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908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5
本申请涉及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和方法,涉及碳化硅制品技术领域。其包括内缸体、外管和外筒,所述外管套设于内缸体外部,所述内缸体一端伸出外管并连接有第一底盘,所述外管抵接于第一底盘表面,所述外管内壁与内缸体外壁之间形成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用于浇注石蜡并成型内桶模;所述外筒的内径大于内桶模的直径,所述外筒一端内壁设置有第二底盘,所述内桶模插设入外筒后与第二底盘相抵,所述外筒内壁与内桶模外壁之间形成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二成型腔用于浇注凝胶注酱料并成型碳化硅桶素坯。本申请具有提高凝胶注模工艺中对内模的脱除效率和碳化硅桶素坯内壁成型质量的效果。坯内壁成型质量的效果。坯内壁成型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和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碳化硅制品
,尤其涉及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硅是一种无机物,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木屑等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以碳化硅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的陶瓷内衬桶在研磨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通常用作研磨桶;除此以外,非金属陶瓷内衬是生产粒状多晶硅必不可少的关键核心部件,由于其尺寸大结构复杂、金属杂质含量低、壁厚薄、高度高等特点,以碳化硅为主要原材料制备的陶瓷内衬筒在生产粒状多晶硅及新能源等行业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
[0003]相关技术中,记载有一种碳化硅桶的制造方法,其对于碳化硅陶瓷桶的素坯成型采用注浆或等静压成型工艺,待素坯成型后,在对其进行干燥、烧结、精加工等工艺流程。注浆成型难以制作碳化硅桶这类对于壁厚有着较高要求的产品,而等静压成型工艺则需要大型的等静压机,生产成本较大,因此,新的胶态成型如凝胶注模成型等成型方法,成为了制备高可靠性、复杂形状的陶瓷部件的有效方法。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现有的凝胶注模成型工艺中,碳化硅桶素坯的成型需要在筒状外模与筒状内模之间进行,而内模位于碳化硅桶素坯内部,碳化硅桶素坯后,难以对碳化硅桶素坯的内模进行脱除,脱模效率低下,且在内模的脱除过程中,也易造成碳化硅桶素坯内壁的损伤,影响成型质量,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凝胶注模工艺中对内模的脱除效率,提高碳化硅桶素坯内壁的成型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和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包括内缸体、外管和外筒,所述外管套设于内缸体外部,所述内缸体一端伸出外管并连接有第一底盘,所述外管抵接于第一底盘表面,所述外管内壁与内缸体外壁之间形成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用于浇注石蜡并成型内桶模;所述外筒的内径大于内桶模的直径,所述外筒一端内壁设置有第二底盘,所述内桶模插设入外筒后与第二底盘相抵,所述外筒内壁与内桶模外壁之间形成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二成型腔用于浇注凝胶注酱料并成型碳化硅桶素坯。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缸体与外管完成组合并加以固定后,朝向第一成型腔内部加入融化的石蜡,待石蜡冷却成型后便能够形成石蜡内桶模,将成型完成的石蜡内桶模与外筒组合后,朝向第二成型腔内注入碳化硅凝胶注浆料,待冷却后,便成型为碳化硅桶素坯,此时在需要对碳化硅桶素坯内壁进行脱模时,只需向石蜡内桶模内注水,利用石蜡的水溶性,使得内桶模得以化蜡,从而便能够在保证碳化硅桶素坯内壁成型质量的情况下,
完成对内模的快速脱除,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且脱除的石蜡内桶模可以进行重复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0008]优选的,所述内缸体背离第一底盘的一端设置有导流体,所述导流体的直径自靠近内缸体的一端朝向远离内缸体的一端逐渐减小。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胶态石蜡的浇注过程中,将石蜡胶体倒在导流体表面,石蜡胶体便会沿着导流体的倾斜面流入第一成型腔内部,从而便能够有效提高石蜡注入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石蜡因未对准第一成型腔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概率。
[0010]优选的,所述外管包括拼接管一和拼接管二,所述拼接管一和拼接管二相互拼接后套设于内缸体外部,所述拼接管一和拼接管二外壁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拼接管一和拼接管二。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管设置为拼接管一和拼接管二的组合形式,通过固定结构可以对外管进行便捷拆卸与组装,从而便于对成型的石蜡内桶模进行外模的快速脱除,具有较高的便捷性。
