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749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3:00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道路,海绵道路包括人行道、车行道、路缘石、沉淀模块和滞蓄模块;沉淀模块设于人行道上且与路缘石的侧壁接触,沉淀模块具有沉淀空间和混凝土入口,以备对流入的雨水进行沉淀;混凝土入口设于车行道上,混凝土入口具有进水口,以供车行道上的雨水流入沉淀模块;滞蓄模块设于人行道上;滞蓄模块具有滞蓄区,滞蓄区靠近路缘石的一侧设有安装口和雨水出口,安装口和雨水出口沿着雨水流向布置;安装口安装沉淀模块,沉淀模块的过水孔与滞蓄区连通;雨水出口用将滞蓄区溢出的雨水排出至车行道。本申请实现了对道路雨水面源污染进行处理,避免雨水积存。避免雨水积存。避免雨水积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道路


[0001]本申请属于城市道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绵道路。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水资源呈整体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很多地区存在水量不足或水质型缺水的局面。同时,雨水是一种非传统水资源,雨水入渗能涵养地下水源,雨水回用能弥补部分水资源不足状况,又能减少河流的面源污染。海绵城市建设终极目标为雨洪管理,其综合控制目标包括雨水总量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雨水污染控制和峰值削减,而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低影响开发技术的落实。
[0003]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研发实施更多的关注在河湖水系、建筑小区、公园绿地及广场等区域。道路因为其绿化带较少,硬质路面多,呈长条形,不能很好的实施海绵化改造,可利用的海绵化技术较少,无法满足不同情形下的道路海绵实施及既有道路的海绵改造。现有道路存在雨水面源污染、对雨水渗透性差,不能补充地下水实现雨水利用,且路面存在积存雨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海绵道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的一者或多者。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海绵道路,包括:
[0007]人行道;
[0008]车行道;
[0009]路缘石,设于所述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所述路缘石上设有缺口;
[0010]沉淀模块,设于所述人行道上且与所述路缘石的侧壁接触,所述沉淀模块具有沉淀空间和混凝土入口,以备对流入的雨水进行沉淀;所述沉淀空间的底面低于所述路缘石的缺口处底面,所述沉淀模块具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的高度高于所述沉淀空间的底面;混凝土入口设于所述车行道上,所述混凝土入口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路缘石的缺口对接,以供所述车行道上的雨水流入所述沉淀模块;
[0011]滞蓄模块,设于所述人行道上;所述滞蓄模块具有滞蓄区,所述滞蓄区的内表面整体呈下凹的碗状结构;所述滞蓄区靠近路缘石的一侧设有安装口和雨水出口,所述安装口和雨水出口沿着雨水流向布置;所述安装口安装所述沉淀模块,所述沉淀模块的过水孔与所述滞蓄区连通;所述雨水出口用于将所述滞蓄区溢出的雨水排出至所述车行道。
[0012]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入口具有10%坡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路缘石的缺口底面与所述沉淀空间的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5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模块具有底板以及垂直设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
和第三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平行,第三侧壁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路缘石的侧壁面平行;所述第三侧壁的顶端中部设置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孔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第二过水孔,且第一过水孔的尺寸大于第二过水孔的尺寸。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具有内底面和外底面;所述第一过水孔的孔底面与所述第二过水孔的孔底面共面,所述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的孔底面与所述内底面、所述外底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75mm、175mm。
[0016]进一步地,所述滞蓄区还设有预制混凝土块,所述预制混凝土块靠近所述路缘石布置,且所述预制混凝土块的顶面和路缘石的顶面齐平;所述预制混凝土块的宽度为300mm,厚度为125mm。
[0017]进一步地,所述滞蓄区的下部设有石笼墙,以对雨水进行部分渗透;所述石笼墙位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块的下方,且所述石笼墙的宽度等于所述预制混凝土块的宽度。
[0018]进一步地,所述石笼墙的顶部和侧边均采用渗透土工布包裹。
[0019]进一步地,所述滞蓄区由上向下铺设有回填土层、级配碎石基层,所述回填土层的下表面距所述滞蓄区的中心最低点的距离为600mm,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厚度为750mm,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顶部和侧边采用渗透土工布包裹。
[0020]进一步地,所述滞蓄区的回填土层表面栽种有绿色植物。
[0021]进一步地,所述级配碎石基层的下方具有渗透土壤层,所述回填土层的下方设有渗透柱,所述渗透柱的顶端位于所述级配碎石层的顶层的渗透土工布下方,所述渗透柱的下端位于所述渗透土壤层中;所述渗透柱包括PVC管,所述PVC管内充填碎石,所述PVC管的管壁穿孔,所述PVC管的侧壁包裹有透水土工布,所述渗透柱的顶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设有透水孔。
[0022]进一步地,所述人行道的顶面高度与路缘石的顶面齐平。
[0023]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入口和所述滞蓄区的雨水出口均为预制混凝土板,与人行道和车行道衔接。
[0024]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模块和滞蓄模块成组设置,所述海绵道路设置有多组所述沉淀模块和滞蓄模块。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绵道路,通过设置沉淀模块和滞蓄模块能进行道路雨水面源污染处理,避免雨水积存,对道路海绵化具有普适性,符合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建设理念,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对缓解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及水生态具有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绵道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绵道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沉淀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绵道路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1]图5为图4中1

1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图4中2

2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图4中3

3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图4中4

4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绵道路的结构示意图四;
[0036]图10为图9中5

5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11为图9中6

6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绵道路的结构示意图五。
[0039]附图标记:
[0040]100

人行道;200

车行道;300

路缘石;400

沉淀模块;500

滞蓄模块;600

绿化带;
[0041]1‑
缺口;2

沉淀空间;3

混凝土入口;4

滞蓄区;5

雨水出口;6

第一侧壁;7

第二侧壁;8

第三侧壁;9

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100);车行道(200);路缘石(300),设于所述人行道(100)与车行道(200)之间,所述路缘石(300)上设有缺口(1);沉淀模块(400),设于所述人行道(100)上且与所述路缘石(300)的侧壁接触,所述沉淀模块(400)具有沉淀空间(2)和混凝土入口(3),以备对流入的雨水进行沉淀;所述沉淀空间(2)的底面低于所述路缘石(300)的缺口(1)处底面,所述沉淀模块(400)具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的高度高于所述沉淀空间(2)的底面;混凝土入口(3)设于所述车行道(200)上,所述混凝土入口(3)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路缘石(300)的缺口(1)对接,以供所述车行道(200)上的雨水流入所述沉淀模块(400);滞蓄模块(500),设于所述人行道(100)上;所述滞蓄模块(500)具有滞蓄区(4),所述滞蓄区(4)的内表面整体呈下凹的碗状结构;所述滞蓄区(4)靠近路缘石(300)的一侧设有安装口和雨水出口(5),所述安装口和雨水出口(5)沿着雨水流向布置;所述安装口安装所述沉淀模块(400),所述沉淀模块(400)的过水孔与所述滞蓄区(4)连通;所述雨水出口(5)用于将所述滞蓄区(4)溢出的雨水排出至所述车行道(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入口(3)具有10%坡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300)的缺口(1)底面与所述沉淀空间(2)的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模块(400)具有底板以及垂直设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壁(6)、第二侧壁(7)和第三侧壁(8),其中,第一侧壁(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昕李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