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用植物多花黄精组培苗快速成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33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用植物多花黄精组培苗快速成苗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是通过将多花黄精组培苗(带芽小块茎)浸泡于BA100~400mg/L、GA400mg/L和IAA 500mg/L混合液中3~12h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长时间低温处理,来打破块茎休眠,缩短培养时间。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激素浓度、处理时间和基质配比的筛选,使移栽出苗率达到90%以上。使移栽出苗率达到90%以上。使移栽出苗率达到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用植物多花黄精组培苗快速成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药用植物多花黄精组培苗快速成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Huad.)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其植株形态优美,易于盆栽观赏,是集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的林下药用植物。2015版《中国药典》收录的3种黄精中以多花黄精价值最高。研究表明,多花黄精根茎中含有的多糖、甾体皂苷、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抗菌、降压、降脂等作用。
[0003]在生产中,多花黄精以根状茎繁殖为主,种子繁殖仅见少数文献报道,究其原因是其种子存在休眠,且生长速度慢,四年方可移栽大田;而根茎繁殖用种量大,繁殖系数低,且长期的分根无性繁殖极易引起种质退化和药材品种不稳定。目前,多花黄精的离体培养技术已有相关报道,如《一种多花黄精组织培养方法》(专利号:CN109169286)采用1

6℃低温处理打破多花黄精芽休眠,低温暗培养时间达30~80d,培养周期长;《一种多花黄精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专利号:CN107047298A)采用生长高度在5cm以上的生根组培苗移栽,其炼苗过程繁琐,不可控因素多,且存在组培苗需要缓苗、生长速度慢等问题;《优质多花黄精试管苗快速繁殖方法》(专利号:CN102550413B)采用块根膨大、块根分切循环培养的方式已获得芽或块根的增殖,继而经生根培养获得完整组培苗,其增殖系数较低,且带芽块根增殖培养周期较长,30

40d才见新的芽体冒出。
[0004]研究表明,多花黄精初生根茎具有休眠特性,4

10℃低温和激素处理方可打破其休眠,同初生根茎相似,当年移栽多花黄精带芽根茎出苗率极低。因此,建立该类型植物优良无性系的快繁体系,探寻最佳的移栽关键技术,以提高多花黄精的繁殖效率,同时缩短培养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其优异种质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用植物多花黄精组培苗快速成苗方法。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药用植物多花黄精组培苗快速成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以芽增芽”接种方式为:切取带1个芽的多花黄精根茎组织块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每瓶接种5

6个芽;“以芽繁芽”方式增殖培养基为:MS改良培养基+6

BA2.0~4.0mg/L+ZT 0.5~1.0mg/L+IAA0.5~1.0mg/L+白糖30g/L+琼脂5.3g/L,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lx,16h/d,温度25
±
2℃。将诱导出的新芽重复循环步骤(1)上述过程,直至达到规模化生产所需的数量进入后续的带芽块茎培养步骤。每一循环培养周期为25

30d。
[0009](2)带芽块茎获取:将生长至2.0cm左右的小苗在基部切下,接种于生根和块茎形成培养基中,每瓶接种15株,培养28

32d可得生根组培苗,生根率最高达100%;培养大于
50d,可得带芽和根的小块茎。生根和块茎形成培养基为1/2MS改良培养基+ABT 0.5~2.0mg/L+IBA0.2~1.0mg/L+活性炭0.1~0.5g/L+白糖50~80g/L+琼脂5.3g/L。
[0010]所述的MS改良培养基大量元素组分及其对应的浓度为:硝酸钾1620mg/L、硝酸铵1650mg/L、四水硝酸钙400mg/L、七水硫酸镁370mg/L、磷酸二氢钾220mg/L、无水氯化钙270mg/L;其他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化合物与MS培养基相同;
[0011]所述的1/2MS为上述改良MS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其他不变。
[0012](3)带芽块茎移栽基质和苗床准备:育苗基质为黄心土、泥炭、树皮、谷壳(其中黄心土:轻基质体积比为1:2,轻基质为泥炭、树皮、谷壳按体积比为4:3:3的混合物),按比例将各组分充分拌匀,制作成苗床高15cm,宽120cm的育苗床,育苗方式为大棚苗床育苗;
[0013]基质浸湿与消毒:将育苗基质浇透水后用洒水壶淋撒0.5%的高锰酸钾溶液,后放置10小时以上(一般为过夜,上覆塑料薄膜)。
[0014](4)组培带芽块茎清洗、处理与杀菌(打破了块茎休眠):
[0015]将生根和块茎形成培养基上培养50天以上形成的多花黄精带芽小块茎从瓶中取出,抖落附着的培养基,用清水漂洗干净,用BA 100~400mg/L、GA400mg/L和IAA 500mg/L混合液浸泡3~12h,移栽前速蘸(时间约1

