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38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该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外模,外模的内腔设置内模,内模包括弧形体,弧形体的缺口处设置滑门,滑门的相对侧设置与弧形体固接的第一悬梁,第一悬梁设置第一导套,第一导套的底部设置底盖,底盖、滑门和弧形体三者构成了用于成型检查井内侧壁的筒体,筒体内设置竖轴,竖轴插入第一导套,竖轴的外周面设置若干个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竖轴铰接,另一端与滑门铰接,滑门与弧形体之间设置若干对第二连杆,滑门向内移动时,第二连杆带动弧形体在底盖的顶面向内蜷缩,底盖设置若干个阻止弧形体向上移动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检查井制品难以脱模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检查井
,特别涉及一种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目前检查井通过模具制得,即将混凝土灌入内模和外模构成的型腔内,等制品稳定成型后,打开外模取出制品,然而制品紧抱于内模的外侧面,难以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取件方便的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外模,外模的内腔设置有内模,所述内模包括弧形体,弧形体的缺口处设置有滑门,滑门的相对侧设置有与弧形体固接的第一悬梁,第一悬梁指向滑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的底部设置有底盖,底盖、滑门和弧形体三者构成了用于成型检查井内侧壁的筒体,筒体内设置有竖轴,竖轴的下侧插入第一导套,竖轴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竖轴铰接,另一端与滑门铰接,滑门与弧形体之间设置有若干对第二连杆,滑门向内移动时,第二连杆带动弧形体在底盖的顶面向内蜷缩,底盖设置有若干个阻止弧形体向上移动的限位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弧形体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卡爪,卡爪与外模可拆卸连接,将内模架设于外模的内腔中。
[0007]优选的,所述弧形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悬梁,第二悬梁处在弧形体缺口的相对侧,第二悬梁的一端固接于弧形体的内侧壁,另一端固接有套接于竖轴外侧的第二导套。
[0008]优选的,所述竖轴的外周面套接有轴套,轴套的外周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杆铰接的耳板。
[0009]优选的,所述竖轴的顶部设置有起吊孔。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接于底盖顶面的支座,支座伸向弧形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杆,限位螺杆的上侧设置有锁紧螺母,限位螺杆的下侧设置有与弧形体底边抵触的万向牛眼轮。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检查井制品成型后,向上提拉竖轴,第一连杆拉动滑门向内移动,同时第二连杆拉动弧形体的缺口处,使得弧形体向内蜷缩,从而完成脱模,便于检查井制品的取出。
[0013]2、卡爪可将内模架设在外模的型腔中,并完成内模的定位,拆卸也方便。
[0014]3、万向牛眼轮减小了弧形体与底盖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弧形体蜷缩、复位动作顺畅。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一种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内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18]图4是图2的C处放大图;
[0019]图5是一种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底座,2外模,3内模,31弧形体,311卡爪,312第一悬梁,313第一导套,314第二导套,315第二悬梁,32滑门,321支架,33底盖,34竖轴,341起吊孔,342轴套,343耳板,35第一连杆,36第二连杆,4限位机构,41支座,42限位螺杆,43锁紧螺母,44万向牛眼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2]如图1至5所示,一种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上滑动连接外模2,外模的内腔布置内模3,内模包括弧形体31,弧形体顶部焊接三个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卡爪311,卡爪通过螺栓组件与外模可拆卸连接,将内模架设于外模的内腔中,弧形体的缺口处布置滑门32,滑门的相对侧布置与弧形体固接的第一悬梁312,第一悬梁指向滑门的一端焊接第一导套313,第一导套的底部焊接底盖33,底盖、滑门和弧形体三者构成了用于成型检查井内侧壁的筒体,筒体内布置竖轴34,竖轴的顶部开设起吊孔341,便于起吊,竖轴的下侧插入第一导套,竖轴的上侧套接第二导套314,第二导套通过第二悬梁315与环形板固接,竖轴沿着第一、第二导套的轴线上下移动,竖轴的外周面套接两个轴套342,分别对应处在第一、第二导套的上侧,轴套的外周面焊接耳板343,耳板铰接第一连杆35,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与滑门固接的支架321,支架的上下两侧各铰接两对第二连杆36,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弧形体的缺口处,滑门向内移动时,第二连杆带动弧形体在底盖的顶面向内蜷缩,底盖布置四个阻止弧形体向上移动的限位机构4,四个限位机构呈圆周均匀分布,限位机构包括固接于底盖顶面的支座41,支座伸向弧形体的一端螺纹连接限位螺杆42,限位螺杆的上侧螺纹连接锁紧螺母43,限位螺杆的下侧安装与弧形体底边抵触的万向牛眼轮44,万向牛眼轮既可协同第一悬梁阻止弧形体向上移动,也减小了弧形体与限位螺杆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弧形体的形变。
[0023]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合模时,先锁紧外模,将内模吊进外模内侧,卡爪处通过螺栓组件将内模架设在外模内侧,竖轴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处在上侧的轴套抵触第二导套,处在下侧的轴套抵触第一导套,滑门完全复位与恢复原形的弧形体构成整圆,向内、外模构成的型腔内注入混凝土,待检查井制品成型后,拆卸卡爪处的螺栓组件,借助起重设备吊起竖轴,竖轴沿着第一、第二导套向上移动,第一连杆拉动滑门向内侧移动,同时第二连杆拉动弧形体的缺口处,使得弧形体向内蜷缩,从而完成脱模,直至起重
设备将内模从外模内完全吊出,再打开外模,取出检查井制品。本技术操作便捷,取件方便,生产效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外模,外模的内腔设置有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包括弧形体,弧形体的缺口处设置有滑门,滑门的相对侧设置有与弧形体固接的第一悬梁,第一悬梁指向滑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的底部设置有底盖,底盖、滑门和弧形体三者构成了用于成型检查井内侧壁的筒体,筒体内设置有竖轴,竖轴的下侧插入第一导套,竖轴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竖轴铰接,另一端与滑门铰接,滑门与弧形体之间设置有若干对第二连杆,滑门向内移动时,第二连杆带动弧形体在底盖的顶面向内蜷缩,底盖设置有若干个阻止弧形体向上移动的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抽芯圆形检查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体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卡爪,卡爪与外模可拆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卫国王青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朗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