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缝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14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形缝盖板,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地面变形缝,以及变形缝上方的盖板,变形缝上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台阶,第一限位台阶上方设有第二限位台阶;盖板由基座和罩板组成;所述基座的宽度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之间的距离等长,基座和第一限位台阶之间设有防水胶条;罩板包括两侧的支撑面,两个支撑面分别往上延伸形成两个斜面,两个斜面连接形成承重面,支撑面与第二限位台阶之间设有防水胶条。基座、第一限位台阶、第二限位台阶以及防水胶条的设置,可以从多方位限制液体的渗透,减少液体、特别是腐蚀性液体对内部防水材料的渗透以及腐蚀概率,增强变形缝的防水性能。防水性能。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缝盖板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缝盖板。

技术介绍

[0002]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工程人员会事先在建筑容易变形的地方设置变形缝,将建筑分离成多个独立单元,预留变形空间,避免因温度转变、地面沉降和地震等原因对独立建筑产生的变形,从而影响建筑的使用或产生安全事故。
[0003]在公园或广场等室外公众休闲娱乐区域地面上也会设置变形缝。为了防止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到阳光暴晒、水的腐蚀等原因导致变形缝损坏导致失去原有作用,工程人员往往会在变形缝里填充防水材料,再在最上面盖上盖板保护防水材料、隐藏变形缝。
[0004]但在室外地面变形缝盖板中,相比墙面上的变形缝盖板、室内变形缝盖板,往往面临来自大雨、积水等条件下的更严峻的防水压力,如公开号为CN21280201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在地面变形缝上设置角铁,角铁固定于楼地面变形缝两侧墙体,不锈钢板搭接于角铁上,不锈钢板、角铁通过结构胶相粘连,固定螺栓贯穿角铁下部末端与墙体相连接,这种结构仍会在角铁和不锈钢板之间、角铁和地面之间留有缝隙,在路面积水较大的时候容易渗水进变形缝;另一方面,对于位于公园、广场等地方的变形缝盖板有美化、养护需求,清洁人员会使用清洗溶液清理变形缝盖板表面的污渍,但清洗溶液容易通过变形缝盖板的缝隙渗入变形缝内部并且腐蚀掉防水材料,会破坏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此外,室外的地面变形缝盖板要更多的经受民众的踩踏,需要进一步提高变形缝盖板的支撑强度和表面防滑性能。
[0005]因此,亟须提出一种变形缝盖板,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变形缝盖板,解决现有变形缝盖板对变形缝的防水性能差、变形缝内部防水材料易被外部清洗溶液渗透腐蚀、变形缝盖板支撑强度不够等不足,以克服上述内容中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变形缝盖板,包括地面变形缝,以及地面变形缝上方安装的盖板;所述地面变形缝上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台阶,第一限位台阶上方设有第二限位台阶;
[0009]所述盖板由基座和罩板组成;所述基座的宽度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之间的距离等长,基座下方延伸形成两个限位凸条,分别与地面变形缝的两侧壁贴合;所述基座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配合固定,基座和第一限位台阶之间设有防水胶条;
[0010]所述罩板包括两侧的支撑面,两个支撑面分别往上延伸形成互相对称的两个斜面,两个斜面连接形成承重面;所述罩板在承重面中间通过若干螺丝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罩板的支撑面与第二限位台阶之间设有防水胶条。基座、第一限位台阶、第二限位台阶以及防水胶条的设置,可以从多方位限制液体的渗透,增强地面变形缝的防水性能和减少腐蚀
性液体对变形缝内部防水材料的腐蚀概率;罩板的结构设计可以将行人对变形缝盖板整体踩踏产生的压力导向两侧的地面,减少对下方基座的破坏。
[0011]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罩板上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条,相邻两个防滑凸条之间形成导流槽,防滑凸条可以增强摩擦系数,防止行人踩踏滑倒;导流槽结合斜面的设置可以将滴落在罩板上的液体引导流向远离变形缝盖板的位置。
[0012]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面上的导流槽所延伸的方向与地面变形缝的边缘形成的夹角为45
°
60
°
,一定角度的导流槽可以将液体流沿变形缝方向导出,让回流至缝隙的液体更少。
[0013]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基座沿地面变形缝方向一端侧面的上半部分设有第一凸台,基座的另一端侧面的下半部分设有第二凸台,相邻两个基座的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互相配合连接,第一凸台、第二凸台配合形成平面,能有效延长液体流经两个基座之间的缝隙路径,进一步增强对液体的防渗透能力。
