可借助该进给装置向切割装置进给,其中,进给装置具有一个真空抓具,料条在进给运动期间可用该真空抓具固定,并且该真空抓具可以与料条一起向切割装置进给,在真空抓具接触件内腔的内部可产生负压,该负压在接触件抽吸区内作用在料条表面的固定区上,其中,所述接触件具有至少一个围绕抽吸区的环形刀刃,该刀刃压入所述料条内,由此实现对所述抽吸区的密封。
技术介绍
上述类型的方法和切割机是众所周知的。与采用抓钩相比,料条借助真空抓具固定的优点在于,使料条本身保持没有损伤,因为它的表面被真空抓具的接触件保持不变。在已知的方法和切割机中,负压的产生借助于所谓的真空泵实现。负压经管道从真空泵向接触件内腔传输。接触件本身典型地由一种橡胶皮碗组成,该橡胶皮碗应基于其弹性特性尽可能地补偿料条表面的不平度和不规则性,以防止在施加负压后空气侵入橡胶皮碗的抽吸区内。所使用的真空泵典型地在已知的切割机的切割工作期间持续运行, 一方面为了避免在切割前后相继的料条之间的接通和断开过程,以及另 一方面补偿接触件区域内或许存在的不密封性(这种不密封性产生从环境空气向接触件内腔的溢流)并且持续保持足够大的负压。取决于在固定区内料条表面的性质和硬度以及在接触区内橡胶皮碗的状态通常要或多或少地考虑到真空度的损失。随后发生的固定力损失在进给过程的进行中可能导致料条侧向移动,由此在切割装置的切割机构区域内出现不希望的移位,而这种移位导致产生不规则的片、条或块。鉴于在切割过程中对几何形状精度日益提高的要求极其不希望出现上述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已知真空抓具的接触件配备有一个切入料条中的刀刃,由此实现对抽吸区的密封。例如由DE10024913A1已知一种此类型的切割机,它的进给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吸盘",该吸盘构成一个朝料条开口的负压室的边界。所述吸盘具有刀刃状边缘,它应保证非常紧密地连接吸盘与产物单元(Produktlaib )。在US3880295A中介绍的切割机也具有一个包括六个沿直线并列的抽吸区的吸头,这些抽吸区具有用于刻入到切割物料的要固定的端面中的刀刃。其中每个抽吸区由一个在内刀刃与同心于内刀刃延伸的外刀刃之间的环形腔构成。在内刀刃的内部不存在抽吸区。因此US3880295A的圆环形抽吸区被各自的刀刃不仅对外而且对内密封。最后,另外由DE102005010184A1公开了 一种带有环形切环的截球形抽吸区,其中在该切环的内部有多个小的通道,通过这些小的通道在切环内建立负压。原则上通过将切环切入到料条内实现对抽吸区的良好密封。但是尤其对于具有不规则性、例如形式为空腔(奶酪)或硬块(骨头)的条状食品可能会出现,切环在不规则区域不能切入料条中的情况,从而不能形成密封的封闭抽吸区且因而也不能建立负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建议一种用于切割条状食品的方法以及一种与之相关的切割机,在此提高了在持久保持在真空抓具内产生的负压方面的可靠性,以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对切割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从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切割方法出发,按照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得以解决的,即,所述接触件的至少另一个围绕第一个所述刀刃的环形刀刃切入所述料条内,由此实现对所述抽吸区的进一步密封。在利用真空抓具的方法试图避免例如由抓钩的齿产生的损害以保条的完整性时,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下列考虑仅仅是接触件与料条之间的表面接触不足以实现对所述抽吸区的可靠密封。因此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开辟了一条介于具有橡胶皮碗的真空抓具与带齿的抓钩之间的中间途径,因为按照本专利技术将施加真空与在料条表面的切入相结合。因为接触件刀刃的切入可能局限在一个极小的深度且仅用于改善密封,所以即便在接触区内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持料条的完整性。因此在原来的切割过程结束后还余留下的(接触件的刀刃已切入其中的)料条剩余段可以在与采用具有橡胶皮碗的真空抓具相比近乎无质量损失的情况下得到合理利用。