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810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6
本申请公开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包括一帽盖组件和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形成一流通通道和一第二进出口,所述通气管具有一第一部分、一第二部分和一第三部分,所述通气管形成一第一进出口,所述通气管的所述第一部分与密封箱体连通,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部呈预设角度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部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三部分,并且所述第三部分形成所述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一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一进出口与所述第三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二进出口保持同侧,在所述帽盖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进出口至少部分安插于所述流通通道时,所述帽盖组件与所述通气管形成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流通间隙,以供气流流通。流通。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通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里有许多密封组件,如变速器、分动箱等。汽车变速器在工作时,由于内部齿轮啮合传动,使得变速箱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变速箱内部的空气和油会发生热胀,容易造成汽车变速箱的密封件失效,而导致变速箱漏油,因此汽车变速器都设有通气孔,用以连接通气管,以此平衡变速箱中的气压差。
[0003]现有的通气管采用立管,通气管的低端部连接变速箱,使得通气管远离变速箱一端的通气口能够处于水平高度较高的位置上,以防积水和泥沙进入管内。通常通气管需要配合通气塞使用,通气塞能够防止泥沙和积水从通气口进入通气管中,但是积水和泥沙也容易残留在通气塞中,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通气管而进入变速箱内部,导致变速箱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通气装置,本技术能够防止残留在所述通气塞中的泥沙和积水通过通气管进入变速箱内,以此提高所述通气装置的防水性和防尘性。
[0005]为达到本技术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技术提供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包括:
[0006]一帽盖组件;
[0007]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形成一流通通道和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一第二进出口,所述通气管具有一第一部分、一第二部分和一第三部分,所述通气管于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一第一进出口,所述通气管的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进出口与密封箱体连通,所述第一部分自背离形成所述第一进出口的一端部呈预设角度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部呈预设角度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三部分,并且所述第三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部形成所述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一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一进出口与所述第三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二进出口保持同侧,所述帽盖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进出口至少部分安插于所述流通通道,并且在所述帽盖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进出口至少部分安插于所述流通通道时,所述帽盖组件与所述通气管形成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流通间隙,以供气流流通。
[000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通气装置的竖直高度设置为480mm至490mm。
[000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通气管还形成至少一安装结构,所述通气管的所述安装结构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而被安装于车体。
[00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帽盖组件形成一防污件,在所述帽盖组件至少部分安插于所述流通通道时,所述防污件与所述通气管间隙配合。
[00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帽盖组件形成一防污件,所述防污件形成一前部、一中部和一后部,所述前部的一端部径向延伸形成所述中部,所述中部远离所述前部的一
端部径向缩小以形成所述后部,所述防污件于所述前部与部分所述后部之间延伸形成至少一通槽,并且所述前部形成与所述通槽连通的一流通口,所述防污件形成所述流通口的一端部被设置能够优先通过所述第二进出口部分安插于所述流通通道,所述前部的径向小于所述流通通道,所述中部的径向大于所述流通通道的径向,以在所述防污件安插于所述通气管时,所述中部与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后部的径向小于所述流通通道,使得所述后部与所述流通通道内壁之间形成与所述通槽连通的所述流通间隙。
[00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前部由所述前部远离所述中部的一端向所述前部靠近所述中部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00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防污件形成多个所述通槽,并且多个所述通槽相互连通。
[00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帽盖组件形成一操控件,所述后部远离所述中部的一端部径向延伸形成所述操控件,以为使用者提供持拿所述帽盖组件的位置。
[00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操控件形成至少一缺口,用以排出灰尘和积水。
[0016]为达到本技术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技术提供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包括:
[0017]一帽盖组件;
[0018]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形成一流通通道和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一第二进出口,所述通气管具有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所述通气管于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一第一进出口,所述通气管的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进出口与密封箱体连通,所述第一部分自背离形成所述第一进出口的一端部呈预设角度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进出口,所述帽盖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进出口可安插于所述流通通道,并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附图说明
[0019]图1示出了本技术所述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技术所述通气装置一实施例下的剖视图。
[0021]图3示出了本技术所述通气装置另一实施例下的剖视图。
[0022]图4示出了本技术所述帽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示出了本技术所述帽盖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2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
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0027]参考图1至图3,依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通气装置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所述通气装置包括一通气管10和一帽盖组件20。
[0028]所述通气装置与密封箱体连通,所述通气装置能够平衡密封箱体内的气压差的同时,防止灰尘、积水等进入密封箱体。
[0029]所述通气管10形成一流通通道1001、与所述流通通道1001连通的一第一进出口1002和与所述流通通道1001连通的一第二进出口1003。
[0030]参考图2至图3,所述帽盖组件20通过所述第二进出口1003至少部分安插于所述流通通道1001,并且所述帽盖组件20与所述通气管10形成所述流通通道100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流通间隙10001,以便气流通过所述流通间隙10001进出所述通气管10形成的所述流通通道1001,以此平衡与所述通气管10连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装置包括:一帽盖组件;一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形成一流通通道和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一第二进出口,所述通气管具有一第一部分、一第二部分和一第三部分,所述通气管于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的一第一进出口,所述通气管的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进出口与密封箱体连通,所述第一部分自背离形成所述第一进出口的一端部呈预设角度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部呈预设角度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三部分,并且所述第三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部形成所述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一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一进出口与所述第三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二进出口保持同侧,所述帽盖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进出口至少部分安插于所述流通通道,并且在所述帽盖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进出口至少部分安插于所述流通通道时,所述帽盖组件与所述通气管形成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流通间隙,以供气流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装置的竖直高度设置为480mm至49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还形成至少一安装结构,所述通气管的所述安装结构通过螺栓紧固件而被安装于车体。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组件形成一防污件,在所述帽盖组件至少部分安插于所述流通通道时,所述防污件与所述通气管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组件形成一防污件,所述防污件形成一前部、一中部和一后部,所述前部的一端部径向延伸形成所述中部,所述中部远离所述前部的一端部径向缩小以形成所述后部,所述防污件于所述前部与部分所述后部之间延伸形成至少一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采埃孚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