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回用的管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550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回用的管膜系统,其包括沉降反应装置、污泥排放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清水储用装置、浓水回流装置、冲洗清理装置及化学清洗装置,沉降反应装置与废水排流设备连通,由废水排流设备向沉降反应装置供应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污泥排放装置与沉降反应装置连通,反渗透过滤装置与沉降反应装置连通,清水储用装置与反渗透过滤装置连通,浓水回流装置与反渗透过滤装置及沉降反应装置连通,冲洗清理装置与清水储用装置及反渗透过滤装置连通,化学清洗装置与反渗透过滤装置连通。该管膜系统采用化学加药反应与膜过滤的两步法处理过程,流程大为缩短,可有效保护回收反渗透单元,并提高其回收率和运行稳定性。运行稳定性。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回用的管膜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回用的管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是在铸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有涂衬排水、砂浆制备排水等,这类废水具有高浊度、高硬度、沉淀性能差的特点,这类废水直接排放不仅会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污水得不到利用,水量损失较大。传统工艺针对这类废水进行处理和回用一般是首先化学加药形成不溶物,然后用沉淀池做固液分离,沉淀池上清液用多介质过滤器做预过滤处理,随后再经保安过滤设备之后,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做进一步除浊处理,最后进入膜分离等单元进行脱盐和浓缩,其产水回到主系统中,整个处理工艺流程长、可靠性低、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回用的管膜系统,以提升废水处理效率。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回用的管膜系统,包括:
[0006]沉降反应装置,该沉降反应装置与废水排流设备连通,由废水排流设备向沉降反应装置供应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并由沉降反应装置对其携带的结垢离子进行沉降反应,形成污泥;
[0007]污泥排放装置,该污泥排放装置与沉降反应装置连通,由污泥排放装置对沉降反应装置中形成的污泥进行排放;
[0008]反渗透过滤装置,该反渗透过滤装置与沉降反应装置连通,由反渗透过滤装置对沉降反应装置中沉降反应后的废水进行反渗透过滤处理,形成清水及浓水;
[0009]清水储用装置,该清水储用装置与反渗透过滤装置连通,由清水储用装置对反渗透过滤装置在反渗透过滤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清水进行储存或输出使用;
[0010]浓水回流装置,该浓水回流装置与反渗透过滤装置及沉降反应装置连通,由浓水回流装置将反渗透过滤装置在反渗透过滤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浓水回送至沉降反应装置中;
[0011]冲洗清理装置,该冲洗清理装置与清水储用装置及反渗透过滤装置连通,由冲洗清理装置利用清水储用装置中的清水对反渗透过滤装置进行冲洗,以清理反渗透过滤装置内残留的污染物;
[0012]化学清洗装置,该化学清洗装置与反渗透过滤装置连通,由化学清洗装置利用化学药剂对反渗透过滤装置进行清洗,以去除反渗透过滤装置内残留的污染物。
[0013]沉降反应装置包括:
[0014]原水提升泵,该原水提升泵通过管路与废水排流设备连通,由废水排流设备向原
水提升泵供应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
[0015]一级反应池,该一级反应池通过管路与原水提升泵连通,由原水提升泵将废水输送至一级反应池;
[0016]氢氧化钠加药泵,该氢氧化钠加药泵通过管路分别与氢氧化钠加药箱及一级反应池连通,由氢氧化钠加药泵将氢氧化钠加药箱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一级反应池;
[0017]二级反应池,该二级反应池通过管路与一级反应池连通,一级反应池内的废水可进入二级反应池中;
[0018]碳酸钠加药泵,该碳酸钠加药泵通过管路分别与碳酸钠加药箱及二级反应池连通,由碳酸钠加药泵将碳酸钠加药箱内的碳酸钠溶液加入二级反应池;
[0019]污泥循环池,该污泥循环池通过管路与二级反应池连通,二级反应池内的废水可进入污泥循环池,并在污泥循环池中进行沉淀,形成污泥。
[0020]污泥排放装置包括:
[0021]污泥排放泵,该污泥排放泵通过管路与污泥循环池连通,由污泥排放泵将污泥循环池中的污泥排出。
[0022]反渗透过滤装置包括:
