搂煤系统及煤灰治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788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搂煤系统及煤灰治理方法,搂煤系统包括:搂煤装置,搂煤装置包括摇臂机构、耙子机构和起吊装置,耙子机构安装在摇臂机构的一端,摇臂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和钢结构架连接,耙子机构用于将大块煤搂起到煤堆的上层,起吊装置和钢结构架连接,起吊装置用于调整摇臂机构一端的高度;三维深度相机,三维深度相机用于获取煤块数据;控制部,三维深度相机、起吊装置均和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用于接收三维深度相机获取的煤块数据,并对煤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控制部控制起吊装置调整耙子机构插入到煤堆内的深度。通过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火车的高速行驶,火车行驶的路径上会被吹起来的煤灰所覆盖,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问题。污染的问题。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搂煤系统及煤灰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块运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搂煤系统及煤灰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装车现场当火车厢内装好煤后,因为煤质差异的原因,多数情况下在火车厢内煤堆的最上层煤块和煤面一般是掺在一起,当煤面在煤块上表面时,随着火车的高速行驶,风会将煤块表面的煤面吹起来,火车行驶的路径上都将被吹起来的煤灰所覆盖,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0003]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将火车厢上方盖上苫布,防止风将煤面吹起,第二种是安装抑尘剂喷淋系统,通过喷淋抑尘剂抑制住煤灰。
[0004]其中第一种解决方案需要布置很多的苫布,人力和材料成本高,第二种解决方案中抑尘剂喷淋系统难以抑制住所有的煤灰,抑制效果一般,且后期煤灰干了以后,还是会被风吹起。
[0005]综上,目前针对在装车过程中出现的煤面压在煤块上表面导致火车在行驶过程中煤面被风吹起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始终缺乏有效的治理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搂煤系统及煤灰治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火车的高速行驶,火车行驶的路径上会被吹起来的煤灰所覆盖,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搂煤系统,包括:搂煤装置,搂煤装置包括摇臂机构、耙子机构和起吊装置,耙子机构安装在摇臂机构的一端,摇臂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和钢结构架连接,耙子机构用于将大块煤搂起到煤堆的上层,起吊装置和钢结构架连接,起吊装置用于调整摇臂机构一端的高度;三维深度相机,三维深度相机用于获取煤块数据;控制部,三维深度相机、起吊装置均和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用于接收三维深度相机获取的煤块数据,并对煤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控制部控制起吊装置调整耙子机构插入到煤堆内的深度。
[0008]进一步地,耙子机构包括连接件、管体和耙齿结构,连接件的一端和管体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和摇臂机构可拆卸连接,耙齿结构设置在管体的底部,耙齿结构用于将大块煤搂起到煤堆的上层。
[0009]进一步地,耙齿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耙齿和多个第二耙齿,第一耙齿和第二耙齿沿管体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且第一耙齿的齿端到管体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耙齿的齿端到管体之间的距离。
[0010]进一步地,第一耙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齿件和第二齿件,耙齿结构还包括加强板,第一齿件和第二齿件相互垂直,第一齿件和管体连接,加强板的一端和第一齿件连接,加强板的另一端和第二齿件连接。
[0011]进一步地,第二齿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爪件和第二爪件,第一爪件和第一齿件
连接,第一爪件和第二爪件之间具有夹角,第二爪件朝向第一齿件的方向设置,第一爪件、第二爪件均和加强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耙齿的结构和第一耙齿的结构相同。
[0012]进一步地,第一耙齿和第二耙齿沿管体的长度方向的最小距离为65mm

75mm。
[0013]进一步地,搂煤装置还包括压实筒,压实筒安装在摇臂机构的一端,压实筒的底端高于耙子机构的底端,压实筒用于将搂起来的大块煤压实。
[0014]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安装梁、连接板和顶板,安装梁的顶部和摇臂机构固定连接,顶板和管体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垂直设置,第一板体和安装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板体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15]进一步地,摇臂机构包括摇臂架和至少一个挂耳,挂耳和摇臂架的一端固定连接,耙子机构安装在摇臂架的一端,摇臂架的另一端用于和钢结构架连接;
[0016]起吊装置为卷扬机,卷扬机安装在钢结构架上,卷扬机中的钢丝绳的自由端和挂耳连接。
[0017]进一步地,搂煤装置还包括横梁,摇臂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摇杆,两根摇杆之间焊接有多根横杆,两根摇杆的一端均和横梁转动连接,两根横杆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板,挂耳固定于横板上。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煤灰治理方法,煤灰治理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搂煤系统,包括:
[0019]S1:火车朝搂煤装置的方向行驶,控制部控制起吊装置的下放量,使摇臂机构带动耙子机构插入到火车车箱中的煤堆中;
[0020]S2:火车继续行驶,通过耙子机构将大块煤搂起到煤堆的上层;
