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8245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包括以下制备原料:燕麦麸皮、大麦麸皮、小麦麸皮和黑麦麸皮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以食物原料为基础,能显著调节肠道菌群又不损伤脏器,最大程度的减少甚至避免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进而达到修复肠道健康的效果。道健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肠道菌群是指寄居在宿主肠道内的微生物群,它是宿主肠道微生态的核心部分。人体肠道中定殖着数以百亿计的微生物,根据其与人体的关系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研究表明,人体肠道微生物总量约为0.2kg,数量约和人体细胞总数一致,其基因组总量是人体基因组总量的130倍,被视为“人体第二基因组”。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人体神经、消化、代谢、免疫等众多系统的发育及功能异常。
[0003]多糖是指由10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多聚物,多糖和蛋白质、脂质、核苷酸一起构成生命的四大基础物质。多糖来源广泛,特别是植物多糖不仅有广泛来源,还具有安全无毒、活性高、环境亲和力高等优点。β

葡聚糖是由D

葡萄糖单体通过β

糖苷键连接构成的大分子多糖,在含有β

葡聚糖的健康产品中,来源于谷物的β

葡聚糖在总产量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常见的谷物来源β

葡聚糖有燕麦、大麦、小麦、黑麦等。谷物中的β

葡聚糖是由葡萄糖单体通过β

(1,3)和β

(1,4)糖苷键连接构成的线性同聚大分子多糖。
[0004]人体缺乏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

activated en

zymes CAZymes),因此大多数多糖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和吸收,难以消化的多糖随着肠道蠕动进入肠道环境,进一步被肠道微生物群利用,肠道微生物的基因集大约是人基因补体的130倍,它可以诱导数千种互补的CAZymes,广泛参与到多糖的代谢中去。多糖在肠道菌群酵解作用下产生有益人体的次生代谢产物,特别是多糖发酵转化为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具体为乙酸、丙酸和丁酸。乙酸、丙酸和丁酸能够被宿主吸收利用,通过干预宿主能量或物质代谢过程等,影响细胞增值和凋亡,改变宿主健康状况。多糖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一方面,肠道菌群可分泌多种降解酶,参与多糖的代谢;另一方面,多糖也是肠道菌群主要能源和营养来源,促进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来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平衡肠道微生态,维持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促进宿主机体健康。
[0005]谷物β

葡聚糖是人类饮食中β

葡聚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物淀粉质胚乳和糊粉层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常见的包括燕麦β

葡聚糖,大麦β

葡聚糖,黑麦β

葡聚糖和小麦β

葡聚糖,在燕麦大麦中,β

葡聚糖分布在整个淀粉质胚乳中,在小麦中,β

葡聚糖主要在亚糊粉层中分布,少量存在于剩余的淀粉质胚乳中。燕麦中β

葡聚糖含量大多在3~7%,大麦中β

葡聚糖含量一般在5~11%,黑麦中β

葡聚糖含量约为2%,小麦中β

葡聚糖含量约为0.5~1%。我国谷物资源丰富,为开发利用谷物多糖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0006]在胃和小肠中,可溶性膳食纤维β

葡聚糖主要通过增加胃和肠内容物的黏度起作
用,并且该作用通过涉及内分泌和胃肠激素的神经激素系统介导。在结肠中,β

葡聚糖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底物,有利于产生丁酸。已经证明由β

葡聚糖产生的寡糖作为选择因子,有利于一些已知的益生菌菌株的生长,达到保护肠道健康的作用。有研究燕麦β

葡聚糖对小鼠结肠菌群及其功能的影响发现,随着灌胃时间的增加,燕麦β

葡聚糖可使小鼠肠道和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殖,同时可以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
[0007]社会的进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肠胃,肠胃不好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肠穿孔等等,经常熬夜加班的人们都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引起胃肠道供血不足而出现无法控制的疲惫感,导致免疫力下降。
[0008]近年来,市面上常见的缓解肠道疾病的多为药物,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从抑菌、杀菌、镇痛、消炎等机理展开的,只能暂缓肠道症状,无法修复肠道健康,甚至会有损伤脏器的情况出现,而市售的益生菌制剂,稳定性较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活性损失速率较快,进而导致效果不佳,而且菌活性和菌作用机理不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以食物原料为基础,能显著调节肠道菌群又不损伤脏器,最大程度的减少甚至避免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进而达到修复肠道健康的效果。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包括以下制备原料:燕麦麸皮、大麦麸皮、小麦麸皮和黑麦麸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β

葡聚糖。
[0012]优选的,所述燕麦麸皮、大麦麸皮、小麦麸皮和黑麦麸皮的质量比为2~5:0~5:0~3:0~3。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将所述原料分别进行超声辅助醇提,得醇提液和醇提滤渣;
[0015]将所得醇提滤渣进行水提,得水提液和水提滤渣;
[0016]将所述水提滤渣进行蛋白酶解,得酶解液;
[0017]将所述醇提液、水提液和酶解液混合,得植物多糖组合物;
[0018]或将所述原料混合,进行超声辅助醇提,得醇提液和醇提滤渣;
[0019]将所得醇提滤渣进行水提,得水提液和水提滤渣;
[0020]将所述水提滤渣进行蛋白酶解,得酶解液;
[0021]将所述醇提液、水提液和酶解液混合,得植物多糖组合物。
[0022]优选的,所述超声辅助醇提包括第一超声辅助醇提和第二超声辅助醇提;
[0023]在进行第一超声辅助醇提时,所述原料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1g:10~20mL,温度为45~55℃,时间为1~2h;所述乙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90~95%;
[0024]在进行第二超声辅助醇提时,所述第一超声辅助醇提所得滤渣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20mL,温度为45~55℃,时间为1~2h;所述乙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原料:燕麦麸皮、大麦麸皮、小麦麸皮和黑麦麸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β

葡聚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的原料包括燕麦麸皮、大麦麸皮、小麦麸皮和黑麦麸皮时,所述燕麦麸皮、大麦麸皮、小麦麸皮和黑麦麸皮的质量比为2~5:0~5:0~3:0~3。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原料分别进行超声辅助醇提,得醇提液和醇提滤渣;将所得醇提滤渣进行水提,得水提液和水提滤渣;将所述水提滤渣进行蛋白酶解,得酶解液;将所述醇提液、水提液和酶解液混合,得植物多糖组合物;或将所述原料混合,进行超声辅助醇提,得醇提液和醇提滤渣;将所得醇提滤渣进行水提,得水提液和水提滤渣;将所述水提滤渣进行蛋白酶解,得酶解液;将所述醇提液、水提液和酶解液混合,得植物多糖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辅助醇提包括第一超声辅助醇提和第二超声辅助醇提;在进行第一超声辅助醇提时,所述原料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1g:1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红莉叶伟王文丽郭炳其
申请(专利权)人:永安康健药业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