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机器人抓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820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机器人抓手结构,包括框体结构和调节结构;通过安装板与机械臂连接,旋转电机带动丝杆结构转动,通过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作用,使第一带动块和第二带动块分别带动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向框体结构中部移动,这时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之间的间距变近,旋转电机反转,相继使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之间的间距变远,根据柱形结构的长度来调节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之间的间距,随后两组夹紧件中气缸结构的伸缩柱伸展,使移动块和延伸板分别在凹槽和开口内向移动板中部移动,弧形板跟随移动并对柱形结构进行夹紧,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分别对柱形结构两端夹紧,而完成对柱形结构的抓取过程,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机器人抓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机器人抓手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间距的抓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会使用到机器人,通过机器人的机械臂带动一个抓手结构抓取物品并移动至相应的位置上;
[0003]然而,现有机器人上所使用的抓手结构具有多种,在对柱形结构进行抓取时,则会使用抓取柱形结构的抓手结构,由于抓取柱形结构的抓手结构上的两个抓手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不能根据柱形类物品的长度来调节两个抓手之间的间距,使用起来十分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间距的抓手结构。
[0005]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机器人抓手结构,包括框体结构和调节结构;
[0006]所述框体结构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
[0007]所述调节结构设置在框体结构内,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丝杆结构、第一带动块、第二带动块和旋转电机,所述丝杆结构设置在框体结构内的中部,所述旋转电机与丝杆结构连接,所述丝杆结构具有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所述第一带动块设置在左旋螺纹段上,所述第二带动块设置在右旋螺纹段上,所述第一带动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抓取件,所述第二带动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抓取件,所述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框体结构两侧下端;
[0008]所述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均包括移动板和夹紧件,所述第一抓取件中移动板与第一带动块连接,所述第二抓取件中移动板与第二带动块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框体结构两侧下端,所述移动板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夹紧件为两组,两组所述夹紧件相对设置在凹槽内,两组所述夹紧件均包括移动块、气缸结构和弧形板,所述移动块可移动的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移动块两侧的延伸板分别设置在开口内,所述移动块的下端设置所述弧形板,所述气缸结构设置在移动板的外端,所述气缸结构的伸缩柱与移动块连接。
[0009]上述有益效果为,通过安装板与机械臂连接,之后旋转电机带动丝杆结构转动,通过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作用,使第一带动块和第二带动块分别带动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向框体结构中部移动,这时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之间的间距变近,旋转电机反转,相继使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之间的间距变远,根据柱形结构的长度来调节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之间的间距,随后两组夹紧件中气缸结构的伸缩柱伸展,使移动块和延伸板分别在凹槽和开口内向移动板中部移动,弧形板跟随移动并对柱形结构进行夹紧,这
时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则分别对柱形结构的两端进行夹紧,而完成对柱形结构的抓取过程,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
[0010]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框体结构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T形滑动槽,所述移动板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T形滑动块,所述T形滑动块可滑动的设置在T形滑动槽内。
[0011]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弧形板通过竖直块与移动块连接,所述弧形板可拆卸的设置在竖直块的下端,所述竖直块的下端设置有U形块,所述弧形板的后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设置在U形块的容纳槽口内,所述螺栓与螺母配合。
[0012]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U形块可升降的设置在竖直块的下端,所述竖直块上设置有导向槽口,所述导向槽口内设置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上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内侧与U形块的外端连接,所述导向槽口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隔板与升降丝杆的上端连接。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机器人抓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机器人抓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机器人抓手结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2中A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机器人抓手结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机器人抓手结构,包括框体结构10和调节结构20;
[0021]所述框体结构10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11;
[0022]所述调节结构20设置在框体结构10内,所述调节结构20包括丝杆结构21、第一带动块22、第二带动块23和旋转电机24,所述丝杆结构21设置在框体结构10内的中部,所述旋转电机24与丝杆结构21连接,所述丝杆结构21具有左旋螺纹段25和右旋螺纹段26,所述第一带动块22设置在左旋螺纹段25上,所述第二带动块23设置在右旋螺纹段26上,所述第一带动块2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抓取件30,所述第二带动块2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抓取件40,所述第一抓取件30和第二抓取件40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框体结构10两侧下端;
[0023]所述第一抓取件30和第二抓取件40均包括移动板31和夹紧件50,所述第一抓取件30中移动板31与第一带动块22连接,所述第二抓取件40中移动板31与第二带动块23连接,所述移动板31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框体结构10两侧下端,所述移动板31的下端设置有凹槽32,所述凹槽32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33,所述夹紧件50为两组,两组所述夹紧件50相
对设置在凹槽32内,两组所述夹紧件50均包括移动块51、气缸结构52和弧形板53,所述移动块51可移动的设置在凹槽32内,所述移动块51两侧的延伸板54分别设置在开口33内,所述移动块51的下端设置所述弧形板53,所述气缸结构52设置在移动板31的外端,所述气缸结构52的伸缩柱与移动块51连接。
[0024]工作过程,通过安装板11与机械臂连接,之后旋转电机24带动丝杆结构21转动,通过左旋螺纹段25和右旋螺纹段26作用,使第一带动块22和第二带动块23分别带动第一抓取件30和第二抓取件40向框体结构10中部移动,这时第一抓取件30和第二抓取件40之间的间距变近,旋转电机24反转,相继使第一抓取件30和第二抓取件40之间的间距变远,根据柱形结构的长度来调节第一抓取件30和第二抓取件40之间的间距,随后两组夹紧件50中气缸结构52的伸缩柱伸展,使移动块51和延伸板54分别在凹槽32和开口33内向移动板31中部移动,弧形板53跟随移动并对柱形结构进行夹紧,这时第一抓取件30和第二抓取件40则分别对柱形结构的两端进行夹紧,而完成对柱形结构的抓取过程,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
[0025]参考图3,优选地,所述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机器人抓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设置在框体结构内,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丝杆结构、第一带动块、第二带动块和旋转电机,所述丝杆结构设置在框体结构内的中部,所述旋转电机与丝杆结构连接,所述丝杆结构具有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所述第一带动块设置在左旋螺纹段上,所述第二带动块设置在右旋螺纹段上,所述第一带动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抓取件,所述第二带动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抓取件,所述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分别可滑动的设置在框体结构两侧下端;所述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均包括移动板和夹紧件,所述第一抓取件中移动板与第一带动块连接,所述第二抓取件中移动板与第二带动块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框体结构两侧下端,所述移动板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夹紧件为两组,两组所述夹紧件相对设置在凹槽内,两组所述夹紧件均包括移动块、气缸结构和弧形板,所述移动块可移动的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移动块两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运董林成田蕊丰边爱兵安颖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熠皓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