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青山专利>正文

一种两轮摩托车电动升降后轮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129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电动升降后轮减震器,包括后轮减震器,后轮减震器包括上吊环座、弹簧上安装座、活塞杆、弹簧、弹簧下座、底筒、下安装套,弹簧下座和下安装套之间的底筒上设置有带动后轮减震器沿其的中心线方向运动的电动升降机构,形成两轮摩托车后轮减震器在空载和重载状态下实现长度变化,进而调节两轮摩托车坐垫距离地面高度的结构;所述电动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套设在底筒外周的升降室、升降室内设置的传动机构和升降组件,解决现有技术身高不足的人员在骑行大排量两轮摩托车启动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摩托车生产厂家有良好的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轮摩托车电动升降后轮减震器


[0001]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尤其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电动升降后轮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两轮摩托车行业的后轮减震器大多采用弹簧液压阻尼的减震器,其结构原理为:后减震器由底筒、活塞杆、弹簧、上下弹簧座、两端设有安装吊环构成。其中,在底筒内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用于调节上下运动阻尼力的活塞,并装有液压润滑油,车辆行驶时,路面不平产生上下颠簸时,减震器的底筒与活塞杆成直线运动,依靠弹簧的弹力,使活塞杆与底筒之间形成往复运动,起到减震效果,而通过合理设置活塞上的过油孔和阀片,使活塞杆上下运动时产生一定的阻尼力,使减震器的减震效果更加舒适。这种减震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技术比较成熟,缺点也很多,针对本技术而言,其缺点在于减震器在空载状态,安装在车辆上之后,车辆在空载状态下减震器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满足各类车型的需要。
[0003]在两轮摩托车行业,主要是大排量、体量较大的摩托车,由于摩托车在转弯时,车身必须进行倾斜,尤其是车辆行驶速度越高,其倾斜角度越大,这就导致了很多大排量、速度比较高的摩托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轮摩托车电动升降后轮减震器,包括后轮减震器,后轮减震器包括上吊环座(016)、弹簧上安装座(010)、活塞杆(015)、弹簧(014)、弹簧下座(013)、底筒(011)、下安装套(017),其特征在于:弹簧下座(013)和下安装套(017)之间的底筒(011)上设置有带动后轮减震器沿其的中心线方向运动的电动升降机构,形成两轮摩托车后轮减震器在空载和重载状态下实现长度变化,进而调节两轮摩托车坐垫距离地面高度的结构;所述电动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02)、套设在底筒(011)外周的升降室、升降室内设置的传动机构和升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摩托车电动升降后轮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室包括上壳体(03)、与上壳体(03)配合使用的下壳体(04)、法兰(091)和花键套(09),花键套(09)和法兰(091)为一体制成结构且套设在底筒(011)上,所述升降室下壳体(04)远离上壳体(03)的一端面与法兰(091)通过止口贴合且通过螺栓固定,底筒(011)上靠近下安装套(017)的一端设有用于顶托升降室的定位环(012),所述的升降室上壳体(03)与下壳体(04)的端面贴合且通过螺丝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摩托车电动升降后轮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02),驱动电机(02)的电机输出轴(021)为齿轮轴,电机输出轴(021)通过过桥齿轮(07)与齿轮套(06)连接,电机输出轴(021)的输出齿轮(023)与过桥齿轮(07)的大齿轮(073)啮合,过桥齿轮(07)的小齿轮(072)与齿轮套外齿(061)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两轮摩托车电动升降后轮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02)的输出端设有安装凸台,安装凸台与上壳体(03)的止口配合装配,驱动电机(02)的电机输出轴(021)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韩青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