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热加工的
,涉及微合金非调质钢控锻——控 冷技术,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合金非调质钢。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 这种微合金非调质钢的控锻——控冷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微合金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型冶金学科,是传统钢铁生产向现 代化冶金生产转变的重要标志。微合金化锻造用于非调质钢,始于70年代中期。首先在德国,接着在瑞典 进行开发。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碳钢中加入微量的强碳 化物形成元素,控制锻造工艺,利用锻造时的高温变形及锻后的冷却来控制沉 淀物的析出及晶粒细化,从而使钢强化。使其在不用后备热处理就能满足零件 要求。为了节能降耗,微合金非调质钢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制造有疲劳强度设计要 求的运动部件上,同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微 合金钢占钢材总量的比例,世界水平为10% 15%,工业化国家达到30%左右, 而我国不足5%,因此,微合金钢非调质钢己成为钢铁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这类高强度非调质钢生产技术要求高,不易掌握。在锻造过程中各部 位变形量不一,温度分布不均匀,奥氏体晶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合金非调质钢,以Fe为主要成份,所述的微合金非调质钢按照在总质量的中的含量,包括以下成份:C:0.360%~0.440%;Si:0.450%~0.850%;Mn:1.140%~1.560%;P≤0.030%;S:0.025%~0.046%;Cr≤0.350%;Mo≤0.10%;Ni≤0.20%;Cu≤0.250%;Al:0.010%~0.0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合金非调质钢还包括微量的V、Ti和N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三联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