[0014]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基座和所述罩板相互之间错位安装,一个罩板同时固定安装于相邻的两个基座上,沿相邻两个罩板间的缝隙渗透进来的液体,不会直接滴落在基座之间的缝隙上,进一步加强了对液体的防渗透能力。
[0015]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罩板的支撑面安装后与地面等高,形成平面;在平面上,水流过缝隙时,只有一小部分会渗透进去;而流经墙面夹角时,会沿夹角形成的导引面更容易的渗透进缝隙,因此,水在平面上的缝隙的渗透力小于在夹角间缝隙的渗透力。
[0016]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基座安装后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等高,形成平面,水在平面上的缝隙的渗透力小于在夹角间缝隙的渗透力。
[0017]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地面变形缝内,基座下方依次设有止水带和阻火带,能进一步增强地面变形缝的防水防火能力。
[0018]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基座的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固定连接于地面变形缝上时,不会影响地面变形缝本来的变形功能。
[0019]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罩板的材料为钢或不锈钢,钢和不锈钢具有很好的抗形变强度,应用在地边变形缝盖板的遮罩上,可以更好的承受行人的踩踏,减少形变的概率。
[0020]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基座上方设有多个安装柱,安装柱上方设有开口,内部中空,内壁设有螺纹,通过螺丝可以将罩板固定连接在基座的安装柱上,防止螺丝穿过基座从而产生新的缝隙、降低对液体的防渗透能力。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1)通过在地面变形缝上设置第一、第限位二台阶,将变形缝盖板分为基座和罩板并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限位台阶上,并在安装位置设置胶条,提升变形缝对液体的防渗透能力;
[0023](2)将基座和罩板错位安装,以及在基座前后端设置互相配合的凸台结构,进一步增强对液体的防渗透能力;
[0024](3)在罩板上设置导流槽,将液体导引流向原理地面变形缝的位置;
[0025]综上,本技术增强了变形缝盖板对液体的防渗透能力,减少腐蚀性液体对变形缝内部防水材料产生腐蚀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地面变形缝的防水能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缝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的截面视图;
[0028]图3为图1的局部视图A;
[0029]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罩板和基座的对应位置配合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罩板和基座的错位配合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地面变形缝;11、第一限位台阶;12、第二限位台阶;2、盖板;21、基座;211、限位凸条;212、第一凸台;213、第二凸台;214、安装柱;22、罩板;221、支撑面;222、斜面;223、承重面;224、防滑凸条;225、导流槽;23、防水胶条;24、止水带;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缝盖板,包括地面变形缝,以及地面变形缝上方安装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变形缝上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台阶,第一限位台阶上方设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盖板由基座和罩板组成;所述基座的宽度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之间的距离等长,基座下方延伸形成两个限位凸条,分别与地面变形缝的两侧壁贴合;所述基座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配合固定,基座和第一限位台阶之间设有防水胶条;所述罩板包括两侧的支撑面,两个支撑面分别往上延伸形成互相对称的两个斜面,两个斜面连接形成承重面;所述罩板在承重面中间通过若干螺丝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罩板的支撑面与第二限位台阶之间设有防水胶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板上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条,相邻两个防滑凸条之间形成导流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形缝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上的导流槽所延伸的方向与地面变形缝的边缘形成的夹角为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彭世文袁胡平张柳青冯耀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碧通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