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刀刃的切入深度局限在一个介于大约O.lmm至5mm的范围内、典型地在大约2mm至3mm的范围内,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料条表面几乎不存在可看到的损伤。这尤其是指将刀刃优选设计得极为锋利以及进而仅需要微小的切入力的情况。按照本专利技术布设另一个围绕第一刀刃的刀刃在此实现了安全功能,在第 一 刀刃由于料条横截面的不规则性而损害所述抽吸区密封性时,这种安全功能尤其有益,由此可以不形成大的或足够大的固定力。确切地说,另一个刀刃构成一个围绕第 一刀刃的不密封抽吸区的更大抽吸区,能够毫无困难地在其中维持负压。如果在第一刀刃区域内已正常地实现环形密封,则另 一 个刀刃由于料条横截面内可能出现的不规则性而局部不能彻底密封与否已不重要,因为由第一刀刃构成的抽吸区已密封。尽管不能排除由于料条是这样的不规则而使第 一刀刃和另 一个刀刃都不密封地嵌入到料条中的情况,然而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利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显著提高密封质量,从而使通常在切割过程中负压损失很小,以致不必再恢复一次形成的真空,而是一直保持到切割过程结束。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法的 一项有利的扩展设计,不仅在由内部刀刃包围的横截面确定的内部抽吸区中、而且在由外部刀刃与内部刀刃之间的横截面确定的外部抽吸区中都产生负压。因此形成两个直接相邻的由内部刀刃分隔开的彼此独立地起作用的抽吸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下述方式改善上述安全功能,即,由于内部刀刃可能出现的"故障"而形成的总的抽吸区(两个抽吸分区相加)被施加足够的负压。为了产生在接触阶段所需要的对抗真空抓具压紧力的反作用力,建议,在接触件的刀刃切入过程中由切割装置的切割机构和/或由作用在料条外表 面上的压料器支承料条的与真空抓具相对置的端部。摩擦。为了在切割过程结束后能够使料条的余下的剩余物脱离,可以在切 割过程结束后在真空抓具的内腔中产生过压。该过压作用在料条余留的剩 余段的表面区域上,由此将剩余段排出。因此在切割过程结束后抽吸区暂 时成为 一个过压区,借助于该过压区形成克服摩擦力的排出力。从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切割机出发,上述有关设备技术方面的技术问 题是这样得以解决的,即,所述接触件的至少另一个围绕所述刀刃的环形 刀刃可压入所述料条内,由此实现对所述抽吸区的再次密封。原则上,刀刃棱可以具有本身形成封闭曲线的任意形状。典型地,所 述刀刃棱是圓形的、椭圆形的、卵形的、矩形的、三角形的或梯形的。为了在将刀刃切入到料条中时实现一种特定的端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 项有利的扩展设计,沿背离所述刀刃的刀刃棱的方向观察有优选沿径向朝 外的台阶与所述刀刃相连。该台阶起止挡作用以及可以防止刀刃以急剧增大的力进一步切入,其可以用作所述例如控制力地切入的过程结束的标志。刀刃朝切割装置方向进一步突伸时,可以进一步改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切割条状食品的方法,其中,食品的料条(7)借助进给装置向切割装置进给并被该切割装置切成片、条或块,所述料条(7)在进给运动期间借助与料条(7)一起进给的真空抓具(1)固定,并且,在所述真空抓具(1)的一接触件(29)的内腔内部形成负压,该负压在所述接触件(29)的至少一个抽吸区(36)内作用在所述料条(7)的表面至少一个固定区(42)上,其中所述接触件(29)的至少一个围绕所述抽吸区(36)的环形刀刃(35)切入所述料条(7)内,由此实现对所述抽吸区(36)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9)的至少另一个围绕所述刀刃(35)的环形刀刃(33)切入所述料条(7)内,由此实现对所述抽吸区(36)的进一步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维赖芬豪瑟
申请(专利权)人:尤维赖芬豪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