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35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显示区;多个薄膜晶体管,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一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一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具有一第一开口;一第一填充结构,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开口。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填充结构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上,如手机、平板电脑、手表、汽车等。
[0003]现有的显示面板中,通常在平坦化层上涂布一层配向膜层(PI Polyimide),但由于不同导电层之间的电性连接需求或其他需求,平坦化层设置有通孔。平坦化层上所形成的通孔,导致平坦化层表面形成高度差,在配向膜层涂布过程中会出现涂布不均匀的现象,例如部分配向液会进入通孔中而使得通孔周边的配向膜层过薄,将影响液晶层在配向膜层中的排列及后续表现,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出现水纹状阴影。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配向膜均匀性、消除水纹状阴影、改进显示质量的显示面板实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提高配向膜均匀性、消除水纹状阴影、改进显示质量。
[0006]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显示区;多个薄膜晶体管,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一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一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具有一第一开口;一第一填充结构,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
[0007]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0008]一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
[0009]一第三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层;
[0010]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层上并覆盖所述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层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具有一第二开口;以及
[0011]一第二填充结构,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
[0012]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具有一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填充结构具有一第二宽度,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0013]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具有一第三宽度,所述第二填充结构具有一第四宽度,其中,所述第三宽度大于所述第四宽度。
[0014]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0015]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0016]所述第一填充结构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S1。
[0017]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0018]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0019]所述第一填充结构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S1;
[0020]所述第二填充结构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具有一第二间隔S2。
[0021]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间隔S1与所述第二间隔S2相同;或者,所述第一间隔S1与所述第二间隔S2不同。
[0022]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填充结构包括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0023]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填充结构为透光柱体。
[0024]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填充结构进入所述第一开口内的尺寸为自身高度的1/3~1/2。
[0025]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一步包括:
[0026]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以及
[0027]一液晶分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0028]其中,所述第一填充结构自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所述液晶分子层中。
[0029]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
[0030]一第一配向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以及
[0031]一第二配向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0032]其中,所述第一填充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向膜层之间具有所述第一间隔。
[003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图1中部分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36]图3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设置配向膜层及液晶分子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其中,附图标记:
[0038]100:显示面板
[0039]101:第一基板
[0040]102:薄膜晶体管
[0041]103:第一导电层
[0042]104:第一绝缘层
[0043]105:第一通孔
[0044]106:第二导电层
[0045]107:第一开口
[0046]108:第一填充结构
[0047]109:第二绝缘层
[0048]110:第二通孔
[0049]111:第三导电层
[0050]112:第二开口
[0051]113:第二填充结构
[0052]114:第二基板
[0053]115:配向膜层
[0054]116:液晶分子层
[0055]H1、H2、H3、H4:高度
[0056]W1、W2、W3、W4:宽度
[0057]S1、S2: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5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一基板101具有显示区(图中未示出),多个薄膜晶体管102设置于第一基板101并位于显示区中。于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中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未绘示),多个薄膜晶体管102可对应多个像素单元设置。图案化的第一导电层103设置于显示区,第一导电层103例如可以是数据线或其他信号线。第一绝缘层104设置于第一基板101并覆盖第一导电层103,且在第一绝缘层104中形成第一通孔105,第一通孔105至少暴露出部分第一导电层103,以便于第一通孔105处的第一导电层103与其他线路的连接。
[0060]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图案化的第二导电层106,第二导电层106设置于第一通孔105并电性连接至第一通孔105处的第一导电层103,且第二导电层106于第一通孔105中具有第一开口107。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还形成有第一填充结构108,第一填充结构108对应设置于第一开口107中。
[0061]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07具有第一宽度W1,第一填充结构108具有第二宽度W2。为了第一填充结构108能够填充于第一开口107中,第一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且为了第一填充结构108与第一开口107更好地配合,第一填充结构108的下端也可以设置为倒梯形,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
[0062]本专利技术中,于第二导电层1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显示区;多个薄膜晶体管,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一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一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具有一第一开口;一第一填充结构,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一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一第三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并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层;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层上并覆盖所述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层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具有一第二开口;以及一第二填充结构,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具有一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填充结构具有一第二宽度,其中,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具有一第三宽度,所述第二填充结构具有一第四宽度,其中,所述第三宽度大于所述第四宽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柏成吕绍和贾明阁王炫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