[0021]S3:利用三维深度相机获取煤块数据,并将煤块数据发送到控制部,控制部对煤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实际块度分布率,控制部将实际块度分布率与预设的块度分布率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节起吊装置的下放量。
[0022]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搂煤系统,包括:搂煤装置,搂煤装置包括摇臂机构、耙子机构和起吊装置,耙子机构安装在摇臂机构的一端,摇臂机构的另一端用于和钢结构架连接,耙子机构用于将大块煤搂起到煤堆的上层,起吊装置和钢结构架连接,起吊装置用于调整摇臂机构一端的高度;三维深度相机,三维深度相机用于获取煤块数据;控制部,三维深度相机、起吊装置均和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用于接收三维深度相机获取的煤块数据,并对煤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控制部控制起吊装置调整耙子机构插入到煤堆内的深度。采用该方案,使用三维深度相机得到煤块图像的同时获得摄像头到煤堆的距离数据,根据相似三角形法则计算出煤块的实际尺寸,控制部内的处理器统计各直径区间煤块数量得到实际块度分布率,计算机将实际块度分布率与预设的块度分布率阈值进行比较,若实际块度分布率小于预设的块度分布率阈值,则调节控制起吊装置的下放量,调整搂煤装置插入到煤推中的深度,然后再次检测并进行比较,直至实际块度分布率落入到块度分布阈值内,则停止调整起吊装置的下放量;若实际块度分布率落入预设的块度分布率阈值,或者实际块度分布率超过预设的块度分布率阈值,则停止调整起吊装置的下放量。这样随着火车的行驶,搂煤装置始终能够将较多的大块煤搂起来从而将煤灰覆盖住,大大减少了煤堆上层的煤面被吹到空气中的量,保护了环境。其中,煤块包括大块煤、中块煤和小块煤。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搂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搂煤装置和起吊装置的侧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搂煤装置的立体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耙子机构的立体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耙子机构的侧视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耙子机构的背面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耙子机构去除连接件后的立体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耙子机构去除连接件后的侧视图。
[003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3]10、搂煤装置;11、摇臂机构;111、摇臂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搂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搂煤装置(10),所述搂煤装置(10)包括摇臂机构(11)、耙子机构(12)和起吊装置(13),所述耙子机构(12)安装在所述摇臂机构(11)的一端,所述摇臂机构(11)的另一端用于和钢结构架(20)连接,所述耙子机构(12)用于将大块煤搂起到煤堆的上层,所述起吊装置(13)和所述钢结构架(20)连接,所述起吊装置(13)用于调整所述摇臂机构(11)一端的高度;三维深度相机,所述三维深度相机用于获取煤块数据;控制部,所述三维深度相机、所述起吊装置(13)均和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接收所述三维深度相机获取的煤块数据,并对煤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起吊装置(13)调整所述耙子机构(12)插入到煤堆内的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搂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耙子机构(12)包括连接件(121)、管体(122)和耙齿结构(123),所述连接件(121)的一端和所述管体(122)连接,所述连接件(121)的另一端和所述摇臂机构(11)可拆卸连接,所述耙齿结构(123)设置在所述管体(122)的底部,所述耙齿结构(123)用于将大块煤搂起到煤堆的上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搂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齿结构(123)包括多个第一耙齿(1231)和多个第二耙齿(1232),所述第一耙齿(1231)和所述第二耙齿(1232)沿所述管体(122)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耙齿(1231)的齿端到所述管体(12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耙齿(1232)的齿端到所述管体(122)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搂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耙齿(123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齿件(12311)和第二齿件(12312),所述耙齿结构(123)还包括加强板(1233),所述第一齿件(12311)和所述第二齿件(1231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齿件(12311)和所述管体(122)连接,所述加强板(123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齿件(12311)连接,所述加强板(123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齿件(1231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搂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件(1231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爪件(12313)和第二爪件(12314),所述第一爪件(12313)和所述第一齿件(12311)连接,所述第一爪件(12313)和所述第二爪件(12314)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爪件(12314)朝向所述第一齿件(12311)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爪件(12313)、所述第二爪件(12314)均和所述加强板(123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耙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光辉赵新哲刘海锋刘利波胡金良吉日格勒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