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664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涉及固体制剂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混合罐、摇床底座及至少一个喷淋装置,混合罐上开设有投料口与出料口,摇床底座包括旋转驱动源及摆动驱动源,旋转驱动源用于驱动混合罐绕混合罐中心线转动,摆动驱动源用于驱动混合罐做出混合罐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不断改变的摆动,各喷淋装置固定设于混合罐的内壁上,且各喷淋装置均与设于混合罐外的供液装置连通,实现在混合罐中液体原料与固体原料的均匀混合,增大混合罐的适用范围,降低工艺及配方对设备的需求,提高固体制剂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固体制剂混合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固体制剂产品,无论是粉剂、颗粒剂、硬胶囊剂、片剂产品,其生产工艺中都离不开混合工序,由于食品安全、市场和质量等多方面需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会将液体香精、浓缩汁等液体原料作为产品配方的一部分。
[0003]传统的固体制剂混合装置包括二维混合、三维混合、V型混合等类型,其中,二维混合装置因具有独特的产能优势,被国内厂家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的二维混合装置简单地由混合罐和摇床底座组成。
[0004]现有的二维混合装置仅能够适用于固体物料之间的混合,无法适用液体原料,功能单一,如果产品配方中包括液体原料,则在产品制备过程中,需要使液体物料随产品主料料粉共同进入制粒、干燥装置中,操作复杂,工艺要求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在产量较大时,由于上述制备工艺生产效率低,导致最终无法满足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二维混合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均匀地混合固、液两种状态的原料。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摇床底座及至少一个喷淋装置,所述混合罐上开设有投料口与出料口,所述摇床底座包括旋转驱动源及摆动驱动源,所述旋转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混合罐绕所述混合罐中心线转动,所述摆动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混合罐做出所述混合罐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不断改变的摆动,各所述喷淋装置固定设于所述混合罐的内壁上,且各所述喷淋装置均与设于所述混合罐外的供液装置连通。
[0008]优选地,各所述喷淋装置均包括固定支架与喷淋管,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设于所述混合罐上,所述喷淋管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管能够伸出所述混合罐并与所述供液装置连通,且所述喷淋管伸入所述混合罐内的部分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沿所述混合罐的长度方向固定设于所述混合罐上,所述喷淋管沿所述混合罐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出液孔的数量大于一个,且各所述出液孔均匀地开设于所述喷淋管上。
[0011]优选地,各所述出液孔的孔径均为[0.1,1]毫米。
[0012]优选地,所述投料口开设于所述混合罐的一端,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混合罐的另一端。
[0013]优选地,所述混合罐上开设有真空系统接口以及真空进料口,且所述真空系统接口与设于所述混合罐外的真空发生装置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混合罐上开设有臭氧系统接口,且所述臭氧系统接口与设于所述混合罐外的臭氧发生装置连通。
[0015]优选地,所述混合罐上开设有排污口。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通过在混合罐的内壁上设置喷淋装置,能够实现在混合罐中液体原料与固体原料的均匀混合,增大混合罐的适用范围,降低工艺及配方对设备的需求,提高固体制剂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0

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1

混合罐、2

投料口、3

真空进料口、4

喷淋装置、5

喷淋管、6

固定支架、7

臭氧系统接口、8

真空系统接口、9

出料口、10

排污口、11

摇床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二维混合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均匀地混合固、液两种状态的原料。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100,包括混合罐1、摇床底座11及至少一个喷淋装置4,混合罐1上开设有投料口2与出料口9,摇床底座11包括旋转驱动源及摆动驱动源,旋转驱动源用于驱动混合罐1绕混合罐1中心线转动,摆动驱动源用于驱动混合罐1做出混合罐1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不断改变的摆动,各喷淋装置4固定设于混合罐1的内壁上,且各喷淋装置4均与设于混合罐1外的供液装置连通。
[0025]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100,通过在混合罐1的内壁上设置喷淋装置4,能够实现在混合罐1中液体原料与固体原料的均匀混合,增大混
合罐1的适用范围,降低工艺及配方对设备的需求,提高固体制剂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26]进一步地,各喷淋装置4均包括固定支架6与喷淋管5,固定支架6固定设于混合罐1上,喷淋管5与固定支架6固定连接,喷淋管5能够伸出混合罐1并与供液装置连通,且喷淋管5伸入混合罐1内的部分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混合罐1在摇床底座11的带动下做二维运动过程中,由于混合罐1绕混合罐1的中心线转动,如果混合罐1内的固体原料较多,可能会出现喷淋管5被固体原料覆盖的情况,因此需要控制好固体原料的投放量,较为优选地,混合罐1内盛装的固体原料体积占混合罐1容积的30%左右,使得液体喷淋管5上的各个出液孔不会全部被固体原料堵塞,保证在混合罐1做二维运动过程中随时均有液体从出液孔喷淋至固体原料上;如果出现部分出液孔暂时堵塞的情况,通过根据物料特性选择合理供液装置,能够实现在被堵塞的出液孔跟随混合罐1继续旋转至脱离固体原料的覆盖范围后,依靠喷淋装置4及供液装置自带的液体压强将堵塞在出液孔的固体原料驱离出液孔使出液孔恢复正常出液;此外,还能够结合喷淋装置4的实际布置情况及固体原料的体积等因素,通过控制混合罐1做摆动时中心线的倾斜角度来降低所有出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罐、摇床底座及至少一个喷淋装置,所述混合罐上开设有投料口与出料口,所述摇床底座包括旋转驱动源及摆动驱动源,所述旋转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混合罐绕所述混合罐中心线转动,所述摆动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混合罐做出所述混合罐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不断改变的摆动,各所述喷淋装置固定设于所述混合罐的内壁上,且各所述喷淋装置均与设于所述混合罐外的供液装置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喷淋装置均包括固定支架与喷淋管,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设于所述混合罐上,所述喷淋管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管能够伸出所述混合罐并与所述供液装置连通,且所述喷淋管伸入所述混合罐内的部分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固体制剂的二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沿所述混合罐的长度方向固定设于所述混合罐上,所述喷淋管沿所述混合罐的长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炳其丁红莉叶伟陈林方乐涛
申请(专利权)人:永安康健药业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