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068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扰流片,包括多个基体单元片,多个所述基体单元片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偏移单元片,所述多个基体单元片和偏移单元片的内侧形成多个上方凹槽区和下方拱形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油冷散热器用扰流片技术领域,通过基体单元片、偏移单元片和上方凹槽区之间的配合,采用扰流片的交叉型结构,加大了机油介质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可以将机油热量最大限度地均匀传导到铝片和翅片上,从而达到较好的散热性能。的散热性能。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扰流片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油冷散热器用扰流片
,具体为扰流片。

技术介绍

[0002]常规使用的水冷散热器其循环介质是贯穿于散热水管内部,通过散热水管将其热量传导给外部翅片,从而达到散热目的。对于散热要求更高的油冷散热器,不但要实现散热,还要控制循环介质的工作流阻速度所以提供了扰流片,为了实现上述两种功能,提供了一种改良后的扰流片。
[0003]鉴于油冷散热器较高的工作压力≥10bar,相邻铝片内壁(0.6mm厚)需要与扰流片两侧焊接(扰流片的高度=两个相邻铝片的内壁厚度),以保证铝片内壁不受过大的膨胀压力产生破坏变形,还可以采用螺栓等固定结构与相邻铝片进行固定。
[0004]但是现有的扰流片不能将摩托车发动机内机油热量均匀的传导到铝片和散热翅片上,散热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扰流片,解决了现有的扰流片不能将摩托车发动机内机油热量均匀的传导到铝片和散热翅片上,散热效果一般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扰流片,包括多个基体单元片,多个所述基体单元片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偏移单元片,所述多个基体单元片和偏移单元片的内侧形成多个上方凹槽区和下方拱形区。
[0007]优选的,多个所述基体单元片的内侧和多个偏移单元片的外侧相贴合,多个所述基体单元片和偏移单元片的内侧均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侧活动相连有方杆,所述方杆的后方固接有与基体单元片的背面相贴合的限位板。
[0008]优选的,所述方杆的正面通过螺栓固接有方壳,所述方壳的内壁活动相连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的背面与方杆和基体单元片的正面相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块的一侧固接有第一方块,所述第一方块的底部固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壁活动相连有第二方块,所述第二方块的一侧与方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外壁与第二方块的通孔活动相连,所述竖杆的底部固接有第二挡块,所述竖杆的外壁活动相连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方块的底部和第二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方槽和方杆的外壁形状相契合。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扰流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扰流片通过基体单元片、偏移单元片和上方凹槽区之间的配合,采用扰流片的交叉型结构,加大了机油介质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可以将机油热量最大限度地均匀传导到铝片和翅片上,从而达到较好的散热性能。
[0013]通过方壳、第二挡块和弹簧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多个基体单元片和偏移单元片的分离,在使用螺栓与相邻铝片固定时,可将单一损坏的基体单元片或者偏移单元片进行
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基体单元片、偏移单元片和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基体单元片、方壳和第一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中方壳、第二挡块和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基体单元片,2、偏移单元片,3、上方凹槽区,4、下方拱形区,5、限位板,6、方杆,7、方壳,8、第一挡块,9、第一方块,10、竖杆,11、第二方块,12、弹簧,13、第二挡块,14、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现有的扰流片不能将摩托车发动机内机油热量均匀的传导到铝片和散热翅片上,散热效果一般。
[0021]有鉴于此,提供了扰流片,通过基体单元片、偏移单元片和上方凹槽区之间的配合,采用扰流片的交叉型结构,加大了机油介质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可以将机油热量最大限度地均匀传导到铝片和翅片上,从而达到较好的散热性能。
[0022]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0023]实施例一:由图1可知,扰流片,包括多个基体单元片1,多个基体单元片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偏移单元片2,多个基体单元片1的内侧和多个偏移单元片2前后依次排列,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多个基体单元片1和偏移单元片2的内侧形成多个上方凹槽区3和下方拱形区4,扰流片卷料厚度为0.3mm,加工后的扰流片长度为220mm,宽度为27mm。上下模胎具合模后,扰流片横向产生了9个1.5mm宽的基体单元片1,同时与之横线相连的是9个1.5mm宽的偏移单元片2,单元片相邻连个波峰间距4.5mm。偏移单元片2纵向相对于基体单元片偏移1.5mm,从横向方向,基体单元片与偏移单元片形成“一偏一正”的交叉型结构,二者中间分别会形成的上方凹槽区3和下方拱形区4两个夹角为24度的夹角区域;
[00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交叉型”扰流片,加大循环介质与散热器铝片内部的接触面积、同时控制期望油阻,通过基体单元片1、偏移单元片2和上方凹槽区3之间的配合,采用扰流片的交叉型结构,加大了机油介质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可以将机油热量最大限度地均匀传导到铝片和翅片上,从而达到较好的散热性能;
[0025]具体的,在使用该扰流片时,扰流片双面与铝片内壁焊接,加固相邻铝片连接,保证工作强度,钎焊后经过多次爆破试验结果验证,油冷散热器的内部扰流片能够承受初期变形压力是21bar(图纸要求规格是12bar),最终爆破压力是50bar(远远高于图纸要求规格是20bar),综合性能完全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0026]实施例二:由图1

4可知,多个基体单元片1的内侧和多个偏移单元片2的外侧相贴合,多个基体单元片1和多个偏移单元片2的两侧开设螺栓孔与外界相邻铝片进行连接,多个基体单元片1和偏移单元片2的内侧均开设有方槽14,方槽14的内侧活动相连有方杆6,方杆6可对多个基体单元片1和偏移单元片2进行定位,方杆6的后方固接有与基体单元片1的背面相贴合的限位板5;
[002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方杆6、限位板5和基体单元片1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多个基体单元片1和偏移单元片2的分离,在使用螺栓与相邻铝片固定时,可将单一损坏的基体单元片1或者偏移单元片2进行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
[0028]进一步的,方杆6的正面通过螺栓固接有方壳7,方壳7的内壁活动相连有第一挡块8,第一挡块8的背面与方杆6和基体单元片1的正面相贴合;
[002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第一挡块8可对基体单元片1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了多个基体单元片1和多个偏移单元片2的稳定;
[0030]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扰流片,包括多个基体单元片(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基体单元片(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偏移单元片(2),所述多个基体单元片(1)和偏移单元片(2)的内侧形成多个上方凹槽区(3)和下方拱形区(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基体单元片(1)的内侧和多个偏移单元片(2)的外侧相贴合,多个所述基体单元片(1)和偏移单元片(2)的内侧均开设有方槽(14),所述方槽(14)的内侧活动相连有方杆(6),所述方杆(6)的后方固接有与基体单元片(1)的背面相贴合的限位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扰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杆(6)的正面通过螺栓固接有方壳(7),所述方壳(7)的内壁活动相连有第一挡块(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恩克鲁伯
申请(专利权)人:盼克散热器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