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94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1
一种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包括工装台架,所述工装台架用于容置并限位待涂胶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所述工装台架包括台面以及固定于所述台面上的仿形基座、限位柱和快速夹头,所述仿形基座用于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以涂胶姿态放置于台面上,所述限位柱用于与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侧边相抵并在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外饰
,尤其涉及一种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部分双门轿跑车型(也称两门轿跑车型)中,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长度较长,其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跨度可能从车门上部一直延伸到三角窗侧围,为其与车身之间的装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0003]目前常见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装配方式通常为卡扣固定或打胶固定,根据车型和生产线不同,也可能同时使用卡扣固定与打胶固定的装配方式。针对打胶固定的装配方式而言,打胶通常采取人工涂胶,涂胶过程中由人工控制涂胶枪出胶量及胶型,不仅占用一名操作人员定编,还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胶型、胶量一致性差,进而导致产品质量稳定性差,成本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省人工、产品一致性好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包括工装台架,所述工装台架用于容置并限位待涂胶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所述工装台架包括台面以及固定于所述台面上的仿形基座、限位柱和快速夹头,所述仿形基座用于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以涂胶姿态放置于台面上,所述限位柱用于与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侧边相抵并在X

Y平面上限位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所述快速夹头用于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夹紧固定于所述仿形基座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仿形基座包括第一仿形基座、第二仿形基座、第三仿形基座和第四仿形基座,所述第二仿形基座和所述第三仿形基座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仿形基座和所述第四仿形基座之间,所述第一仿形基座用于容置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前端,所述第二仿形基座和所述第三仿形基座用于容置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中部,所述第四仿形基座用于容置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后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仿形基座包括第一仿形凹槽,所述第一仿形凹槽凹设于所述第一仿形基座的顶端,所述第一仿形凹槽中央设置有端面呈“V”字型的仿形凹坑,所述第一仿形凹槽通过沿X

Y平面限位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前端,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前端能够卡固于所述第一仿形基座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仿形基座包括第一仿形斜面,所述第一仿形斜面设置于所述第二仿形基座的顶端,所述第一仿形斜面为沿Z向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一仿形斜面通过与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中部的型面贴合,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中部固定于所述第二仿形基座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仿形基座包括第二仿形斜面,所述第二仿形斜面设置于所述第三仿形基座的顶端,所述第二仿形斜面为沿Z向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仿形斜面通过与所
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中部的型面贴合,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中部固定于所述第三仿形基座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仿形基座包括第二仿形凹槽,所述第二仿形凹槽凹设于所述第二仿形基座的顶端,所述第二仿形凹槽中央设置有截面呈“V”字型的仿形凹坑,所述第二仿形凹槽通过沿X

Y平面限位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后端,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后端能够卡固于所述第四仿形基座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包括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三限位柱、第四限位柱、第五限位柱和第六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二仿形基座旁且用于限位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中部,所述第三限位柱和所述第四限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三仿形基座旁且用于限位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中部,所述第五限位柱和第六限位柱设置于所述第四仿形基座旁且用于限位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后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快速夹头包括第一快速夹头和第二快速夹头,所述第一快速夹头设置于所述第三仿形基座旁,所述第一快速夹头用于从上方与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中部相抵,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中部与所述第三仿形基座压紧,所述第二快速夹头设置于所述第四仿形基座旁,所述第二快速夹头用于从上方与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后端相抵,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的后端与所述第四仿形基座压紧。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台面的硬度大于所述仿形基座的硬度大于所述限位柱的硬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台面上设置有复数组所述仿形基座、所述限位柱和所述快速夹头,所述工装台架通过设置于单个台面上的复数组的所述仿形基座、所述限位柱和所述快速夹头容置复数个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
[0014]本技术提供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通过其上的第一仿形基座、第二仿形基座、第三仿形基座和第四仿形基座为侧围角窗装饰亮条同时提供定位和限位固定,同时通过限位柱夹紧侧围角窗装饰亮条,避免其在机器人涂胶过程中滑动,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涂胶生产线,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成本可控且风险较低,同时也节省了人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放置有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时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放置有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
[0020]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是一种适用于具有机
器人的汽车装配生产线的工装,机器人用于为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执行涂胶工序,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的尺寸为1100*710*10mm,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设置于风挡玻璃涂胶工装后,机器人为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涂胶的工序对应安排在为风挡玻璃涂胶的工序前或后,如此可以最大限度节约生产线的布置空间和人员配置,同时也避免了为机器人设置额外的控制逻辑,一方面因为风挡玻璃涂胶工序和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涂胶工序存在诸多相同之处,机器兼容度较高,另一方面人工放置工件的操作也近似,节省了人工成本。
[0022]本技术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包括工装台架,工装台架用于容置并限位待涂胶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工装台架包括台面1以及固定于台面1上的仿形基座2、限位柱3和快速夹头4,仿形基座2用于将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以涂胶姿态放置于台面1上,限位柱3用于与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的侧边相抵并在X

Y平面上限位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快速夹头4用于将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夹紧固定于仿形基座2上,另外,台面1上设置有复数组仿形基座2、限位柱3和快速夹头4,工装台架通过设置于单个台面1上的复数组的仿形基座2、限位柱3和快速夹头4容置复数个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在本实施例中,台面1上设置有两组仿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台架,所述工装台架用于容置并限位待涂胶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所述工装台架包括台面(1)以及固定于所述台面(1)上的仿形基座(2)、限位柱(3)和快速夹头(4),所述仿形基座(2)用于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以涂胶姿态放置于台面(1)上,所述限位柱(3)用于与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的侧边相抵并在X

Y平面上限位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所述快速夹头(4)用于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夹紧固定于所述仿形基座(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基座(2)包括第一仿形基座(21)、第二仿形基座(22)、第三仿形基座(23)和第四仿形基座(24),所述第二仿形基座(22)和所述第三仿形基座(23)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仿形基座(21)和所述第四仿形基座(24)之间,所述第一仿形基座(21)用于容置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的前端,所述第二仿形基座(22)和所述第三仿形基座(23)用于容置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的中部,所述第四仿形基座(24)用于容置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的后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形基座(21)包括第一仿形凹槽(211),所述第一仿形凹槽(211)凹设于所述第一仿形基座(21)的顶端,所述第一仿形凹槽(211)中央设置有端面呈“V”字型的仿形凹坑,所述第一仿形凹槽(211)通过沿X

Y平面限位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的前端,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的前端能够卡固于所述第一仿形基座(21)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仿形基座(22)包括第一仿形斜面(221),所述第一仿形斜面(221)设置于所述第二仿形基座(22)的顶端,所述第一仿形斜面(221)为沿Z向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一仿形斜面(221)通过与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中部的型面贴合,将所述侧围角窗装饰亮条(5)的中部固定于所述第二仿形基座(22)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角窗装饰亮条涂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仿形基座(23)包括第二仿形斜面(231),所述第二仿形斜面(231)设置于所述第三仿形基座(23)的顶端,所述第二仿形斜面(231)为沿Z向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仿形斜面(231)通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海波谭辉赖胜阳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