[0023]二次提升泵,该二次提升泵通过管路与污泥循环池连通,由二次提升泵将污泥循环池内沉淀后的废水泵出;
[0024]管式反渗透膜,该管式反渗透膜通过管路与二次提升泵连通,经二次提升泵泵出的废水进入管式反渗透膜内进行反渗透过滤处理,形成清水及浓水。
[002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二次提升泵的出水端安装有进水阀。
[0026]清水储用装置包括:
[0027]清水储箱,该清水储箱通过管路与管式反渗透膜的清水出口端连通,经管式反渗透膜处理形成的清水可进入清水储箱储存,外界用水设备可通过管路从清水储箱中取水使用。
[002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清水储箱的入口端安装有清水阀。
[0029]浓水回流装置包括:
[0030]浓水回流管路,该浓水回流管路连接于管式反渗透膜与污泥循环池之间,经管式反渗透膜处理形成的浓水可通过浓水回流管路回流至污泥循环池中。
[003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浓水回流管路中安装有浓水阀。
[0032]冲洗清理装置包括:
[0033]冲洗/反洗泵,该冲洗/反洗泵通过管路与清水储箱及管式反渗透膜的进水端连通,由冲洗/反洗泵带动清水储箱内的清水经管式反渗透膜的进水端进入,对管式反渗透膜内部的污染物进行冲洗,并由管式反渗透膜对污染物及清水的混合液再次进行反渗透处理,冲洗/反洗泵还通过管路与管式反渗透膜的清水出口端连通,管式反渗透膜的进水端还通过管路与污泥循环池连通,由冲洗/反洗泵带动清水储箱内的清水经管式反渗透膜的清水出口端进入,对管式反渗透膜内部的污染物进行反洗,并将污染物及清水的混合液回送至污泥循环池中。
[003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冲洗/反洗泵与清水储箱之间安装有冲洗/反洗阀门,冲洗/反洗泵与管式反渗透膜的进水端之间安装有冲洗阀,冲洗/反洗泵与管式反渗透
膜的清水出口端之间安装有反洗阀,管式反渗透膜的进水端与污泥循环池之间安装有反洗回流阀。
[0035]化学清洗装置包括:
[0036]化学清洗加药泵,该化学清洗加药泵通过管路与化学清洗酸洗水箱及化学清洗碱洗水箱连通,并通过管路与管式反渗透膜的进水端连通,由化学清洗加药泵将化学清洗酸洗水箱及化学清洗碱洗水箱的酸溶液或碱溶液送入管式反渗透膜中,对管式反渗透膜内残留的污染物进行清洗。
[003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8]该管膜系统采用化学加药反应与膜过滤的两步法处理过程,流程大大缩短,经一次性加药反应之后,通过过滤分离就可将待去除的有害成分(例如Ca
2+
、Mg
2+
,或易致垢离子)降至极低的程度,有效保护后续的回收反渗透单元,并大大提高其回收率和运行稳定性。其中管式反渗透膜是本处理工艺的最关键部分,承担着取代沉淀池做固液分离和向后处理单元输送合格进水的双重功能。
[0039]和传统工艺相比,该管膜系统处理工艺具有以下优势:1.一步法达到去除悬浮固体和浊度,缩短工艺流程;2.结合前端化学反应,可将污染和致垢成分降低到无害化程度;3.无需过量加药,相对传统工艺加药量大大减少,污泥量少,运行成本较低;4.无需添加PAM等混凝药剂,污泥成分单一;5.可在极端条件下(小于2或大于10)长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回用的管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反应装置,该沉降反应装置与废水排流设备连通,由废水排流设备向沉降反应装置供应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污泥排放装置,该污泥排放装置与沉降反应装置连通;反渗透过滤装置,该反渗透过滤装置与沉降反应装置连通;清水储用装置,该清水储用装置与反渗透过滤装置连通;浓水回流装置,该浓水回流装置与反渗透过滤装置及沉降反应装置连通;冲洗清理装置,该冲洗清理装置与清水储用装置及反渗透过滤装置连通;化学清洗装置,该化学清洗装置与反渗透过滤装置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回用的管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沉降反应装置包括:原水提升泵,该原水提升泵通过管路与废水排流设备连通;一级反应池,该一级反应池通过管路与原水提升泵连通;氢氧化钠加药泵,该氢氧化钠加药泵通过管路分别与氢氧化钠加药箱及一级反应池连通;二级反应池,该二级反应池通过管路与一级反应池连通,一级反应池内的废水可进入二级反应池中;碳酸钠加药泵,该碳酸钠加药泵通过管路分别与碳酸钠加药箱及二级反应池连通;污泥循环池,该污泥循环池通过管路与二级反应池连通,二级反应池内的废水可进入污泥循环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铸管涂层和内磨废水回用的管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莉王忠德王梦昆彭洪湾陈宾宾高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展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