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086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属于中药材仿生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培育出鹿茸草容器苗作为移栽的种苗,在亚热带区选择条件与野生环境基本一致的低质低效林,自上而下开沟作畦或挖穴移栽,于每年10月至次年3月进行移栽,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鹿茸草是玄参科鹿茸草属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干燥全草,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和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肺炎、牙痛等疾病,是重要的林下药用植物。然而过度采挖及生态恶化等因素使野生鹿茸草的蕴藏量和产量大大下降,人工大棚种植面临大量占用耕地、药品质量差、农残超标,以及人工规模化种植尚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致使药企面临鹿茸草原材料无法供应的风险,迫切需要实现可规模化的鹿茸草仿野生栽培。
[0003]在前期的鹿茸草资源调查、收集过程中,发现其主要分布在马尾松林、栀子林及油茶林等,目前,松材线虫病对中国丰富的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且高产油茶林仅占总油茶面积的不到20%,因此,在松材线虫病迹地、低效栀子林、油茶林中积极发展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种植,不但可以促进林下经济发展,还能保证鹿茸草的药材品质,满足鹿茸草的市场需求。已有研究报道采用育苗移栽鹿茸草的方法,但在育苗期间,无论是种子苗、扦插苗还是组培苗,鹿茸草生长必须与寄主伴生,且还存在种子、扦插穗条受季节和数量的限制,以及管理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不受季节限制生产鹿茸草组培容器苗,并在亚热带区低效人工林下实现鹿茸草的仿野生栽培,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仿生栽培的鹿茸草产量高、质量好,不但保持了野生鹿茸草的品质,同时还提高了林地的经济效益。
[0005]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培育鹿茸草容器苗作为移栽的种苗;
[0008]S2:在亚热带区选择条件与野生环境一致的低质低效林;
[0009]S3: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选择阴天且温度为10

25℃时,按株距15

30cm、行距30

40cm移栽所述种苗,栽种深度为覆盖住轻基质,移栽后上面覆0.5

2cm厚的细沙壤土;
[0010]S4:在干旱季节,尤其7

10月,采用地灌方式浇水,10

12月移栽的种苗于次年12月至下一年1月份进行采收,1

3月移栽的种苗于当年12月至次年1月进行采收,以后每年花期后及秋、冬季新芽萌出后采收两次。
[0011]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鹿茸草容器苗基部萌新芽个数至少为2个,长度为0.5

5cm。
[0012]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鹿茸草容器苗无需在育苗期或仿生栽培期人为配栽寄
主。
[0013]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条件与野生环境一致的低质低效林为光合有效辐射为400

500μmol/m2·
s、湿度为70

80%的马尾松林、栀子林或油茶林。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马尾松林中,利用松材线虫迹地或林窗式采伐,在林缘、林隙周边或林隙中心区域栽种鹿茸草,在林下空地自上而下深翻整地、筑垄做床、开沟作畦,床宽1

1.2m,床高25

30cm,床间沟宽30

40cm,并在整地筑床过程中施有机肥入床中,并用松针和防草布覆盖保肥保湿;所述有机肥为:蚯蚓肥和菜枯按质量比2~3:1混合,施肥量为100

200kg/亩。
[0015]进一步地,在所述马尾松林中,移栽区域可选为林缘、林隙周边区域或林隙中心区域。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低效油茶林、栀子林中采用抚育间伐,在树体周围冠幅下栽种鹿茸草,穴规格为20

30
×
20

30
×
15

20cm,并施用聚能纯硫基稳定性复合肥N

P2O5

K2O 17

17

17,施肥量为30

50g/株,总养分≥51%。
[0017]该方法在马尾松林、油茶林或栀子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省去了抚育间伐的费用,借助于林下区域提供仿生栽培环境,并在极端干旱情况下辅以地灌,保证了鹿茸草移栽后的成活率,提高了药材产量,保障了药材品质。
[0018]其中,所述鹿茸草组培容器苗的培育方法如下:
[0019]a,采用鹿茸草组培苗瓶外生根技术,将规模化培育的鹿茸草组培苗移栽至专用复配基质中,所述复配基质在装入直径为4

