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106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通过使用撑杆,使得下方配重可均匀作用于艇架两侧,达到艇架两侧同步受力的试验要求,在配重悬挂过程中,配重没有掉落风险,在配重起升过程中,人员可撤离至安全区域,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隐患,吊机除作为该试验配重的起升及下降的动力外,在静载试验过程中,还可以起到保护功能,一旦出现因艇架质量、焊接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艇架弯曲、焊缝裂纹等危险时,可以随时将配重吊起,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石油工程中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洋工程建造阶段,救生艇安装前,需要对救生艇艇架进行2.2倍SWL(额定安全负荷)静载试验。现有技术中,一种方法是:将配重置于地面,两组配重分别位于艇架两侧正下方,将吊带、倒链、配重从艇架上方至地面依次连接固定,通过倒链提升逐渐将配重提起,直至完全脱离地面达到试验负载;另一种方法是将吊带悬挂与艇架两侧,吊带悬垂于离地面约1.5米,用两台叉车将两组配重叉起,施工人员将配重与吊带连接固定后,将叉车同步下方至配重悬空为止。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艇架两侧配重难以达到同步起升(下方),导致在试验初期艇架两侧受力不均匀,易造成艇架受损;
[0005]2、现有的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施工人员在拽拉倒链或绑扎固定配重时,易出现配重滑落事故,造成人员伤害;
[0006]3、现有的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由于海工场地配重资源有限,且不同项目中救生艇的试验负荷差异较大,经常面临配重资源无法满足试验需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解决了现今存在的试验初期艇架两侧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0009]S1、预制撑杆,撑杆上左右两侧各设一组吊耳,每组吊耳在撑杆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若干个:
[0010]S2、将两第一吊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撑杆上侧的第一吊耳连接,将两第二吊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撑杆上侧的第二吊耳连接,其中第二吊耳位于第一吊耳的外侧,将两组第三吊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撑杆下方的第三吊耳连接;
[0011]S3、作业人员将两根牵引绳从艇架上下放,并与第二吊带的另一端连接,将第一吊带的另一端与吊机吊钩相连;
[0012]S4、吊机缓慢起钩,拉动第一吊带,待第三吊带的下端位于配重块连接处时,将位于撑杆下方的配重块与第三吊带的下端相连;
[0013]S5、吊机再次缓慢起钩,同时位于艇架上的作业人员用牵引绳同步向上拉起第二吊带,直第二吊带能够与艇架两端相连为止;
[0014]S6、将第二吊带的另一端与艇架固定连接后,艇架上方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吊机缓慢下放钩头,直至第二吊带绷紧,载荷由吊机吊钩全部转移至艇架两侧,即完成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
[0015]进一步的,吊机应为履带吊或汽车吊,以灵活应对海洋工程建造阶段复杂多变的现场环境。
[0016]进一步的,第一吊带与撑杆构成的夹角α不小于60
°

[0017]进一步的,第二吊带与撑杆构成的夹角为直角。
[0018]进一步的,第三吊带设有两组,每组两条,第三吊带撑杆构成的夹角β不小于60
°

[0019]进一步的,每组吊耳设有12个,在撑杆的上下两侧各设有6个,每组同侧相邻两吊耳间距为250mm,两组吊耳的最小距离为5500mm,最大距离为8000mm。。
[002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通过使用撑杆,使得下方配重可均匀作用于艇架两侧,达到艇架两侧同步受力的试验要求,在配重悬挂过程中,配重没有掉落风险,在配重起升过程中,人员可撤离至安全区域,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隐患,吊机除作为该试验配重的起升及下降的动力外,在静载试验过程中,还可以起到保护功能,一旦出现因艇架质量、焊接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艇架弯曲、焊缝裂纹等危险时,可以随时将配重吊起,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中配重块在吊装时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中撑杆的主视图。
[0023]附图标记:1、第一吊带;2、第二吊带;3、第三吊带;4、艇架;5、卸扣;6、撑杆;7、配重块;8、吊机吊钩;9、吊耳;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结合附图1

2所示,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0026]S1、预制撑杆6,撑杆6上左右两侧各设一组吊耳9,每组吊耳9在撑杆6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若干个:
[0027]S2、将两第一吊带1的一端通过卸扣5与撑杆6上侧的第一吊耳9连接,将两第二吊带2的一端通过卸扣5与撑杆6上侧的第二吊耳9连接,其中第二吊耳9位于第一吊耳9的外侧,将两组第三吊带3的一端通过卸扣5与撑杆6下方的第三吊耳9连接;
[0028]S3、作业人员将两根牵引绳从艇架4上下放,并与第二吊带2的另一端连接,将第一吊带1的另一端与吊机吊钩8相连;
[0029]S4、吊机缓慢起钩,拉动第一吊带1,待第三吊带3的下端位于配重块7连接处时,将位于撑杆6下方的配重块7与第三吊带3的下端相连;
[0030]S5、吊机再次缓慢起钩,同时位于艇架4上的作业人员用牵引绳同步向上拉起第二吊带2,直第二吊带2能够与艇架4两端相连为止;
[0031]S6、将第二吊带2的另一端与艇架4固定连接后,艇架4上方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吊机缓慢下放钩头,直至第二吊带2绷紧,载荷由吊机吊钩8全部转移至艇架4两侧,即完成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4静载试验的调试。
[0032]吊机应为履带吊或汽车吊,以灵活应对海洋工程建造阶段复杂多变的现场环境。
[0033]为了达到安全的要求,第一吊带1与撑杆6构成的夹角α不小于60
°
,第二吊带2与撑杆6构成的夹角为直角,第三吊带3设有两组,每组两条,第三吊带3撑杆6构成的夹角β不小于60
°

[0034]每组吊耳9设有12个,在撑杆6的上下两侧各设有6个,每组同侧相邻两吊耳9间距为250mm,两组吊耳9的最小距离为5500mm,最大距离为8000mm,以满足不同项目救生艇艇架4对尺寸的要求
[0035]第二吊带2与撑杆6上侧吊耳9位置的选择应根据艇架4长度选定,以使第二吊带2垂直于撑杆6,第二吊带2长度的选择应尽量使得静载试验时配重块7离地约200mm。第二吊耳9与第三吊耳9应在同一垂直线上,第一吊耳9与第二吊耳9应相邻或共用一个吊耳9,以避免受力不均对撑杆6造成损坏。撑杆6为圆管结构,撑杆6两侧设有吊耳9,吊耳9上设有通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载试验的调试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其特征在于:S1、预制撑杆,撑杆上左右两侧各设一组吊耳,每组吊耳在撑杆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若干个:S2、将两第一吊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撑杆上侧的第一吊耳连接,将两第二吊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撑杆上侧的第二吊耳连接,其中第二吊耳位于第一吊耳的外侧,将两组第三吊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撑杆下方的第三吊耳连接;S3、作业人员将两根牵引绳从艇架上下放,并与第二吊带的另一端连接,将第一吊带的另一端与吊机吊钩相连;S4、吊机缓慢起钩,拉动第一吊带,待第三吊带的下端位于配重块连接处时,将位于撑杆下方的配重块与第三吊带的下端相连;S5、吊机再次缓慢起钩,同时位于艇架上的作业人员用牵引绳同步向上拉起第二吊带,直第二吊带能够与艇架两端相连为止;S6、将第二吊带的另一端与艇架固定连接后,艇架上方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吊机缓慢下放钩头,直至第二吊带绷紧,载荷由吊机吊钩全部转移至艇架两侧,即完成海洋平台救生艇艇架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伟宫晨韩魁良廖强张宏彬孙法强刘超董磊杨富广段成旭范春垒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