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22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撑架、滚轮、主体、控制面板、喷砂管,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设有两个,主体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端面,控制面板位于主体的正前端,喷砂管连接于主体的底部侧端,主体包括框体、装料箱、压力泵、真空泵、集料装置、吸尘装置,框体的底部侧端与支撑架相连接,装料箱位于框体的内部顶端,压力泵安装在框体的底部正中间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压力泵带动砂石往喷砂管流动进行喷砂,从而可以对甲板进行除锈工作,再利用真空泵让集料装置的内部形成真空对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粉尘至于甲板上影响环境,从而可以一边对甲板进行除锈一边进行除尘,避免粉尘影响船舶的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影响船舶的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影响船舶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修整装置
,具体的是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而甲板是船体的重要构件,是船舶结构中位于内底板以上的平面结构,用于封盖船内空间,并将其水平分隔成层。甲板是船梁上的钢板,将船体分隔成上、中、下层,甲板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表面进行维护,对其进行清洁,并进行除锈处理,以保证甲板的实用性能。
[0003]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例如:现有的喷砂除锈设备在对甲板进行除锈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至于甲板上且海面上的风力较大,容易将甲板上的粉尘吹起,导致粉尘影响船舶上环境,且喷砂除锈设备将细小砂石喷出不能够回收再次使用,将整个甲板喷砂除锈需要耗费大量的成砂石,造成浪费资源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撑架、滚轮、主体、控制面板、喷砂管,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设有两个,所述主体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端面,所述控制面板位于主体的正前端,所述喷砂管连接于主体的底部侧端。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框体、装料箱、压力泵、真空泵、集料装置、吸尘装置,所述框体的底部侧端与支撑架相连接,所述装料箱位于框体的内部顶端,所述压力泵安装在框体的底部正中间位置,所述压力泵与喷砂管相连接,所述真空泵安装在框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集料装置安装在框体的内部左侧端面,所述吸尘装置连接于集料装置的左侧底端,所述装料箱的宽度由上端向下端逐渐缩小。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导流管、控制把手、吸料块、导料槽、进料块、导轮,所述导流管连接于集料装置的侧端面,所述控制把手安装在导流管的端面,所述吸料块卡合于导流管的底部端面,所述导料槽位于吸料块的内部,所述进料块设置在导料槽的内部底端,所述导轮设有两个,且导轮分别位于吸料块的底部前后两端,所述导流管的底部为塑料软管材质。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块包括进料框、嵌入槽、导料片、挡料块、防回流块,所述进料框的侧端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卡合于导料槽的底端,所述导料片设有两个,且导料片排列于进料框的内部端面,所述挡料块设有两个,且挡料块设置在进料框的底部前后两端,所述防回流块设有两个,且防回流块分别设置在进料框的顶部两侧,所述进料框的端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度,所述导料片平行于进料框的内侧端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块包括挡块、嵌入块、缓冲槽、滤槽,所述挡块嵌固在进料框的底部端面,所述嵌入块固定连接于挡块的顶部端面,所述缓冲槽设有两个,且缓冲槽分别位于挡块的内部两侧端面,所述滤槽设有五个以上,且滤槽排列于挡块的底部端面,所述挡块为橡胶材质,所述滤槽为半圆状。
[0010]进一步的,所述集料装置包括集料筒、连接头、闭合盖、过滤块、连通管,所述集料筒固定连接于框体的左侧端面,所述连接头设置在集料筒的左侧端面,且连接头与吸尘装置的端面相连接,所述闭合盖连接于集料筒的底部端面,所述过滤块安装在集料筒的顶部端面,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于集料筒的顶部端面,且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泵的端面相连接,所述闭合盖与集料筒螺纹连接,所述闭合盖的顶部端面为橡胶材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块包括固定框、棉芯、安装座、过滤筒,所述固定框安装在集料筒的内部顶端,所述棉芯设置在固定框的内部端面,所述安装座螺纹连接于固定框的内部底端,所述过滤筒安装在安装座的内部端面,所述过滤筒的端面为曲折状。
