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检查井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97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检查井模具。该圆形检查井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内模,内模包括弧形体,弧形体的缺口处设置有滑门,滑门的外侧面与弧形体的外侧面拼接构成整圆,整圆的顶部设置有圆盖板,圆盖板的外径小于整圆的外径,圆盖板、弧形体和滑门三者构成筒体,筒体的内腔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与底座枢接的转轴,转轴的内端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铰接有竖轴,竖轴的外周面套接有与底座固接的第一导套,竖轴的外周面至少铰接有一个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与滑门铰接,滑门的内侧铰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铰接于弧形体缺口处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检查井制品难以脱模的问题。决了现有技术检查井制品难以脱模的问题。决了现有技术检查井制品难以脱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检查井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检查井
,特别涉及一种圆形检查井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目前检查井通过模具制得,即将混凝土灌入内模和外模构成的型腔内,等制品稳定成型后,打开外模取出制品,然而制品紧抱于内模的外侧面,难以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取件方便的圆形检查井模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圆形检查井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圆形检查井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内模,内模包括弧形体,弧形体的缺口处设置有滑门,滑门的外侧面与弧形体的外侧面拼接构成整圆,整圆的顶部设置有圆盖板,圆盖板的外径小于整圆的外径,圆盖板、弧形体和滑门三者构成筒体,筒体的内腔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与底座枢接的转轴,转轴的内端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竖轴,竖轴的外周面套接有与底座固接的第一导套,竖轴的顶部与圆盖板之间留有空间,竖轴的外周面至少铰接有一个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滑门铰接,滑门的内侧铰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弧形体缺口处的内壁。转动转轴,第一连杆旋转带动第二连杆,竖轴往下移动,第三连杆向内侧拉动滑门,滑门脱离制品的同时通过第四连杆拉动弧形体的缺口处内卷,弧形体的外侧壁与制品形成间隙,从而便于制品脱模。
[0006]优先的,所述弧形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横杆,第一横杆处在弧形体缺口的相对侧,第一横杆的一端固接于弧形体的内侧壁,另一端固接于第一导套的外侧壁。第一横杆处在弧形体缺口的相对侧作为支点,提高了弧形体收缩的稳定性。
[0007]优先的,所述弧形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万向牛眼轮,第一万向牛眼轮固接于底座顶部,所述弧形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万向牛眼轮,第二万向牛眼轮固接于圆盖板底部。第一、第二万向牛眼轮减小了弧形体滑移的摩擦力。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万向牛眼轮底部固接有螺杆,螺杆螺纹连接有固接于圆盖板底部的托板,托板底部设置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
[0009]优先的,所述圆盖板底部固接有与竖轴套接的第二导套,第二导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处在弧形体缺口的相对侧,第二横杆的一端固接于弧形体的内侧壁,另一端固接于第二导套的外侧壁。第二导套既用于固定圆盖板,同时与第一导套配合提高了竖轴往返运动的稳定性。
[0010]优选的,所述竖轴的外周面套接有轴套,轴套的外周面设置有与第三连杆铰接的耳板。轴套抵触第一导套/第二导套,起到限位作用,保证滑门和弧形体复原到位。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检查井制品成型后,转动转轴,第一连杆旋转带动第二连杆,竖轴在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内往下滑动,第三连杆向内侧拉动滑门,滑门脱离制品的同时通过第四连杆对弧形体的缺口处施加拉力,弧形体在第一、第二万向牛眼轮作用下,以第一、第二横杆为支点顺畅内卷,弧形体的外侧壁与制品形成间隙,从而便于取出检查井制品;合模时,反向转动转轴,第一连杆旋转带动第二连杆,竖轴在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内往上滑动,轴套抵触第一导套/第二导套,保证滑门和弧形体复原到位,操作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一种圆形检查井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0015]图3是一种圆形检查井模具外模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内模的俯视图;
