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44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5
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属于汽车零件技术领域。输入轴的输入端与发动机连接,输入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行星轮系与前端电机连接,且输入轴通过第一离合器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与第三行星轮系连接,第三行星轮系与第二离合器以及第二行星轮系连接,第二离合器以及第二行星轮系均与第三离合器连接,第二行星轮系与后端电机连接,前端电机的定子、后端电机的定子、第三离合器、第一行星轮系以及第三行星轮系均与壳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离合器和行星轮系组合类型多,组装简单,采用零件少,可以实现较大的速比变化,传动比范围大,具有结构合理,装配简单,可实现的模式多,性价比高的特点,便于使用和推广。便于使用和推广。便于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属于汽车零件


技术介绍

[0002]混合动力是电动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结构紧凑,控制相对简单的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0003]然而现有的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两挡速比梯度范围有限,可以实现的速比范围小,无法满足一些车辆在一些工况对速比梯度和速比范围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及其传动方法。
[0005]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壳体、前端电机、后端电机、输出轴、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以及第三行星轮系;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与发动机连接,输入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行星轮系与前端电机连接,且输入轴通过第一离合器与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出轴与第三行星轮系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系与第二离合器以及第二行星轮系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第二行星轮系均与第三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系与后端电机连接,所述前端电机的定子、后端电机的定子、第三离合器、第一行星轮系以及第三行星轮系均与壳体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一外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与输入轴以及第一离合器均固定连接,并第一行星架上设有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太阳轮以及第一外齿圈均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外齿圈固定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第一太阳轮与前端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系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架以及第三外齿圈;所述第三行星架与输出轴以及第二离合器均固定连接,并第三行星架上设有第三行星轮,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太阳轮以及第三外齿圈均啮合连接,所述第三外齿圈与第二行星轮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与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外齿圈;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三外齿圈固定连接,并第二行星架上设有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太阳轮以及第二外齿圈均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外齿圈与第二离合器以及第三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与后端电机的转子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的EV挡的传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使所述前端电机以及发动机处于非工作状态,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第二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使所述第三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使所述后端电机处于工作状态;
[0008]S2:启动所述后端电机驱动第二太阳轮转动;
[0009]S3:所述第二太阳轮带动第二行星轮转动;
[0010]S4:所述第二行星轮带动第二行星架转动;
[0011]S5:所述第二行星架带动第三外齿圈转动;
[0012]S6:所述第三外齿圈带动第三行星轮转动;
[0013]S7:所述第三行星轮带动第三行星架转动;
[0014]S8:所述第三行星架带动输出轴转动,将动力输出。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的EV挡的传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使所述前端电机以及发动机处于非工作状态,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第三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使所述第二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使所述后端电机处于工作状态;
[0017]S2:启动所述后端电机驱动第二太阳轮转动;
[0018]S3:所述第二太阳轮带动第二行星轮转动;
[0019]S4:所述第二行星轮带动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外齿圈同时转动;
[0020]S5:所述第二行星架带动第三外齿圈转动,所述第三外齿圈带动第三行星轮转动,所述第三行星轮带动第三行星架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外齿圈通过第二离合器带动第三行星架转动;
[0021]S6:所述第三行星架带动输出轴转动,将动力输出。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的串联一挡的传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S1:使所述前端电机、后端电机以及发动机均处于工作状态,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第二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使所述第三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
[0024]S2:启动所述发动机带动输入轴转动;
[0025]S3:所述输入轴带动第一行星架转动;
[0026]S4:所述第一行星架带动第一行星轮转动;
[0027]S5:所述第一行星轮带动第一太阳轮转动;
[0028]S6:所述第一太阳轮带动前端电机的转子转动,将能量存储到电池中;
[0029]S7:所述后端电机接收电池的能量带动第二太阳轮转动;
[0030]S8:所述第二太阳轮带动第二行星轮转动;
[0031]S9:所述第二行星轮带动第二行星架转动;
[0032]S10:所述第二行星架带动第三外齿圈转动;
[0033]S11:所述第三外齿圈带动第三行星轮转动;
[0034]S12:所述第三行星轮带动第三行星架转动;
[0035]S13:所述第三行星架带动输出轴转动,将动力输出。