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压力泵带动砂石往喷砂管流动进行喷砂,从而可以对甲板进行除锈工作,再利用真空泵让集料装置的内部形成真空对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粉尘至于甲板上影响环境,从而可以一边对甲板进行除锈一边进行除尘,避免粉尘影响船舶的生活环境。
[0013]本专利技术利用过滤块对粉尘进行过滤,使得粉尘能够滞留在集料筒的内部进行收集,再将闭合盖拧开可以收集的粉尘取出进行过滤,将砂石从新回收利用能够大大的节约除锈消耗的资源。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吸尘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料块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料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块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支撑架1、滚轮2、主体3、控制面板4、喷砂管5、框体31、装料箱32、压力泵33、真空泵34、集料装置35、吸尘装置36、导流管361、控制把手362、吸料块363、导料槽364、进料块365、导轮366、进料框a1、嵌入槽a2、导料片a3、挡料块a4、防回流块a5、挡块a41、嵌入块a42、缓冲槽a43、滤槽a44、集料筒s1、连接头s2、闭合盖s3、过滤块s4、连通管s5、固定框s41、棉芯s42、安装座s43、过滤筒s44。
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3]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图5,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滚轮2、主体3、控制面板4、喷砂管5,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设有滚轮2,所述滚轮2设有两个,所述主体3安装在支撑架1的顶部端面,所述控制面板4位于主体3的正前端,所述喷砂管5连接于主体3的底部侧端。
[0024]所述主体3包括框体31、装料箱32、压力泵33、真空泵34、集料装置35、吸尘装置36,所述框体31的底部侧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所述装料箱32位于框体31的内部顶端,所述压力泵33安装在框体31的底部正中间位置,所述压力泵33与喷砂管5相连接,所述真空泵34安装在框体3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集料装置35安装在框体31的内部左侧端面,所述吸尘装置36连接于集料装置35的左侧底端,所述装料箱32的宽度由上端向下端逐渐缩小,有利于压力泵33带动砂石往喷砂管5流动进行喷砂,从而可以对甲板进行除锈工作。
[0025]所述吸尘装置36包括导流管361、控制把手362、吸料块363、导料槽364、进料块365、导轮366,所述导流管361连接于集料装置35的侧端面,所述控制把手362安装在导流管361的端面,所述吸料块363卡合于导流管361的底部端面,所述导料槽364位于吸料块363的内部,所述进料块365设置在导料槽364的内部底端,所述导轮366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滚轮(2)、主体(3)、控制面板(4)、喷砂管(5),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设有滚轮(2),所述滚轮(2)设有两个,所述主体(3)安装在支撑架(1)的顶部端面,所述控制面板(4)位于主体(3)的正前端,所述喷砂管(5)连接于主体(3)的底部侧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包括框体(31)、装料箱(32)、压力泵(33)、真空泵(34)、集料装置(35)、吸尘装置(36),所述框体(31)的底部侧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所述装料箱(32)位于框体(31)的内部顶端,所述压力泵(33)安装在框体(31)的底部正中间位置,所述压力泵(33)与喷砂管(5)相连接,所述真空泵(34)安装在框体(3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集料装置(35)安装在框体(31)的内部左侧端面,所述吸尘装置(36)连接于集料装置(35)的左侧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装置(36)包括导流管(361)、控制把手(362)、吸料块(363)、导料槽(364)、进料块(365)、导轮(366),所述导流管(361)连接于集料装置(35)的侧端面,所述控制把手(362)安装在导流管(361)的端面,所述吸料块(363)卡合于导流管(361)的底部端面,所述导料槽(364)位于吸料块(363)的内部,所述进料块(365)设置在导料槽(364)的内部底端,所述导轮(366)设有两个,且导轮(366)分别位于吸料块(363)的底部前后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甲板表面喷砂除锈吸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块(365)包括进料框(a1)、嵌入槽(a2)、导料片(a3)、挡料块(a4)、防回流块(a5),所述进料框(a1)的侧端设有嵌入槽(a2),所述嵌入槽(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勤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