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外壳和DCDC电源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724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3
本技术涉及DCDC电源转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外壳和DCDC电源转换器,包括内腔用于放置电源模块的壳体,壳体靠近电源模块的高压端的一侧壁设置为部分敞开结构,且部分敞开结构的未敞开部分对应电源模块的高压端设置,壳体靠近电源模块的低压端的一侧壁设置为全部敞开结构,这样能够保护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会触碰到高压,同时又能够保证电源模块的散热,从而实现在能够对DCDC电源变换器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也能够保证DCDC电源变换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dcdc电源转换器,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外壳和dcdc电源转换器。


技术介绍

1、dcdc,表示的是高压(低压)直流电源变换为低压(高压)直流电源。例如车载直流电源上接的dcdc电源变换器是把高压的直流电变换为低压的直流电。

2、现有的dcdc电源变换器在使用时会产生高压,容易引发危险,因此需要加装外壳对dcdc电源变换器进行隔离保护,但加装外壳后,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出现dcdc电源变换器高温的现象,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从外壳内排出,则长时间的高温会对dcdc电源变换器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轻则dcdc电源变换器的元件烧坏,重则dcdc电源变换器直接报废,dcdc电源变换器在使用时产生的高温现象严重影响到了dcdc电源变换器的使用寿命,为此如何在能够对dcdc电源变换器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也能够保证dcdc电源变换器的散热效果是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外壳和dcdc电源转换器,在能够对dcdc电源变换器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也能够保证dcdc电源变换器的散热效果。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

3、一种金属外壳,包括内腔用于放置电源模块的壳体,所述壳体靠近电源模块的高压端的一侧壁设置为部分敞开结构,且所述部分敞开结构的未敞开部分对应电源模块的高压端设置,所述壳体靠近电源模块的低压端的一侧壁设置为全部敞开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截面形状为凹字型的下底壳,所述下底壳的相对两侧壁之间盖设有上端板,所述上端板靠近电源模块的高压端的一端向下底壳的内腔弯折形成隔板,且所述隔板的中间部位为镂空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上端板与下底壳连接的相对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上端板垂直设置,所述安装板与下底壳的侧壁之间通过沉头螺丝进行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上端板与下底壳连接的相对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挂板,所述下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挂板的第一凹槽。

7、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8、本技术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

9、一种dcdc电源转换器,包括电源模块、第一导热硅胶垫片、第二导热硅胶垫片和上述的金属外壳,所述电源模块包括pcb板和安装在pcb板上的元器件,所述第一导热硅胶垫片和第二导热硅胶垫片均位于壳体内腔,所述pcb板位于第一导热硅胶垫片和第二导热硅胶垫片之间,所述第一导热硅胶垫片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元器件接触,所述第二导热硅胶垫片分别与壳体和pcb板接触。

10、进一步的,所述元器件和pcb板均位于下底壳中,所述隔板与下底壳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pcb板与下底壳的底面之间的间距。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热硅胶片与壳体之间设有绝缘片,所述绝缘片分别与第二导热硅胶垫片和壳体接触。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通过将壳体靠近电源模块的高压端的一侧壁设置为部分敞开结构,且部分敞开结构的未敞开部分对应电源模块的高压端设置,以及将壳体靠近电源模块的低压端的一侧壁设置为全部敞开结构,这样能够保护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会触碰到高压,同时又能够保证电源模块的散热,从而实现在能够对dcdc电源变换器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也能够保证dcdc电源变换器的散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用于放置电源模块的壳体,所述壳体靠近电源模块的高压端的一侧壁设置为部分敞开结构,且所述部分敞开结构的未敞开部分对应电源模块的高压端设置,所述壳体靠近电源模块的低压端的一侧壁设置为全部敞开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截面形状为凹字型的下底壳,所述下底壳的相对两侧壁之间盖设有上端板,所述上端板靠近电源模块的高压端的一端向下底壳的内腔弯折形成隔板,且所述隔板的中间部位为镂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与下底壳连接的相对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上端板垂直设置,所述安装板与下底壳的侧壁之间通过沉头螺丝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与下底壳连接的相对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挂板,所述下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挂板的第一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6.一种DCDC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第一导热硅胶垫片、第二导热硅胶垫片和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属外壳,所述电源模块包括PCB板和安装在PCB板上的元器件,所述第一导热硅胶垫片和第二导热硅胶垫片均位于壳体内腔,所述PCB板位于第一导热硅胶垫片和第二导热硅胶垫片之间,所述第一导热硅胶垫片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元器件接触,所述第二导热硅胶垫片分别与壳体和PCB板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DCDC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和PCB板均位于下底壳中,所述隔板与下底壳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PCB板与下底壳的底面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DCDC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硅胶垫片与壳体之间设有绝缘片,所述绝缘片分别与第二导热硅胶垫片和壳体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用于放置电源模块的壳体,所述壳体靠近电源模块的高压端的一侧壁设置为部分敞开结构,且所述部分敞开结构的未敞开部分对应电源模块的高压端设置,所述壳体靠近电源模块的低压端的一侧壁设置为全部敞开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截面形状为凹字型的下底壳,所述下底壳的相对两侧壁之间盖设有上端板,所述上端板靠近电源模块的高压端的一端向下底壳的内腔弯折形成隔板,且所述隔板的中间部位为镂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与下底壳连接的相对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上端板垂直设置,所述安装板与下底壳的侧壁之间通过沉头螺丝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与下底壳连接的相对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挂板,所述下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挂板的第一凹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锋洪江山厦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能瑞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