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25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折弯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折弯凹模,机架上设置有上模折弯头,机架上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与上模折弯头连接,折弯凹模包括凹模本体以及包覆布片,凹模本体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凹模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扩口槽,扩口槽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凹模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嵌槽,包覆布片贴合设置在凹模本体的顶部,包覆布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块,卡接块卡设在卡接槽中,卡接块的顶部设置有V型槽,V型槽与扩口槽连通并形成折弯凹槽,包覆布片的两侧均设置有嵌块,嵌块嵌设在相近的嵌槽中。包覆布片与凹模本体的顶部相贴合,如此可用以在板件折弯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保护,使得板件的表面不易被划伤。使得板件的表面不易被划伤。使得板件的表面不易被划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折弯机


[0001]本技术涉及板材加工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数控折弯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告号为CN2067318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控折弯机,包括机架、折弯凹模以及上模折弯头。所述折弯凹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折弯凹模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折弯凹槽。所述上模折弯头滑移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上模折弯头位于所述折弯凹模的正上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液压油缸作为驱动件,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上模折弯头连接,用以驱动上模折弯头向折弯凹模方向移动。在使用上述数控折弯机将板件折弯时,一般会在折弯凹模的顶部铺设柔性布条,用以避免划伤板件的表面。不过,铺设在折弯凹模表面的柔性布条会在板件折弯过程中随板件移动,时常需要工人手动将柔性布条摆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板件的折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折弯机,其具有柔性布条不易随板件移动,不易影响板件折弯效率的优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折弯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折弯凹模,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模折弯头,所述上模折弯头位于所述折弯凹模的正上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模折弯头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上模折弯头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折弯凹模,所述折弯凹模包括凹模本体以及包覆布片,所述凹模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凹模本体的顶部开设有扩口槽,所述扩口槽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凹模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嵌槽,所述包覆布片贴合设置在所述凹模本体的顶部,所述包覆布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卡设在所述卡接槽中,所述卡接块的顶部设置有V型槽,所述V型槽与所述扩口槽连通并形成折弯凹槽,所述包覆布片的两侧均设置有嵌块,所述嵌块嵌设在相近的所述嵌槽中。
[00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覆布片与凹模本体的顶部相贴合,如此可用以在板件折弯过程中对板件进行保护,使得板件的表面不易被划伤。卡接块卡接固定在卡接槽中,用以对包覆布片的中部进行限位,如此包覆布片不易与凹模本体的顶部相分离。嵌块嵌设在嵌槽中,用以对包覆布片的端部进行限位,使得包覆布片不易从凹模本体脱离。
[0006]优选的,所述V型槽的底部开设有两穿线孔,且两所述穿线孔沿所述折弯凹模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卡接块底部与所述穿线孔相对处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穿线孔的孔径,所述包覆布片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均向下贯穿所述包覆布片,且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穿线孔,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均设置有结头,两所述结头分别收纳在两所述收纳槽中。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覆布片通过连接线与卡接块压紧固定,具有拆装较为方便的优势。结头收纳在收纳槽中,不易被凹模本体以及卡接块挤压,具有较长的强度以及使用
寿命。