[003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的串联二挡的传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S1:使所述前端电机、后端电机以及发动机均处于工作状态,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第三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使所述第二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
[0038]S2:启动所述发动机带动输入轴转动;
[0039]S3:所述输入轴带动第一行星架转动;
[0040]S4:所述第一行星架带动第一行星轮转动;
[0041]S5:所述第一行星轮带动第一太阳轮转动;
[0042]S6:所述第一太阳轮带动前端电机的转子转动,将能量存储到电池中;
[0043]S7:所述后端电机接收电池的能量带动第二太阳轮转动;
[0044]S8:所述第二太阳轮带动第二行星轮转动;
[0045]S9:所述第二行星轮带动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外齿圈同时转动;
[0046]S10:所述第二行星架带动第三外齿圈转动,所述第三外齿圈带动第三行星轮转动,所述第三行星轮带动第三行星架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外齿圈通过第二离合器带动第三行星架转动;
[0047]S11:所述第三行星架带动输出轴转动,将动力输出。
[004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的并联一挡的传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S1:使所述后端电机以及发动机均处于工作状态,使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第三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使所述第二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使所述前端电机处于非工作状态;
[0050]S2:启动所述后端电机带动第二太阳轮转动;
[0051]S3:所述第二太阳轮带动第二行星轮转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51)、壳体(52)、前端电机(53)、后端电机(54)、输出轴(55)、第一离合器(41)、第二离合器(42)、第三离合器(43)、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以及第三行星轮系;所述输入轴(51)的输入端与发动机连接,输入轴(5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行星轮系与前端电机(53)连接,且输入轴(51)通过第一离合器(41)与输出轴(55)连接,所述输出轴(55)与第三行星轮系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系与第二离合器(42)以及第二行星轮系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42)以及第二行星轮系均与第三离合器(43)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系与后端电机(54)连接,所述前端电机(53)的定子、后端电机(54)的定子、第三离合器(43)、第一行星轮系以及第三行星轮系均与壳体(52)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太阳轮(11)、第一行星轮(12)、第一行星架(13)以及第一外齿圈(14);所述第一行星架(13)与输入轴(51)以及第一离合器(41)均固定连接,并第一行星架(13)上设有第一行星轮(12),所述第一行星轮(12)与第一太阳轮(11)以及第一外齿圈(14)均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外齿圈(14)固定安装在壳体(52)上,所述第一太阳轮(11)与前端电机(53)的转子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系包括第三太阳轮(31)、第三行星轮(32)、第三行星架(33)以及第三外齿圈(34);所述第三行星架(33)与输出轴(55)以及第二离合器(42)均固定连接,并第三行星架(33)上设有第三行星轮(32),所述第三行星轮(32)与第三太阳轮(31)以及第三外齿圈(34)均啮合连接,所述第三外齿圈(34)与第二行星轮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31)与壳体(52)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太阳轮(21)、第二行星轮(22)、第二行星架(23)以及第二外齿圈(24);所述第二行星架(23)与所述第三外齿圈(34)固定连接,并第二行星架(23)上设有第二行星轮(22),所述第二行星轮(22)与第二太阳轮(21)以及第二外齿圈(24)均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外齿圈(24)与第二离合器(42)以及第三离合器(43)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21)与后端电机(54)的转子连接。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的EV1挡的传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所述前端电机(53)以及发动机处于非工作状态,使所述第一离合器(41)以及第二离合器(42)处于分离状态,使所述第三离合器(43)处于结合状态,使所述后端电机(54)处于工作状态;S2:启动所述后端电机(54)驱动第二太阳轮(21)转动;S3:所述第二太阳轮(21)带动第二行星轮(22)转动;S4:所述第二行星轮(22)带动第二行星架(23)转动;S5:所述第二行星架(23)带动第三外齿圈(34)转动;S6:所述第三外齿圈(34)带动第三行星轮(32)转动;S7:所述第三行星轮(32)带动第三行星架(33)转动;S8:所述第三行星架(33)带动输出轴(55)转动,将动力输出。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的EV2挡的传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所述前端电机(53)以及发动机处于非工作状态,使所述第一离合器(41)以及第三离合器(43)处于分离状态,使所述第二离合器(42)处于结合状态,使所述后端电机(54)处于工作状态;S2:启动所述后端电机(54)驱动第二太阳轮(21)转动;
S3:所述第二太阳轮(21)带动第二行星轮(22)转动;S4:所述第二行星轮(22)带动第二行星架(23)以及第二外齿圈(24)同时转动;S5:所述第二行星架(23)带动第三外齿圈(34)转动,所述第三外齿圈(34)带动第三行星轮(32)转动,所述第三行星轮(32)带动第三行星架(33)转动;同时所述第二外齿圈(24)通过第二离合器(42)带动第三行星架(33)转动;S6:所述第三行星架(33)带动输出轴(55)转动,将动力输出。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的串联一挡的传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所述前端电机(53)、后端电机(54)以及发动机均处于工作状态,使所述第一离合器(41)以及第二离合器(42)处于分离状态,使所述第三离合器(43)处于结合状态;S2:启动所述发动机带动输入轴(51)转动;S3:所述输入轴(51)带动第一行星架(13)转动;S4:所述第一行星架(13)带动第一行星轮(12)转动;S5:所述第一行星轮(12)带动第一太阳轮(11)转动;S6:所述第一太阳轮(11)带动前端电机(53)的转子转动,将能量存储到电池中;S7:所述后端电机(54)接收电池的能量带动第二太阳轮(21)转动;S8:所述第二太阳轮(21)带动第二行星轮(22)转动;S9:所述第二行星轮(22)带动第二行星架(23)转动;S10:所述第二行星架(23)带动第三外齿圈(34)转动;S11:所述第三外齿圈(34)带动第三行星轮(32)转动;S12:所述第三行星轮(32)带动第三行星架(33)转动;S13:所述第三行星架(33)带动输出轴(55)转动,将动力输出。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系多挡位混合动力车辆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静关崴杨林柴召朋姚书涛周章遐苏俊元李晓宇李宾龙赵彦辉张晓冬邴纪秋袁小星何延宇王墨宋名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