2秒)浓度为1

的甲基托布津与1

多菌灵混合杀菌剂和1%的ABT生根剂混合溶液,移栽完后用洒水壶浇定根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缩短了组培苗培养周期,如打破多花黄精根茎芽休眠只需激素处理几个小时,较低温处理缩短30

80d;
[0018](2)精简了培养步骤,如组培过程中炼苗,需慢慢松开组培瓶瓶盖,并控制适宜的温湿度,而本专利技术中所培育的根茎芽无需炼苗,从而延长了生长期;
[0019](3)成本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本专利技术各培养步骤中所使用的的培养基,均采用白糖来代替传统的蔗糖,同样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且在移栽时采用黄心土、泥炭及农林废弃物(树皮、锯末和谷壳等),使得废弃物重利用,保护了环境、降低了成本,便于工厂化种苗生产;
[0020](4)本专利技术通过激素浓度、处理时间和基质配比的筛选,移栽出苗率高达90%以上。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2中移栽当年秋季带芽小块茎萌苗。
[0022]图2a、2b为实施例2中移栽第二年秋季萌发及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施例对打破块茎休眠的方式进行了比较,具体步骤如下:
[0025]第一种方式:将多花黄精组培出的带芽块茎从瓶中取出,抖落附着的培养基,用清水漂洗干净,用BA 0~400mg/L、GA400mg/L和IAA500mg/L混合液浸泡0~12h,移栽前速蘸(时间约1

2秒)浓度为1

的甲基托布津与1

多菌灵混合杀菌剂和1%的ABT生根剂混合溶液,移栽完后用洒水壶浇定根水,当BA、GA和IAA的添加量为0时作为对照组。
[0026]第二种方式:将多花黄精带芽块茎从瓶中取出,抖落附着的培养基,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0

5℃低温环境下处理10

50天,以不处理的做对照,移栽前速蘸(时间约1

2秒)浓度为1

的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植物多花黄精组培苗快速成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将多花黄精带芽小块茎浸泡于BA 100~400mg/L、GA400mg/L和IAA 500mg/L混合液中3~12h来打破块茎休眠,缩短培养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植物多花黄精组培苗快速成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芽增芽”接种方式为:切取多花黄精根茎组织块并将其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改良培养基+6

BA2.0~4.0mg/L+ZT 0.5~1.0mg/L+IAA0.5~1.0mg/L+白糖30g/L+琼脂适量;(2)带芽块茎获取:将生长至1.8

2.2cm的小苗在基部切下,接种于生根和块茎形成培养基中,培养50d后即可得带芽小块茎;生根和块茎形成培养基为1/2MS改良培养基+ABT 0.5~2.0mg/L+IBA 0.2~1.0mg/L+活性炭0.1~0.5g/L+白糖50~80g/L+琼脂适量;(3)带芽块茎移栽基质和苗床准备:育苗基质为黄心土、泥炭、树皮、谷壳,将各组分充分拌匀,制作成苗床,后浸湿基质并消毒;(4)组培带芽块茎清洗、处理与杀菌:将步骤(2)中的多花黄精带芽块茎漂洗干净,用BA 100~400mg/L、GA300~400mg/L和IAA 500mg/L混合液浸泡3~12h,移栽前进行杀菌处理,移栽完后用洒水壶浇定根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用植物多花黄精组培苗快速成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000lx,16h/d,温度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卿刘素贞周新华曾满生姚甲宝潘文婷邹玉玲罗桂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