[0008]优选的,所述凹模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与所述卡接槽相连通,所述沉头孔中设置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与所述卡接块螺纹连接,用以将所述凹模本体与所述卡接块压紧固定。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钉将凹模本体与卡接块压紧固定,使得凹模本体与卡接块不易分离,如此包覆布片能与凹模本体的顶部稳定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嵌块上穿设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的头部与所述嵌块的侧壁相抵紧,所述限位螺钉的螺纹段与所述凹模本体螺纹连接。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钉将嵌块与凹模本体压紧固定,使得嵌块与凹模本体不易分离,如此包覆布片能与凹模本体稳定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凹模本体的侧壁处设置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与所述包覆布片的内侧相抵紧。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张紧辊与包覆布片的内侧相抵紧,用以将包覆布片张紧,使得包覆布片能够与凹模本体的顶部稳定贴合。
[0014]优选的,所述凹模本体的侧壁处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呈缩口设置,所述张紧辊卡设在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张紧辊的侧部凸出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容置槽可对张紧辊进行限位,使得张进辊与凹模本体之间不易发生相对移动,如此张紧辊能够将包覆布片张紧,使得包覆布片能够与凹模本体的顶部稳定贴合。
[0016]优选的,所述卡接槽所处高度高于所述嵌槽所处高度。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槽所处高度高于嵌槽所处高度,如此设置的凹模本体能够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折弯凹模的剖视示意图一;
[0020]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0021]图4为折弯凹模的剖视示意图二。
[0022]附图标记:1、机架;2、折弯凹模;21、凹模本体;22、包覆布片;3、上模折弯头;4、驱动件;5、卡接槽;6、嵌槽;7、卡接块;8、折弯凹槽;81、扩口槽;82、V型槽;9、嵌块;10、穿线孔;11、收纳槽;12、连接线;13、结头;14、沉头孔;15、连接螺钉;16、限位螺钉;17、张紧辊;18、容置槽。
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4]一种数控折弯机,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折弯凹模2,折弯凹模2的顶部开设有折弯凹槽8。机架1上设置有上模折弯头3,上模折弯头3位于折弯凹模2的正上方。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件4,驱动件4的输出端与上模折弯头3固定连接,用以驱动上模
折弯头3靠近或者远离折弯凹模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为液压油缸。
[0025]使用时,将待折弯的板材放置到折弯凹模2的上方,通过驱动件4控制上模折弯头3下移。当上模折弯头3与板材抵触后,上模折弯头3与折弯凹模2配合,将板材逐渐压弯。当板材与折弯凹槽8的内壁贴紧时,板材折弯完成。
[0026]折弯凹模2包括凹模本体21以及包覆布片22。凹模本体21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凹模本体21的顶部开设有扩口槽81,扩口槽81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5。凹模本体21的两侧均开设有嵌槽6,且嵌槽6所处高度低于卡接槽5所处高度。包覆布片22贴合设置在凹模本体21的顶部。包覆布片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块7,卡接块7卡设在卡接槽5中。卡接块7的顶部设置有V型槽82,折弯凹槽8由V型槽82与扩口槽81连通形成。包覆布片22的两侧均设置有嵌块9,嵌块9嵌设在相近的嵌槽6中。
[0027]凹模本体21的底部开设有沉头孔14,沉头孔14与卡接槽5相连通。沉头孔14中设置有连接螺钉15,连接螺钉15与卡接块7螺纹连接,用以将凹模本体21与卡接块7压紧固定。
[0028]V型槽82的底部开设有两穿线孔10,且两穿线孔10沿折弯凹模2的长度方向分布。卡接块7底部与穿线孔10相对处开设有收纳槽11,且收纳槽11的槽宽大于穿线孔10的孔径。包覆布片22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折弯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折弯凹模(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上模折弯头(3),所述上模折弯头(3)位于所述折弯凹模(2)的正上方,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件(4),所述驱动件(4)的输出端与所述上模折弯头(3)连接,用以驱动所述上模折弯头(3)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折弯凹模(2),其特征是:所述折弯凹模(2)包括凹模本体(21)以及包覆布片(22),所述凹模本体(21)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凹模本体(21)的顶部开设有扩口槽(81),所述扩口槽(81)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5),所述凹模本体(21)的两侧均开设有嵌槽(6),所述包覆布片(22)贴合设置在所述凹模本体(21)的顶部,所述包覆布片(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块(7),所述卡接块(7)卡设在所述卡接槽(5)中,所述卡接块(7)的顶部设置有V型槽(82),所述V型槽(82)与所述扩口槽(81)连通并形成折弯凹槽(8),所述包覆布片(22)的两侧均设置有嵌块(9),所述嵌块(9)嵌设在相近的所述嵌槽(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折弯机,其特征是:所述V型槽(82)的底部开设有两穿线孔(10),且两所述穿线孔(10)沿所述折弯凹模(2)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卡接块(7)底部与所述穿线孔(10)相对处开设有收纳槽(11),所述收纳槽(11)的槽宽大于所述穿线孔(10)的孔径,所述包覆布片(22)的上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浩南厉元良
申请(专利权)人:润创铝业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