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瓣用支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272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心脏瓣膜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高分子瓣用支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步骤:于定型模具表面的特定孔位处安装限位针,将编织丝置于两侧限位针之间,以支架顶侧作为编织的起始点,将编织丝围绕限位针连续编织一圈,直至编织丝与编织起始点重合,经定型后对接形成完整的支架;其中,所述编织丝为形状记忆合金丝,依据高分子瓣膜设计的仿生性和最大开口面积原则,结合支架的最小应力原则得到支架的设计图纸,并基于定型模具的直径和支架的设计图纸计算用于安装限位针的特定孔位。本申请的支架和高分子瓣叶具有良好的匹配度,能够获得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减少应力集中,提高耐久性,且制作方法简易高效。且制作方法简易高效。且制作方法简易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瓣用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心脏瓣膜
,尤指一种高分子瓣用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工心脏瓣膜包括机械瓣,生物瓣和高分子瓣,其中机械瓣和生物瓣应用较为广泛,但仍有诸多缺点,比如机械瓣需终生抗凝,且在工作时噪音较大,可能在毫无征兆情况下突然卡顿,引起严重后果,生物瓣耐久性差,人体内自然发生的一些过程会使生物瓣叶逐渐钙化。而高分子瓣可以兼具机械瓣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生物瓣优越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因而备受关注。高分子瓣由高分子瓣叶,支架和缝合环构成,相关结构及工艺尚不成熟,无论设计还是加工制作都在探索阶段。高分子瓣叶和支架是决定高分子瓣是否具有优异流体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的高分子心脏瓣膜在流体力学性能、疲劳性等方面未达到理想状态,与支架设计不合理及制作技术落后有很大的关系。
[0003]高分子瓣叶与生物瓣叶在力学性能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生物瓣叶大多由牛,猪,马等动物的心包制成,瓣叶柔软有弹性,瓣叶在开闭过程中,会随血流的冲击变化而伸长收缩,但高分子瓣叶没有生物瓣叶的弹性,缝制在支架上后,其开闭状态,流体力学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设计与高分子瓣叶相匹配的支架,获得良好的开闭状态和最大的有效开口面积,使其具有优异的流体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至关重要。瓣膜支架的制作技术因材料不同,加工方法有很大差异,其所要求的高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于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来说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现有技术主要是将镍钛丝进行形状记忆的热处理,将支架形状记忆,再将经过热处理后的支架沿第一次编织的相反方向拆开,然后再将已拆开的支架镍钛丝还原成支架的第二次编织,编织工艺复杂,且同种模具只能编织一种规格及结构的支架,生产成本较高,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高分子瓣用支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简单高效,同种定型模具能够编织不同规格和结构的支架,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制作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分子瓣用支架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于定型模具表面的特定孔位处安装限位针,将编织丝置于两侧限位针之间,以支架顶侧作为编织的起始点,将编织丝围绕限位针连续编织一圈,直至编织丝与编织起始点重合,经定型后对接形成完整的支架;其中,所述编织丝为形状记忆合金丝,依据高分子瓣膜设计的仿生性和最大开口面积原则,结合支架的最小应力原则得到支架的设计图纸,并基于定型模具的直径和支架的设计图纸计算用于安装限位针的特定孔位。
[0006]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编织丝两侧的限位针间距等于编织丝的直径,以使编织丝
完全固定于两侧限位针之间。
[0007]一些技术方案中,编织起始点处的编织丝头端与编织丝末端,均呈竖直状,将编织丝头端与末端裁剪后对接,对接处无重叠。
[0008]一些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步骤:编织后在支架顶端和支架底端的限位针间隙处,分别采用铜线在定型模具的直径方向缠绕固定一圈,使得编织丝与定型模具完全贴合,以使支架尺寸制作准确。
[0009]一些技术方案中,整个支架的编织包含一根镍钛丝。
[0010]一些技术方案中,定型过程具体为:将定型模具连同编织完成的支架置入烘箱中,在500℃

550℃的定型温度下,烘干10

30min。
[0011]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型模具为圆台或圆柱模具,当为圆台模具时,所编制的支架倾角为5
°
~8
°

[0012]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定型模具的壁厚在1~5mm,表面特定孔位的深度在1~3mm,且为盲孔构造;所述盲孔间隔均匀地分布至定型模具表面或者依据支架的设计图纸于特定位置打孔制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高分子瓣用支架,与高分子瓣叶具有良好的匹配度,从而获得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减少应力集中,提高耐久性。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分子瓣用支架,所述支架的顶宽为1~3mm,支架高度在10~12mm,与之适配的瓣脚长度小于7mm,且瓣脚底宽大于4mm。
[001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申请考虑到高分子瓣叶弹性回复性不足,在支架结构设计过程中,增大了支架瓣脚底部宽度,减少瓣脚顶端至支架底端的曲率,为增大瓣叶的长宽比预留空间,弥补高分子瓣叶弹性不足的缺憾,使得高分子瓣叶在此支架的匹配下,更容易打开完全,以实现最大的开口面积,获得良好的开闭状态;2.在形态学上,支架设计尽量模仿了天然瓣膜,构型具有良好的仿生性,展现出优异的流体力学性能;3.支架设计遵循最小应力原则,即尽量减少支架的支点与瓣座的接触,以减小支架刚性,减少应力集中,提高耐久性;4.本申请支架的制作方法简单高效,同种模具能够编织不同规格及结构的支架,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制作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其标记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定型模具的编织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定型模具的孔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编织丝两端对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支架重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0-编织丝,11-连接环;20-定型模具,21-编织孔;A:支架顶宽;B:瓣脚长度;C:瓣脚底宽;D:支架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20]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21]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0022]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瓣用支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于定型模具表面的特定孔位处安装限位针,将编织丝置于两侧限位针之间,以支架顶侧作为编织的起始点,将编织丝围绕限位针连续编织一圈,直至编织丝与编织起始点重合,经定型后对接形成完整的支架;其中,所述编织丝为形状记忆合金丝,依据高分子瓣膜设计的仿生性和最大开口面积原则,结合支架的最小应力原则得到支架的设计图纸,并基于定型模具的直径和支架的设计图纸计算用于安装限位针的特定孔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丝两侧的限位针间距等于编织丝的直径,以使编织丝完全固定于两侧限位针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织起始点处的编织丝头端与编织丝末端,均呈竖直状,将编织丝头端与末端裁剪后对接,对接处无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编织后在支架顶端和支架底端的限位针间隙处,分别采用铜线在定型模具的直径方向缠绕固定一圈,使得编织丝与定型模具完全贴合,以使支架尺寸制作准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心纪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