[0012]优选的,所述外筒背离第二底盘的一端拆卸设置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注塑槽,所述注塑槽与第二成型腔连通,所述注塑槽内壁开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供凝胶注浆料进入第二成型腔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流环,并在导流环上开设注塑槽,从而能够进行碳化硅凝胶注浆料的浇注时,使得浆料能够沿着导流面的方向流动,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将浆料通入第二成型腔内,由此能够提高浆料浇注的精准性,有效节省原料。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底盘位于外筒内的端壁设置有卡接环,所述内桶模插入外筒后套设于卡接环外壁,所述第二底盘底壁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流通孔,所述卡接环沿流通孔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卡接环内壁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流通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底盘表面设置卡接环以供石蜡内桶模进行嵌套,对石蜡内桶模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从而便能够使得石蜡内桶模与外筒保持同轴状态,使得浇注成型后的碳化硅桶素坯能够保持各处的壁厚一致,从而提高成型质量,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流通孔和流通槽的开设便于融化后的石蜡流出外筒。
[0016]优选的,所述外筒内壁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沿外筒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脱模条,所述脱模条与第二底盘面向滑道的侧壁相连,所述脱模条带动第二底盘滑动连接于外筒内壁,所述脱模条伸出滑道的一端设置有脱模把手,所述外筒外壁设置有止动片。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成型的碳化硅桶素坯进行外模脱除时,工作人员需要用脚部踩住止动片,手部提拉脱模把手,使得第二底盘能够在脱模条的带动下,沿着滑道的长度方向进行滑移,此时的碳化硅桶素坯底壁受到来自第二底盘的抵接作用,也会沿着滑道的长度方向滑移,进而脱离外筒内部,实现对碳化硅桶素坯外模的快速脱除,具有较高的便捷性。
[0018]优选的,所述脱模把手包括固定板和转动板,所述固定板连接于脱模条伸出滑道的一端端壁,所述固定板伸出外筒的一端底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板与限位槽内壁铰接,所述转动板转动后于外筒外壁相抵,所述外筒外壁设置有用于将外筒与转动板固定的
锁紧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需对碳化硅桶素坯进行外模脱除时,便能够将转动板转动至与外筒外壁相抵,通过锁紧件将转动板固定于外筒外壁,使得外筒便于移动与运输;当需要进行脱模时,解除锁紧件,旋转转动板,转动板转动与限位槽内壁抵接后,便会受到固定板的限位作用,由此在操作人员对转动板进行提拉时,固定板与转动板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稳定支撑,以便对碳化硅桶素坯进行快速脱除,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外管套设于内缸体外壁,并将所述外管与内缸体固定;将石蜡加热至融化状态后注入第一成型腔内,等待冷却成型;待石蜡冷却成型为石蜡内桶模后,拆除所述外管与内缸体,完成所述内桶模的脱模;将所述内桶模插设入外筒内,并对所述内桶模与外筒进行固定;配置碳化硅凝胶注浆料,经过球混、真空除泡后,将配置完成的凝胶注浆料注入第二成型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缸体(1)、外管(2)和外筒(3),所述外管(2)套设于内缸体(1)外部,所述内缸体(1)一端伸出外管(2)并连接有第一底盘(11),所述外管(2)抵接于第一底盘(11)表面,所述外管(2)内壁与内缸体(1)外壁之间形成第一成型腔(4),所述第一成型腔(4)用于浇注石蜡并成型内桶模(5);所述外筒(3)的内径大于内桶模(5)的直径,所述外筒(3)一端内壁设置有第二底盘(31),所述内桶模(5)插设入外筒(3)后与第二底盘(31)相抵,所述外筒(3)内壁与内桶模(5)外壁之间形成第二成型腔(6),所述第二成型腔(6)用于浇注凝胶注酱料并成型碳化硅桶素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体(1)背离第一底盘(11)的一端设置有导流体(12),所述导流体(12)的直径自靠近内缸体(1)的一端朝向远离内缸体(1)的一端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包括拼接管一(21)和拼接管二(22),所述拼接管一(21)和拼接管二(22)相互拼接后套设于内缸体(1)外部,所述拼接管一(21)和拼接管二(22)外壁设置有固定结构(23),所述固定结构(23)用于固定拼接管一(21)和拼接管二(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背离第二底盘(31)的一端拆卸设置有导流环(32),所述导流环(32)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注塑槽(321),所述注塑槽(321)与第二成型腔(6)连通,所述注塑槽(321)内壁开设有导流面(322),所述导流面(322)用于供凝胶注浆料进入第二成型腔(6)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盘(31)位于外筒(3)内的端壁设置有卡接环(311),所述内桶模(5)插入外筒(3)后套设于卡接环(311)外壁,所述第二底盘(31)底壁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流通孔(312),所述卡接环(311)沿流通孔(312)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卡接环(311)内壁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流通槽(3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桶凝胶注模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内壁开设有滑道(33),所述滑道(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仁德邓泽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三责精密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