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381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包括透水铺装模块、光伏模块、电加热系统及温湿传感系统,地面上设有基坑,透水铺装模块设于基坑内,透水铺装模块内设有电加热系统和温湿传感系统,透水铺装模块的上端设有光伏模块,地面上设有控制柜,光伏模块、电加热系统及温湿传感系统分别与控制柜连接。通过将光伏模块、电加热系统与透水铺装模块进行耦合,并设置相应温湿传感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其表面空间,在有效引导径流通过透水面层下渗至地下调蓄的同时,通过光伏模块产生可再生能源,为透水铺装配套的电加热系统及其他相关道路附属设施供能,减少市政供电需求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道路排水设施
,尤其涉及到一种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透水铺装作为一种道路附属设施,与其他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如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相结合,广泛应用于道路及地块海绵城市体系建设及路面雨水径流控制。
[0003]目前透水铺装主要采用结构层自然下渗的方式来调蓄和净化所转输的雨水径流。由于不同地域土壤自然下渗率存在较大差异,透水铺装实际下渗及调蓄能力往往存在限制。同时,受高地下水位及土壤含水率影响,透水铺装地下结构层有效调蓄容积往往难以快速释放以应对下一场降雨事件,从而影响其长期使用效能。
[0004]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部署落实,对道路排水设施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相应碳减排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透水铺装作为具有较大表面积的道路基础设施,具备较好的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结合的潜力,但目前尚未有相关应用。总体而言,透水铺装在低碳道路排水方面的综合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用于铺装在地面上,包括透水铺装模块、光伏模块、电加热系统及温湿传感系统,所述地面上设有基坑,所述透水铺装模块设于所述基坑内,所述透水铺装模块内设有所述电加热系统和所述温湿传感系统,所述透水铺装模块的上端设有所述光伏模块,所述地面上设有控制柜,所述光伏模块、所述电加热系统及所述温湿传感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柜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透水铺装模块包括排水层和砂垫层,所述排水层设于所述基坑的底部,所述砂垫层设于所述排水层的上侧。
[0009]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透水面层,所述砂垫层的上侧设有所述透水面层。
[001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电加热系统包括电加热板和第一供电线,所述电加热板设于所述排水层与所述砂垫层之间,所述电加热板通过所述第一供电线与所述控制柜连接。
[00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温湿传感系统包括温湿传感器和第二供电线,所述砂垫层内设有所述温湿传感器,且所述温湿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二供电线与所述控制柜连接。
[00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光伏模块包括光伏面板和透光面层,所述光伏面板铺设于所述透水面层的上端,所述光伏面板的上端设有所述透光面层。
[00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导线框架,所述光伏面板的下端设有所述导线框架,且所述导线框架位于所述光伏面板与所述透水面层之间。
[001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导线孔和光伏输电线,所述导线孔设于所述导线框架的下侧,并贯穿所述透水面层后延伸至所述砂垫层内,所述光伏输电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柜连接,所述光伏输电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线孔和所述导线框架并与所述光伏面板连接。
[001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光伏模块、电加热系统与透水铺装模块进行耦合,并设置相应温湿传感系统,相对于现有的透水铺装,能够充分利用其表面空间,在有效引导径流通过透水面层下渗至地下调蓄的同时,通过光伏模块产生可再生能源,为透水铺装配套的电加热系统及其他相关道路附属设施供能,减少市政供电需求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同时利用光伏供能、湿度控制的电加热系统,加速透水铺装地下调蓄雨水的蒸腾散逸及迁移,快速释放其有效调蓄空间,增强透水铺装的长效径流调蓄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的俯视图;
[0018]图2是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19]图中:1、控制柜;2、排水层;3、砂垫层;4、透水面层;5、电加热板;6、第一供电线;7、温湿传感器;8、第二供电线;9、光伏面板;10、透光面层;11、导线框架;12、导线孔;13、光伏输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

A向剖视图,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用于铺装在地面上,包括透水铺装模块、光伏模块、电加热系统及温湿传感系统,地面上设有基坑,透水铺装模块设于基坑内,透水铺装模块内设有电加热系统和温湿传感系统,透水铺装模块的上端设有光伏模块,地面上设有控制柜1,光伏模块、电加热系统及温湿传感系统分别与控制柜1连接。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通过将光伏模块、电加热系统及温湿传感系
统与透水铺装模块相结合,相对于现有的透水铺装,能够充分利用其表面空间,在有效引导径流通过透水面层4下渗至地下调蓄的同时,通过光伏模块产生可再生能源,为透水铺装配套的电加热系统及其他相关道路附属设施供能,减少市政供电需求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同时利用光伏供能、湿度控制的电加热系统,加速透水铺装地下调蓄雨水的蒸腾散逸及迁移,快速释放其有效调蓄空间,增强透水铺装的长效径流调蓄能力。
[002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透水铺装模块包括排水层2和砂垫层3,排水层2设于基坑的底部,砂垫层3设于排水层2的上侧。还包括透水面层4,砂垫层3的上侧设有透水面层4。参见图1所示,排水层2的高度为200~300mm,充填粒径20~50mm砾石。砂垫层3的高度为100~200mm,高度优先选用200mm,充填粒径0.3~1mm中粗砂,孔隙率60~85%,孔隙率优选为80%。透水面层4的长度为100~400mm,宽度为100~200mm,高度为50~80mm。透水面层4材质为透水砖,但不限于此材质。透水面层4径流渗透系数≥0.1mm/s。
[0025]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用于铺装在地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铺装模块、光伏模块、电加热系统及温湿传感系统,所述地面上设有基坑,所述透水铺装模块设于所述基坑内,所述透水铺装模块内设有所述电加热系统和所述温湿传感系统,所述透水铺装模块的上端设有所述光伏模块,所述地面上设有控制柜,所述光伏模块、所述电加热系统及所述温湿传感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柜连接。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铺装模块包括排水层和砂垫层,所述排水层设于所述基坑的底部,所述砂垫层设于所述排水层的上侧。3.如权力要求2所述的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水面层,所述砂垫层的上侧设有所述透水面层。4.如权力要求2所述的光伏增强型透水铺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系统包括电加热板和第一供电线,所述电加热板设于所述排水层与所述砂垫层之间,所述电加热板通过所述第一供电线与所述控制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蔚卿涂伊南张倩文李彤肖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