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式炉火道温度目标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290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9
一种罐式炉火道温度目标控制方法,属于罐式炉火道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01:设定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合格范围,设定火道初始温度目标;步骤S02:对煅后焦进行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检测;步骤S03:判断煅后焦样品真密度是否都在设定的合格范围内,如果在设定范围内,执行步骤S04,如果超出设定范围,升高或较低温度目标;步骤S04:判断煅后焦样品粉末比电阻是否都在设定范围内,按照关联算法b=50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罐式炉火道温度目标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罐式炉火道温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罐式炉火道温度目标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煅后焦作为有色金属、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特种碳材料等行业所需的基础原材料,2021年国内产量超过30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采用罐式炉生产。所以,煅后焦的质量均匀性对后续产品有直接的影响。但是采用罐式炉生产煅后焦过程中有来自如原料商家或种类变化、配料方案变化、系统产量调整等外部干扰因素,也有来自如挥发份通道结焦和积碳、炉体破损及漏风、周期性地清理通道等内部干扰因素,造成作为燃料的挥发份波动,引起火道温度波动,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均匀性差。
[0003]不同的原料,挥发份含量不同,在燃控系统设定的目标温度控制下,石油焦的煅烧温度理论上是一致的。作为煅后焦的两个重要指标,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真密度受煅烧温度影响较大,两者的关系是正向线性;粉末比电阻不仅受煅烧温度的影响,两者呈负向线性关系,也与原料种类有较大关系;因此往往出现同一种产品,真密度指标合格,但是比电阻偏低或者偏高的情况,导致产品合格率下降,产品稳定性和均一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罐式炉火道温度目标控制方法,通过关联产品质量指标中的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情况,对火道温度目标进行调控,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罐式炉火道温度目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01:设定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合格范围,设定火道初始温度目标;步骤S02:对煅后焦取样进行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检测;步骤S03:首先,判断煅后焦样品真密度是否都在设定的合格范围内,如果在设定范围内,执行步骤S04,如果超出设定范围,按照真密度超出值,升高或较低温度目标;步骤S04:然后,判断煅后焦样品粉末比电阻是否都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有a的数据低于下限值或者高于上限值,按照关联算法b=50a
ꢀ‑
5确定火道温度控制目标调整量;其中a表示煅后焦粉末比电阻低于设定范围下限或者高于设定范围上限的数据数量占段后焦样品粉末比电阻总数据量的比例,%,b表示火道温度目标的调整量,℃;步骤S05:火道温度目标修改后,进行生产。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1中,真密度设定范围2.07~2.12g/cm3;粉末比电阻范围430~480 ,设定火道初始温度目标为1300℃。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2中,对连续三天的煅后焦取样进行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检测。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3中,煅后焦样品真密度如果超出设定范围,按照真密度每超出上限值0.01g/cm3,温度目标降低10℃,每低于下限值低于0.01g/cm3,温度目标增加10℃的原则调整温度控制目标。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还包括步骤S06:重复步骤S01

S05,直到煅后焦产品粉末比电阻数值到达设定范围。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不同的煅后焦质量指标中的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反馈设定不同的温度控制目标,有效避免了因原料种类引起火道温度变化导致产品质量波动的问题,提高了煅后焦质量合格率以及稳定性和均一性,并减少了企业对原料的采购供应商限制,起到提质降本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罐式炉火道温度目标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煅后焦产品质量数据中的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对火道温度目标控制的方法,分析连续一段时间内煅后焦样品的质量数据,通过分析化验数据调整火道温度控制目标,经过几次的分析与调整,使化验数据都达到设定范围,实现温度目标的精准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连续一段时间是指最少连续三天检测的数据,一般一台炉一天检测一个或者两个样品,根据炉子产能规模决定。
[001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01:设定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合格范围,设定火道初始温度目标。具体地,所述步骤S01中,真密度设定范围2.07~2.12g/cm3;粉末比电阻范围430~480 ,设定火道初始温度目标为1300℃。
[0014]步骤S02:对煅后焦取样进行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检测;具体地,所述步骤S02中,对连续三天的煅后焦取样进行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检测。
[0015]步骤S03:首先,判断煅后焦样品真密度是否都在设定的合格范围内,如果在设定范围内,执行步骤S04,如果超出设定范围,按照真密度超出值,升高或较低温度目标;具体地,所述步骤S03中,煅后焦样品真密度如果超出设定范围,按照真密度每超出上限值0.01g/cm3,温度目标降低10℃,每低于下限值低于0.01g/cm3,温度目标增加10℃的原则调整温度控制目标。
[0016]步骤S04:然后,判断煅后焦样品粉末比电阻是否都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有a的数据低于下限值或者高于上限值,按照关联算法b=50a
ꢀ‑
5确定火道温度控制目标调整量;其中a表示煅后焦粉末比电阻低于设定范围下限或者高于设定范围上限的数据数量占段后焦样品粉末比电阻总数据量的比例,%,b表示火道温度目标的调整量,℃;步骤S05:火道温度目标修改后,进行生产。
[0017]所述步骤还包括步骤S06:重复步骤S01

S05,直到煅后焦产品粉末比电阻数值到达设定范围。
[0018]实施例1
一种罐式炉火道温度目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01:设定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合格范围,设定火道初始温度目标。根据煅后焦质量合格标准,真密度设定范围2.07~2.12g/cm3;粉末比电阻范围430~480,设定火道初始温度目标为1300℃。
[0019]步骤S02:对连续三天的煅后焦取样进行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检测。
[0020]步骤S03:首先,判断煅后焦样品真密度是否都在设定的合格范围内,如果在设定范围内,执行步骤S04,如果超出设定范围,按照真密度超出值,升高或较低温度目标;所述步骤S03中,煅后焦样品真密度如果超出设定范围,按照真密度每超出上限值0.01g/cm3,温度目标降低10℃,每低于下限值低于0.01g/cm3,温度目标增加10℃的原则调整温度控制目标。
[0021]步骤S04:然后,判断煅后焦样品粉末比电阻是否都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有50%的数据低于下限值(430)或者高于上限值(480),按照关联算法b=50a
ꢀ‑
5确定火道温度控制目标调整量,确定火道温度控制目标调整量为20℃,其中a表示煅后焦粉末比电阻低于设定范围下限或者高于设定范围上限的数据数量占段后焦样品粉末比电阻总数据量的比例,%,b表示火道温度目标的调整量,℃。由于温度控制目标与比电阻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所以低于下限值,温度调整量为

20℃,目标调整为1280℃;高于上限值,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式炉火道温度目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01:设定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合格范围,设定火道初始温度目标;步骤S02:对煅后焦取样进行真密度和粉末比电阻检测;步骤S03:首先,判断煅后焦样品真密度是否都在设定的合格范围内,如果在设定范围内,执行步骤S04,如果超出设定范围,按照真密度超出值,升高或较低温度目标;步骤S04:然后,判断煅后焦样品粉末比电阻是否都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有a的数据低于下限值或者高于上限值,按照关联算法b=50a
ꢀ‑
5确定火道温度控制目标调整量;其中a表示煅后焦粉末比电阻低于设定范围下限或者高于设定范围上限的数据数量占段后焦样品粉末比电阻总数据量的比例,%,b表示火道温度目标的调整量,℃;步骤S05:火道温度目标修改后,进行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炉火道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善红李小坤姜凯刘朝东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