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缝封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417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形缝封堵结构,属于地面变形缝封堵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底面上设有数个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底面上还设有数个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能限制所述第二承载板在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承载板的顶面上设有第一承载板。本技术通过设置数个第一支撑板,能对第二承载板进行支撑,进而对第一承载板进行支撑,能够承载大吨位车辆,另外,第一承载板本身也有承重能力,配合第一支撑板能够具有更大的承重能力。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板,防止第二承载板在水平方向移动,使封堵结构能对变形缝有效封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面变形缝封堵,具体涉及一种变形缝封堵结构


技术介绍

1、由于建筑物建筑结构抗震变形需要,需要在建筑物的一些位置设置变形缝。参考图1,本厂的电解车间与通廊相接处的地面1上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底壁上设有第二凹槽12,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组合形成类t型的变形缝,变形缝的整体宽度为70-100mm。为防止杂物掉入变形缝中,影响变形效果,变形缝需要封堵或者覆盖。参考申请号为202122488091.6的中国专利申请,在变形缝上设置类似的封堵装置,但是,由于电解车间内频繁经过大吨位的车辆,对封堵装置碾压损坏严重,使封堵装置在水平方向移动,失去了对变形缝的封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形缝封堵结构,该封堵结构能承受大吨位车辆的碾压,有效对变形缝进行封堵。

2、本技术保护一种变形缝封堵结构,用于地面上的变形缝,所述地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组合形成所述变形缝,包括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3、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底面上设有数个第一支撑板,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接触,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底面上还设有数个第二支撑板,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端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支撑板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接触,限制所述第二承载板在水平方向移动。

4、所述第二承载板的顶面上设有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宽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值。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通过加固板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板的边缘为圆角。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板的边缘与柔性垫相连。

8、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垫为橡胶材质。

9、有益效果:

10、本技术通过设置数个第一支撑板,能对第二承载板进行支撑,进而对第一承载板进行支撑,能够承载大吨位车辆,另外,第一承载板覆盖在第一凹槽上方,第一承载板本身也有承重能力,配合第一支撑板能够具有更大的承重能力。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能卡在第二凹槽内,防止第二承载板在水平方向移动,使封堵结构能对变形缝有效封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缝封堵结构,用于地面(1)上的变形缝,所述地面(1)上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底壁上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组合形成所述变形缝,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承载板(4),所述第二承载板(4)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之间通过加固板(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3)的边缘为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3)的边缘与柔性垫(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缝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2)为橡胶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缝封堵结构,用于地面(1)上的变形缝,所述地面(1)上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底壁上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组合形成所述变形缝,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承载板(4),所述第二承载板(4)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