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血辫捆绑收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35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血辫捆绑收紧装置,包括血袋输入单元;对血袋进行转向及工位切换的血袋换向单元;对血辫进行收紧和捆绑的捆绑收紧单元、血辫捆绑组件;血袋归位单元;血袋进行输出的输出单元;在捆绑收紧单元中设置了恒温控制组件通过PID调节绑带的热压合温度,防止对血液质量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输入单元、转向单元、归位单元、捆绑收紧单元和输出单元进行流水线作业多工位的有机结合,使用过程仅需工作人员将血袋及血辫放置于第一血袋工位,启动设备即可完成血袋的捆绑作业,机械化作业的捆绑尺寸一致性较好,有利于标准化作业过程,且无需手动直接接触,降低了血辫外壁的感染风险。了血辫外壁的感染风险。了血辫外壁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血辫捆绑收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属于自动化捆绑收紧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化血辫捆绑收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液对于人体有运输营养、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和免疫防御作用,同时在医疗领域中血液是医疗救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医疗资源,比如在外科手术、产科救治、血液病治疗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合格的血液产品是保障医疗救治活动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血液产品需要经过血液采集、血液检验、血液分离制备、血液贴标包装、血液存储运输等一系列标准化过程才能供临床使用。血辫缠绕捆绑是血液贴标包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均由手工完成,难以满足自动化、标准化的工作需求,为此,对于提出一种可以对血辫快速捆绑收紧的装置具有血液制备过程简化与标准化意义。
[0003]在实际工作中,当前的血辫缠绕往往均通过人为手工缠绕,然后用橡皮筋捆扎血辫,或不捆扎直接将缠绕好的血辫压在血袋下面来实现临时性的固定来满足血液贴标与包装的需求,而对于该过程的自动化捆绑设备较为罕见。现有的人工缠绕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4](1)工作效率不高:医务人员需手工缠绕血辫,速度较慢,如果再用橡皮筋进行捆绑速度更慢,难以满足自动化血液贴标和包装设备的工作速度要求;;
[0005](2)较难实现血辫缠绕的标准化:体现在长度难以把控、容易散开凌乱对自动贴标与包装造成影响;
[0006](3)容易造成污染:一是传统操作全过程需要人手触碰,增加了对血辫外壁造成污染的可能性;二是血辫热合口存在较低比例的断裂和血液流出现象,人工操作增加了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血辫捆绑收紧装置,包括:
[0008]用于人工将血袋放入第一血袋工位并自动输送至第二血袋工位的血袋输入单元;
[0009]对血袋进行转向及工位切换的血袋换向单元;
[0010]对血辫进行收紧和捆绑的捆绑收紧单元,其包括斜向下平行布置于壳体侧面的由定位节点、平行四边形连杆、中位转动连接节点与水平运动节点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设置于平行四边形机构凸出转动节点用于错位产生错位拉轴间距的侧位支撑杆、固定设置于侧位支撑杆端部的血辫拉轴、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水平轴线方向在同一直线并固定于壳体侧面的拉爪机构、用于驱动水平运动节点沿平行四边形机构水平轴线方向滑动的收紧驱动机构、设置于拉爪机构两侧对血辫进行捆绑的血辫捆绑组件;
[0011]用于对血袋进行平推归位的血袋归位单元;
[0012]用于对捆绑后的血袋进行输出的输出单元。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血辫捆绑组件,包括:
[0014]第一捆绑组件,其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内壁的第二伸缩气缸、作为第二伸缩气缸运动输出的第一伸缩杆、竖向固定设置于第一伸缩杆前端的热压合直线电机、固定设置于直线电机输出轴的恒温热压电控封平台、用于接收并夹紧绑带的绑带对接入口;
[0015]第二捆绑组件,其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内壁的第三伸缩气缸、作为第三伸缩气缸运动输出的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于第二伸缩杆前端的绑带输送盒、设置于绑带输送盒上方并正对绑带对接入口方向的绑带送料出口。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血袋输入单元,包括:
[0017]输送带、设有血辫卡槽并固定于输送带上方的用于临时定位血辫的开槽定位块。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血袋换向单元,包括:
[0019]固定设置于壳体上方的转向驱动电机、保持横向与转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水平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水平支撑杆伸出端下方的第一伸缩气缸、与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负压吸盘。
