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夹、瓣膜夹持系统及瓣膜夹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099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瓣膜夹、瓣膜夹持系统及瓣膜夹持方法,瓣膜夹包括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和驱动控制组件,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能够在驱动控制组件的控制下张开或闭合;当第二夹片张开时,第二夹片捕获瓣膜,第二驱动机构张开第一夹片,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闭合以共同完成对瓣膜的夹持。瓣膜夹持系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瓣膜夹,瓣膜夹持方法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对瓣膜进行夹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针对各种情况下不同的组织进行夹持,能够针对因瓣叶闭合不全的各种返流情况,根据瓣叶之间的距离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降低返流,工作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瓣膜夹共同使用进行夹持,确保夹持后能有效的减少血液返流。返流。返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瓣膜夹、瓣膜夹持系统及瓣膜夹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瓣膜夹、瓣膜夹持系统及瓣膜夹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二尖瓣是位于人体心脏的左心房101和左心室102之间的单向控制阀,正常情况下,二尖瓣可以控制血液从左心房101流到左心室102,同时避免血液从左心室102进入左心房101。二尖瓣包含有一对瓣叶,分别为前叶103和后叶104。前叶103和后叶104借助于腱索105固定于左心室102的乳头肌上。正常情况下,参见图1,当左心室102收缩时,前叶103和后叶104边缘能完全对合,避免血液从左心室102流到左心房101。当二尖瓣的瓣叶、瓣环、腱索或乳头肌发生器质改变或是病变时,参见图2,此时,瓣叶不能完成闭合,血液从左心室102返流至左心房101,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改变称为二尖瓣返流,此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外科干涉手术。
[0003]二尖瓣返流或三尖瓣返流患者病因常是瓣叶、瓣环、腱索108断开或乳头肌发生器质改变或是病变时引起的,其中,腱索断开的示意图如图2b所示。如图1所示,三尖瓣107是位于人体心脏的右心房106和右心室109之间的单向控制阀。三尖瓣的返流患者目前的手术方案是通过外科开胸对三尖瓣瓣膜进行修复或置换,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成本高、病人创伤程度高、并发症风险高、住院时间长,患者恢复过程痛苦,适应人群窄等缺陷。
[0004]传统外科通常采用瓣膜缘对缘缝合术等手术方式治疗二尖瓣返流。但是这类外科手术存在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成本高、病人创伤程度高、并发症风险高、住院时间长和患者恢复过程痛苦等缺陷。此外,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案也采用同样的瓣膜缘对缘修复原理,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经导管对二尖瓣瓣叶进行夹持,以降低或减少“二尖瓣返流”,具体操作为通过经导管介入方式,将瓣膜夹输送至二尖瓣位置,通过导管手柄操作使瓣膜夹上的夹持件同时抓持二尖瓣的前叶和后叶,从而达到固定瓣叶、减少二尖瓣返流的目的。该二尖瓣产品是采用一种瓣膜夹,是由一个固定基座和一对钳臂、一对上下夹片组成的。上下夹片固定在同一个固定基座上面,两个夹片可单独或同时控制其张开和闭合。正常的二尖瓣是一对完全闭合的瓣叶,当瓣叶机能下降不能完全闭合时,两片瓣叶之间会出间隙。间隙的距离是有大有小的,不可控制的。由于该瓣膜夹为一体设计,只能针对特定瓣叶间隙的瓣膜进行返流修复,对于瓣叶间隙较大的二尖瓣,该方法则会出现夹住瓣叶边缘甚至无法捕获瓣叶的情况,而当夹子只捕获到瓣叶边缘时,将存在瓣叶撕裂或瓣膜夹滑脱的风险。因此,该一体的瓣膜夹不能解决瓣叶间隙较大患者的返流问题,并且不能解决三尖瓣返流的问题。
[0005]综上,现有的治疗二尖瓣返流或三尖瓣返流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0006]一方面,外科手术过程复杂,手术难度也较高,并且手术创伤大,康复较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夹持装置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使用方法不够简便,增加了操作难度。此外,现有的夹持件均为一体成型的固定结构,整体结构不易改变,不能根据二尖瓣或三尖瓣瓣叶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因此,不适用于瓣叶间隙较大的二尖瓣返流或三尖瓣返流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瓣膜夹,其通过驱动控制组件实现对单个瓣膜的准确夹持,并通过设置锁止机构对瓣膜夹的张开或闭合进行控制,瓣膜夹的锁定和解锁稳定可靠且便于操作。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瓣膜夹持系统及瓣膜夹持方法,其一方面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的缺陷,另一方面,其瓣膜夹持系统及瓣膜夹持方法在使用时通过分体设计的瓣膜夹进行组合,从而能够针对各种情况下不同的组织进行夹持,并且能够针对因瓣叶闭合不全的返流情况,根据瓣叶之间的距离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降低返流。在手术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瓣膜夹共同使用进行夹持,确保夹持后能有效的减少返流情况。
[0008]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瓣膜夹,其包括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和驱动控制组件,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能够在所述驱动控制组件的控制下张开或闭合;
[0010]所述驱动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锁止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片张开或闭合,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片张开或闭合;
[001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杆驱动件和固定块,所述两杆驱动件包括驱动杆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片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片和第一夹片的内端部分别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套设在所述驱动杆的外部并在所述驱动杆运动时保持静止,当所述驱动杆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片相对所述固定块张开或闭合;
