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48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包括涨紧轮臂和涨紧轮本体,所述涨紧轮臂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涨紧轮臂和涨紧轮本体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涨紧轮轴承技术领域。该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在涨紧轮臂和涨紧轮本体之间使用滑动在涨紧轮轴承表面的带动杆实现固定杆在涨紧轮臂表面的滑动,促使固定杆的表面与涨紧轮本体的内表面相接触,固定涨紧轮本体的基本位置,且在固定杆的表面通过调整组件设置调整杆,滑动调整杆实现调整杆的表面与涨紧轮本体的表面相接触,促使涨紧轮本体的两端位置固定,保障涨紧轮本体不会在涨紧轮臂的表面滑动,影响涨紧轮的使用情况。影响涨紧轮的使用情况。影响涨紧轮的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涨紧轮轴承
,具体为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

技术介绍

[0002]涨紧轮是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皮带张紧装置,涨紧轮轴承主要是用来配合涨紧轮转动,实现了皮带在传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涨紧轮转动,现有的涨紧轮一般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在轴承上,轴承长时间使用以后,涨紧轮转动时容易与轴承的外圈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影响使用,为此,本技术提供了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解决了涨紧轮与轴承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后,涨紧轮长时间移动会导致与轴承相对位置产生偏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包括涨紧轮臂和涨紧轮本体,所述涨紧轮臂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涨紧轮臂和涨紧轮本体的位置,所述固定机构中包含有带动块,所述涨紧轮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涨紧轮轴承,所述带动块的内部通过滑动组件与涨紧轮轴承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带动块的表面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有操作块,所述带动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带动杆,所述涨紧轮臂的表面通过移动组件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通过调整组件滑动连接有调整杆。
[0005]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中包含有固定在带动块表面的滑动轴,所述涨紧轮轴承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轴的表面与滑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中包含有固定在固定杆表面的移动轴,所述涨紧轮臂的表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轴的表面与移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调整组件中包含有固定在调整杆表面的调整柱,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调整槽,所述调整杆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和限制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中包含有固定在调整柱表面的限位轴,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轴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限制组件中包含有固定在调整杆表面的限制轴,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限制槽,所述限制轴的表面与限制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通过在涨紧轮臂和涨紧轮本体之间使用滑动在涨紧轮轴承表面的带动杆实现固定杆在涨紧轮臂表面的滑动,促使固定杆的
表面与涨紧轮本体的内表面相接触,固定涨紧轮本体的基本位置,且在固定杆的表面通过调整组件设置调整杆,滑动调整杆实现调整杆的表面与涨紧轮本体的表面相接触,促使涨紧轮本体的两端位置固定,保障涨紧轮本体不会在涨紧轮臂的表面滑动,影响涨紧轮的使用情况。
[0013](2)、该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通过在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滑动的调整杆,通过调整杆在固定杆内部水平位置的拉动实现调整杆与固定杆滑动状态的限定,且在调整杆的表面固定限制轴,限制轴的表面与调整杆表面限制槽的内表面滑动,促使调整杆的滑动位置固定后,涨紧轮本体的位置偏移不会带动调整杆的位置改变,进而保障涨紧轮本体可以在涨紧轮轴承的表面旋转但不会产生位置的移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调整杆的结构正视图。
[0017]图中:1

涨紧轮臂、2

涨紧轮本体、3

固定机构、31

带动块、32

涨紧轮轴承、33

滑动组件、331

滑动轴、332

滑动槽、34

移动组件、341

移动轴、342

移动槽、35

调整组件、351

调整柱、352

调整槽、353

限位组件、3531

限位轴、3532

限位槽、354

限制组件、3541

限制轴、3542

限制槽、336

操作块、37

带动杆、38

固定杆、39

调整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两种技术方案:
[0020]实施例一
[0021]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包括涨紧轮臂1和涨紧轮本体2,涨紧轮臂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用于固定涨紧轮臂1和涨紧轮本体2的位置,固定机构3中包含有带动块31,涨紧轮臂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涨紧轮轴承32,带动块31的内部通过滑动组件33与涨紧轮轴承32的表面滑动连接,带动块31的表面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有操作块36,带动块3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带动杆37,涨紧轮臂1的表面通过移动组件34滑动连接有固定杆38,固定杆38的表面通过调整组件35滑动连接有调整杆39。
[0022]实施例二
[0023]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包括涨紧轮臂1和涨紧轮本体2,涨紧轮臂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用于固定涨紧轮臂1和涨紧轮本体2的位置,固定机构3中包含有带动块31,涨紧轮臂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涨紧轮轴承32,带动块31的内部通过滑动组件33与涨紧轮轴承32的表面滑动连接,带动块31的表面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有操作块36,操作块36的内部与涨紧轮轴承32的部分螺纹连接,带动块3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带动杆37,涨紧轮臂1的表面通过移动组件34滑动连接有固定杆38,带动杆37的一端与固定杆
38的表面转动连接,固定杆38的表面与涨紧轮本体2的表面相接触,固定杆38的表面通过调整组件35滑动连接有调整杆39,在涨紧轮臂1和涨紧轮本体2之间使用滑动在涨紧轮轴承32表面的带动杆37实现固定杆38在涨紧轮臂1表面的滑动,促使固定杆38的表面与涨紧轮本体2的内表面相接触,固定涨紧轮本体2的基本位置,且在固定杆38的表面通过调整组件35设置调整杆39,滑动调整杆39实现调整杆39的表面与涨紧轮本体2的表面相接触,促使涨紧轮本体2的两端位置固定,保障涨紧轮本体2不会在涨紧轮臂1的表面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包括涨紧轮臂(1)和涨紧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轮臂(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用于固定涨紧轮臂(1)和涨紧轮本体(2)的位置,所述固定机构(3)中包含有带动块(31),所述涨紧轮臂(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涨紧轮轴承(32),所述带动块(31)的内部通过滑动组件(33)与涨紧轮轴承(32)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带动块(31)的表面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有操作块(36),所述带动块(3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带动杆(37),所述涨紧轮臂(1)的表面通过移动组件(34)滑动连接有固定杆(38),所述固定杆(38)的表面通过调整组件(35)滑动连接有调整杆(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33)中包含有固定在带动块(31)表面的滑动轴(331),所述涨紧轮轴承(32)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332),所述滑动轴(331)的表面与滑动槽(33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涨紧轮耐磨性的组合型涨紧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民洪玲芳来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森威汽车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