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65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入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包括光耦组件、电阻R4、电容C2、电容C4、二极管D3和基准电压源芯片U2,光耦组件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阴极端电连接,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分别与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将光耦组件通过电阻R4连接到开关电源的主功率芯片上,这样能够解决输入电压过高导致的功耗问题;而且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能够保证在断电瞬间开关电源产生脉冲信号,并提供开关电源的主功率芯片短时间的供电。供电。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输入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电子产品突然间的断电会容易导致产品本身的损坏以及数据的丢失,若是在电源断电的瞬间开关电源能够提供脉冲信号给到MCU(即主功率芯片)并提供短时间供电,这样就能够保证产品的正常关断。基于这个背景设计了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传统的方案是直接通过限流电阻直接将光电耦合器连接到输入端,如图2所示,电流回路Vin+

R1

R2

U1A

GND;根据P=U
in
*I(I为光电耦合器的工作电流,U
in
为输入电压),按照这种方式有个弊端就是当输入电压(如>200V以上时)较高时,这样就会导致电阻R1、电阻R2和光电耦合器U1整体的功耗增加,最终导致电阻R1、电阻R2和光电耦合器U1发热严重,产品增加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能够降低功耗,并且在断电的瞬间,开关电源能够提供脉冲信号给到主功率芯片,并提供短时间供电,让主功率主动将产品关断,以避免产品的损坏或者数据的丢失。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包括光耦组件、电阻R4、电容C2、电容C4、二极管D3和基准电压源芯片U2,所述光耦组件的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阳极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和外设的开关电源的主功率芯片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光耦组件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阴极端电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分别与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电压参考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稳压管ZD1,所述稳压管ZD1的阴极与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电压参考端电连接,所述稳压管ZD1的阳极分别与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稳压管ZD1的阳极接地。
[0008]进一步的,所述光耦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U1A,所述发光二极管U1A的阳极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阳极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U1A的阴极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型号为TL431。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方案通过设置光耦组件、电阻R4、电容C2、电容C4、二极管D3和基准电压源芯片U2,将光耦组件通过电阻R4连接到开关电源的主功率芯片上,这样能够解决输入电压过高导致的功耗问题;而且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能够保证在断电瞬间开关电源产生脉冲信号,并提供开关电源的主功率芯片短时间的供电;本方案设计的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能够降低功耗,并且在断电的瞬间,开关电源能够提供脉冲信号给到主功率芯片,并提供短时间供电,让主功率主动将产品关断,以避免产品的损坏或者数据的丢失。
附图说明
[0012]图1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13]图2所示为现有的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5]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
[0016]一种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包括光耦组件、电阻R4、电容C2、电容C4、二极管D3和基准电压源芯片U2,所述光耦组件的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阳极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和外设的开关电源的主功率芯片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光耦组件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阴极端电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分别与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
[0017]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方案通过设置光耦组件、电阻R4、电容C2、电容C4、二极管D3和基准电压源芯片U2,将光耦组件通过电阻R4连接到开关电源的主功率芯片上,这样能够解决输入电压过高导致的功耗问题;而且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能够保证在断电瞬间开关电源产生脉冲信号,并提供开关电源的主功率芯片短时间的供电;本方案设计的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能够降低功耗,并且在断电的瞬间,开关电源能够提供脉冲信号给到主功率芯片,并提供短时间供电,让主功率主动将产品关断,以避免产品的损坏或者数据的丢失。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电压参考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0020]从上述描述可知,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构成分压网络,能够将较高的输入电压(VIN)比例缩小以满足光电耦合器U1的工作电压,以达到通过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的比例分压来监控输入电压。
[0021]进一步的,还包括稳压管ZD1,所述稳压管ZD1的阴极与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电压参考端电连接,所述稳压管ZD1的阳极分别与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稳压管ZD1的阳极接地。
[0022]从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稳压管ZD1,用以保护基准电压源芯片U2不会因为过压而损坏。
[0023]进一步的,所述光耦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U1A,所述发光二极管U1A的阳极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阳极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U1A的阴极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
[0024]进一步的,所述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型号为TL431。
[0025]从上述描述可知,因型号为TL431的基准电压源芯片,其最小工作电流远远小于光电耦合器的最小工作电流,利用这个特性,通过基准电压源芯片U2让光电耦合器与输入Vin联系在一起,可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0026]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
[0027]请参照图1,一种输入电压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组件、电阻R4、电容C2、电容C4、二极管D3和基准电压源芯片U2,所述光耦组件的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阳极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和外设的开关电源的主功率芯片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光耦组件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阴极端电连接,所述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分别与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阳极端、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电压故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基准电压源芯片U2的电压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锋王余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能瑞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