[0017]其中,1底座,11斜杆,12第一万向牛眼轮,2外模,3内模,31弧形体,311第一横杆,312第二横杆,32滑门,33圆盖板,331第二万向牛眼轮,332螺杆,333托板,334锁紧螺母,34伸缩机构,341转轴,342扳手,343第一连杆,344第二连杆,345竖轴,3451轴套,3452耳板,346第一导套,347第二导套,348第三连杆,349第四连杆,4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9]如图1至4所示,一种圆形检查井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上滑动连接外模2,外模内侧布置内模3,内模和外模之间布置托盘4,托盘用于成型检查井制品的端口部,内模包括弧形体31,弧形体的缺口处布置滑门32,滑门的外侧面与弧形体的外侧面拼接构成整圆,整圆的顶部布置圆盖板33,圆盖板的外径小于整圆的外径,圆盖板、弧形体和滑门三者构成筒体,筒体的顶部布置便于脱模的锥面,筒体的内腔布置伸缩机构34,伸缩机构包括与底座枢接的转轴341,转轴的外端连接扳手342,转轴的内端连接第一连杆343,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第二连杆344,第二连杆的顶端铰接竖轴345,竖轴的顶部与圆盖板之间留有空间,竖轴的外周面套接第一导套346和第二导套347,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配合提高了竖轴上下滑动的稳定性,处在下侧的第一导套通过斜杆11固接于底座的上方,处在上侧的第二导套固接于圆盖板的底部,弧形体的内侧布置第一横杆311和第二横杆312,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处在弧形体缺口的相对侧,第一横杆的左端固接于弧形体的内侧壁,右端固接于第一导套的外侧壁,第二横杆的左端固接于弧形体的内侧壁,右端固接于第二导套的外侧壁,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确定了弧形体收缩的轴线,从而提高了弧形体变形的稳定性,竖轴的外周面套接两个轴套3451,轴套朝向滑门的一侧焊接耳板3452,耳板铰接第三连杆348,第三连杆的右端与滑门铰接,滑门的内侧铰接第四连杆349,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弧形体缺口处的内
壁,弧形体的底部布置四个第一万向牛眼轮12,四个第一万向牛眼轮呈圆周均布于底座顶部,弧形体的顶部布置四个第二万向牛眼轮331,第二万向牛眼轮与第一万向牛眼轮的投影重合,第二万向牛眼轮底部固接螺杆332,螺杆螺纹连接固接于圆盖板底部的托板333,托板底部布置与螺杆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334,第一、第二万向牛眼轮减小了弧形体滑移的摩擦力,便于操作。
[0020]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合模时,借助扳手转动转轴,确保上侧的轴套抵触第二导套,下侧的轴套抵触第一导套,此时滑门在第三连杆的作用下复位与恢复原形的弧形体拼接成整圆,锁紧外模后浇筑混凝土,待检查井制品成型后,先打开外模,然后借助扳手转动转轴,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竖轴往下滑移,第三连杆拉动滑门,滑门脱离检查井制品的同时,第四连杆拉动弧形体内卷,弧形体在第一、第二万向牛眼轮的作用下顺畅收缩与检查井制品形成间隙,此时便可顺利取出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检查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内模,内模包括弧形体,弧形体的缺口处设置有滑门,滑门的外侧面与弧形体的外侧面拼接构成整圆,整圆的顶部设置有圆盖板,圆盖板的外径小于整圆的外径,圆盖板、弧形体和滑门三者构成筒体,筒体的内腔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与底座枢接的转轴,转轴的内端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竖轴,竖轴的外周面套接有与底座固接的第一导套,竖轴的顶部与圆盖板之间留有空间,竖轴的外周面至少铰接有一个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滑门铰接,滑门的内侧铰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弧形体缺口处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检查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横杆,第一横杆处在弧形体缺口的相对侧,第一横杆的一端固接于弧形体的内侧壁,另一端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卫国王青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朗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