5cm、长度为8

10cm的有底无纺布容器后,需浇透水并覆盖薄膜继续腐熟1个月;所述复配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岩、锯末和谷壳按体积比2~10:1:2~4:2~3,并辅以质量分数为1%

3%的生物灰粒混合均匀;
[0020]b,鹿茸草组培苗的移栽时间可以从3

4月份持续到9

10月份,在8月份超高温阶段尽量不移栽;其中3

7月份移栽的组培苗需要在移栽1月后适时揭膜,并每隔1个月喷施一次叶面肥,生长旺期喷施1

2次多效唑,多效唑浓度为100

200mg/L;而9

10月份移栽的鹿茸草组培苗需持续覆膜,期间可适时喷水、喷施叶面肥及杀菌剂等,并在移栽1月后,且白天温度高于25℃时,揭膜透风;
[0021]c,在容器苗培育过程中,需进行虫害鼠害鸟害的防治。
[0022]进一步地,所述叶面肥的配制方法包括两种:配方A和配方B,其中所述配方A为:硝酸铵(NH4NO3)、硝酸钾(KNO3)、硝酸钙(Ca(NO3)2·
4H2O)、磷酸二氢钾(KH2PO4)的混合溶液;所述配方B为:复合肥与磷酸二氢钾(KH2PO4)的混合溶液;所述叶面肥的施用方法为配方A和配方B每月交替使用。
[0023]进一步地,所述虫害鼠害鸟害的防治方法为:在苗床周围安装捕鼠笼并辅以搭盖遮阳网以防止鼬獾、老鼠对容器苗的啃食及对容器袋的翻趴;在炼苗棚四周安装驱鸟器、防鸟网以阻止乌鸫、麻雀对幼苗的损害;苗床架空以隔离蚯蚓、蝼蛄钻入容器袋中。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方法无需人为配置寄主,且在低效林下,杂草较少,减少了抚育成本,大大提高了鹿茸草移栽成活率,达95.6%以上,实现了优质鹿茸草高效仿野生栽培。
[0026]2.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所栽培的鹿茸草,药材品质与原产地野生型一致,药材质量与优选种源、单株相比,各成分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培育鹿茸草容器苗作为移栽的种苗;S2:在亚热带区选择条件与野生环境一致的低质低效林;S3: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选择阴天且温度为10

25℃时,按株距15

30cm、行距30

40cm移栽所述种苗,栽种深度为覆盖住轻基质,移栽后上面覆0.5

2cm厚的细沙壤土;S4:在干旱季节,尤其7

10月,采用地灌方式浇水,10

12月移栽的种苗于次年12月至下一年1月份进行采收,1

3月移栽的种苗于当年12月至次年1月进行采收,以后每年花期后及秋、冬季新芽萌出后采收两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鹿茸草容器苗基部萌新芽个数至少为2个,长度为0.5

5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鹿茸草容器苗无需在育苗期或仿生栽培期人为配栽寄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条件与野生环境一致的低质低效林为光合有效辐射为400

500μmol/m2
·
s、湿度为70

80%的马尾松林、栀子林或油茶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尾松林中,利用松材线虫迹地或林窗式采伐,在林缘、林隙周边或林隙中心区域栽种鹿茸草,在林下空地自上而下深翻整地、筑垄做床、开沟作畦,床宽1

1.2m,床高25

30cm,床间沟宽30

40cm,并在整地筑床过程中施有机肥入床中,并用松针和防草布覆盖保肥保湿;所述有机肥为:蚯蚓肥和菜枯按质量比2~3:1混合,施肥量为100

200kg/亩。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尾松林中,移栽区域可选为林缘、林隙周边区域或林隙中心区域。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亚热带区低效林林下仿生栽培鹿茸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效油茶林、栀子林中采用抚育间伐,在树体周围冠幅下栽种鹿茸草,穴规格为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卿谭新建曾满生刘素贞罗桂生邹玉玲潘文婷朱琪周新华武晓玉卢园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