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06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包括w形结构的安装框架以及套设于所述安装框架上的气囊;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w形支架和第二w形支架,所述第一w形支架和第二w形支架通过多个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设有多个安装部,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对称设有第一谷底和第二谷底,位于所述第一谷底部分的气囊的中部设置第一引流口,所述第一引流口的下方连接有第一引流管;位于所述第二谷底部分的气囊的中部设置第二引流口,所述第二引流口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下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A W-shaped deformation joint filling and draina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两栋楼之间的缝,叫伸缩缝,从视觉上看上去就是两座大厦靠得很近,致使两座大厦中间形成一道相当狭窄的空隙,而建造房子时保留伸缩缝是为放置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房屋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竖向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上行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建筑物延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另外,在下雨天,两栋楼之间的伸缩缝因无任何遮挡,会有雨水落下,针对这种情况,需对雨水进行收集引流排出。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能够很好地雨水进行收集并引流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能够很好地将变形缝处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引流排出。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一种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设于楼宇与楼宇之间的变形缝处,用于变形缝处的雨水的收集和引排;包括w形结构的安装框架以及套设于所述安装框架上的气囊;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多个w形支架,所述w形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w形支架和第二w形支架,所述第一w形支架和第二w形支架通过多个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w形支架的左端和第二w形支架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w形支架的右端和第二w形支架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w形支架的谷峰和第二w形支架的谷峰连接;
[0005]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设有多个安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通过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安装部与墙体连接;
[0006]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对称设有第一谷底和第二谷底,位于所述第一谷底部分的气囊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引流口,所述第一引流口的下方连接有第一引流管;位于所述第二谷底部分的气囊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引流口,所述第二引流口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下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排水管。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第四安装部、第五安装部和第六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三安装部、第四安装部、第五安装部和第六安装部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均匀分布且向上延伸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第四安装部、第五安装部和第六安装部上均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安装孔,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分别沿所述水平方向贯穿所
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第四安装部、第五安装部和第六安装部的左右两侧。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七安装部、第八安装部、第九安装部、第十安装部、第十一安装部和第十二安装部,所述第七安装部、第八安装部、第九安装部、第十安装部、第十一安装部和第十二安装部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匀分布且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七安装部、第八安装部、第九安装部、第十安装部、第十一安装部和第十二安装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第四安装部、第五安装部和第六安装部对称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七安装部、第八安装部、第九安装部、第十安装部、第十一安装部和第十二安装部,上均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安装孔,各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沿所述水平方向贯穿所述第七安装部、第八安装部、第九安装部、第十安装部、第十一安装部和第十二安装部的左右两侧。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w形支架、第二w形支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均为钢管材质。
[0012]优选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大小一致。
[0013]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通过设置多个连接杆,便于第一w形支架和第二w形支架进行连接;通过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设置多个安装部,便于所述安装框架固定在墙体上;通过在所述安装框架上套设气囊,并在位于谷底部分的气囊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的引流口,引流口的下方连接有第一引流管,引流管连接排水管,便于将雨水进行收集并依次通过引流管和排水管排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的俯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的安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标记所对应的技术特征为:1、安装框架;11、第一w形支架;12、第二w形支架;13、第一连接杆;131、第一安装部;132、第二安装部;133、第三安装部;134、第四安装部;135、第五安装部;136、第六安装部;137、第一安装孔;14、第二连接杆;141、第七安装部;142、第八安装部;143、第九安装部;144、第十安装部;145、第十一安装部;146、第十二安装部;147、第二安装孔;15、第一谷底;16、第二谷底;2、气囊;21、第一引流口;22、第二引流口;3、第一引流管;4、第二引流管;5、三通管;6、排水管;7、墙体;8、变形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w形变形缝8填充引排结构,设于楼宇与楼宇之间的变形缝8处,用于变形缝8处的雨水的收集和引排;包括w形结构的安装框架1以及套设于所述安装框
架1上的气囊2;所述安装框架1包括多个w形支架,所述w形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w形支架11和第二w形支架12;
[0022]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w形支架11和第二w形支架通过多个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和第三连接杆;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和第三连接杆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大小一致。所述第一w形支架11、第二w形支架、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和第三连接杆均为钢管材质。所述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和第三连接杆的设置,便于所述第一w形支架11和第二w形支架12连接。
[0023]如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w形支架11的左端和第二w形支架12的左端电焊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w形支架11的右端和第二w形支架12的电焊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设于楼宇与楼宇之间的变形缝处,用于变形缝处的雨水的收集和引排;其特征在于:包括w形结构的安装框架以及套设于所述安装框架上的气囊;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多个w形支架,所述w形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w形支架和第二w形支架,所述第一w形支架和第二w形支架通过多个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w形支架的左端和第二w形支架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w形支架的右端和第二w形支架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w形支架的谷峰和第二w形支架的谷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设有多个安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通过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安装部与墙体连接;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对称设有第一谷底和第二谷底,位于所述第一谷底部分的气囊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引流口,所述第一引流口的下方连接有第一引流管;位于所述第二谷底部分的气囊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引流口,所述第二引流口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下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排水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w形变形缝填充引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第四安装部、第五安装部和第六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三安装部、第四安装部、第五安装部和第六安装部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均匀分布且向上延伸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w形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鹏飞朱荣刘勇陈军华曹晓飞梁国良唐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碧通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