[0020]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捆绑组件,包括:
[0021]设置于恒温热压电控封平台内部的热敏电阻。
[002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捆绑组件,包括:
[0023]恒温热压电控单元,包括由基准电压模块、分压电阻和热敏电阻构成的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用于增大输入阻抗的电压跟随器、与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用于对温度模拟电信号进行放大的同向放大器、进行反馈数据计算并做出输出的MCU单元、与MCU的输出端依次连接的DAC输出控制器、压控恒流电路、加热丝。
[0024]进一步的,所述的恒温热压电控单元采用PID控制算法对预设温度值与采集温度值按照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加权运算,输出对应占空比的PWM至DAC输出控制器。
[0025]进一步的,所述的恒温热压电控单元,还包括:
[0026]设置于加热丝附近的散热扇、与MCU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驱动散热扇的电机驱动器,所述MCU单元将输出PWM的互补PWM信号输入值电机驱动器。
[0027]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丝的材质为镍铬合金。
[0028]一种自动化血辫捆绑收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00:首先将血袋放置于第一血袋工位,并将血辫通过血辫卡槽进行临时定位,随后启动设备;
[0030]S200:血袋输入单元中的输送带向前运动,从而带动血袋及血辫向前运动,直至将血袋运送至第二血袋工位;
[0031]S300:启动捆绑收紧单元,控制平行四边形机构处于伸长姿态,使的血辫拉轴竖向留有错位拉轴间距,此时保持平行四边形机构停止运动,控制拉爪机构将夹爪伸出并穿过错位拉轴间距夹缝后,将处于第二血袋工位工位的血辫夹紧,随后控制拉爪机构将夹爪回拉,使得血辫被拉入错位拉轴间距之中,随后控制水平运动节点沿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水平轴线向定位节点运动,并控制夹爪跟随定位节点同方向同步运动,从而使处于错位拉轴间距之间的血辫被血辫拉轴拉折,完成了血辫收紧操作,随后可通过血辫捆绑组件将收紧后的血辫进行热压捆绑;
[0032]S400:紧接着通过血袋换向单元将血袋从第二血袋工位运输至第三血袋工位,在运输的同时实现了血袋自身的换向;
[0033]S500:紧接着通过血袋归位单元将血袋由第三血袋工位推动至第四血袋工位,实现了将血袋正向放置于血辫下方,随后控制夹爪松开,并控制水平运动节点反方向运动小段距离,以实现将处于倾斜状态下的血辫放松使其自由滑落至下方的血袋之上;
[0034]S600:通过血袋输出单元输出,完成血辫的捆绑作业。
[0035]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36](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血辫捆绑收紧装置,通过将输入单元、转向单元、归位单元、捆绑收紧单元和输出单元进行流水线作业多工位的有机结合,使用过程仅需工作人员将血袋及血辫放置于第一血袋工位,启动设备即可完成血袋的捆绑作业,有效省去了劳动力,且机械化作业的捆绑尺寸一致性较好,有利于标准化作业过程,且无需手动直接接触,降低了血辫外壁的感染风险;此外,在后级可直接与贴标设备配合,设备可移植性较好;
[0037](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血辫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血辫捆绑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人工将血袋放入第一血袋工位(801)并自动输送至第二血袋工位(802)的血袋输入单元(1);对血袋进行转向及工位切换的血袋换向单元(2);对血辫进行收紧和捆绑的捆绑收紧单元(4),其包括斜向下平行布置于壳体(7)侧面的由定位节点(401)、平行四边形连杆(402)、中位转动连接节点(403)与水平运动节点(407)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设置于平行四边形机构凸出转动节点用于错位产生错位拉轴间距(406)的侧位支撑杆(404)、固定设置于侧位支撑杆(404)端部的血辫拉轴(405)、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水平轴线方向在同一直线并固定于壳体(7)侧面的拉爪机构(410)、用于驱动水平运动节点(407)沿平行四边形机构水平轴线方向滑动的收紧驱动机构、设置于拉爪机构(410)两侧对血辫进行捆绑的血辫捆绑组件;用于对血袋(9)进行平推归位的血袋归位单元(5);用于对捆绑后的血袋进行输出的输出单元(6);加热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血辫捆绑收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辫捆绑组件,包括:第一捆绑组件(420),其包括固定设置于壳体(7)内壁的第二伸缩气缸(421)、作为第二伸缩气缸(421)运动输出的第一伸缩杆(422)、竖向固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血液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