[0012]当所述第二夹片张开时,第二夹片捕获所述瓣膜,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张开所述第一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闭合以共同完成对所述瓣膜的夹持。
[0013]优选地,所述驱动杆包括芯轴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芯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块的外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片的中部铰接。
[0014]优选地,所述芯轴连接第一驱动线,所述芯轴在所述第一驱动线的驱动下带动连接块和支撑杆移动,从而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二夹片张开或闭合;
[0015]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线,所述第二驱动线带动所述第一夹片张开或闭合。
[0016]优选地,所述芯轴中间位置的侧壁外部设有多个用于限位的凹槽。
[0017]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移动构件和限位构件,所述移动构件能够将所述限位构件移动至所述芯轴的凹槽内,从而对所述芯轴的移动进行限位。
[0018]优选地,所述移动构件包括快插基座、快插滑块和弹簧,所述限位构件包括钢珠,所述快插基座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钢珠安装在快插基座侧壁的孔中并能够内外移动;所述快插滑块能够套设在所述快插基座上并环绕所述钢珠,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快插滑块的上方并与所述快插滑块连接,所述快插滑块能够上下滑动,当所述快插滑块位于所述快插基座的上方并压缩所述弹簧时,所述钢珠从所述快插基座的侧壁中突出,当所述快插滑块通过自身重力和所述弹簧的弹力向下移动时,所述钢珠的内置部能够弹入所述凹槽
内部,从而能够对所述芯轴的上下移动进行锁止。
[0019]优选地,所述快插滑块设有供第三驱动线穿过的过线孔,所述第三驱动线能够将所述快插滑块限位在所述快插基座的上方;
[0020]所述快插滑块的内壁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能够容纳所述钢珠的外突部,当所述快插滑块向下移动插入所述快插基座时,能够将所述弹珠压入所述芯轴的凹槽内。
[0021]优选地,所述移动构件包括第四驱动线,所述限位构件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设置在所述固定块内部,所述弹片能够在所述第四驱动线的带动下对所述芯轴的移动进行锁定。
[0022]优选地,所述弹片为横向的U型结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夹,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和驱动控制组件,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能够在所述驱动控制组件的控制下张开或闭合;所述驱动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锁止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片张开或闭合,所述锁止机构能够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片张开或闭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杆驱动件和固定块,所述两杆驱动件包括驱动杆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片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片和第一夹片的内端部分别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套设在所述驱动杆的外部并在所述驱动杆运动时保持静止,当所述驱动杆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夹片相对所述固定块张开或闭合;当所述第二夹片张开时,第二夹片捕获所述瓣膜,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张开所述第一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闭合以共同完成对所述瓣膜的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包括芯轴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芯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块的外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片的中部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连接第一驱动线,所述芯轴在所述第一驱动线的驱动下带动连接块和支撑杆移动,从而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二夹片张开或闭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线,所述第二驱动线带动所述第一夹片张开或闭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中间位置的侧壁外部设有多个用于限位的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移动构件和限位构件,所述移动构件能够将所述限位构件移动至所述芯轴的凹槽内,从而对所述芯轴的移动进行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包括快插基座、快插滑块和弹簧,所述限位构件包括钢珠,所述快插基座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钢珠安装在快插基座侧壁的孔中并能够内外移动;所述快插滑块能够套设在所述快插基座上并环绕所述钢珠,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快插滑块的上方并与所述快插滑块连接,所述快插滑块能够上下滑动,当所述快插滑块位于所述快插基座的上方并压缩所述弹簧时,所述钢珠从所述快插基座的侧壁中突出,当所述快插滑块通过自身重力和所述弹簧的弹力向下移动时,所述钢珠的内置部能够弹入所述凹槽内部,从而能够对所述芯轴的上下移动进行锁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滑块设有供第三驱动线穿过的过线孔,所述第三驱动线能够将所述快插滑块限位在所述快插基座的上方;所述快插滑块的内壁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能够容纳所述钢珠的外突部,当所述快插滑块向下移动插入所述快插基座时,能够将所述弹珠压入所述芯轴的凹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包括第四驱动线,所述限位构件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设置在所述固定块内部,所述弹片能够在所述第四驱动线的带
动下对所述芯轴的移动进行锁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瓣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为横向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上侧壁的边部位置设有供所述第四驱动线穿过的过线孔,所述U型结构的上侧壁的中间位置设有供芯轴穿过的卡槽孔,当所述卡槽孔处于倾斜位置时,能够对所述芯轴的移动进行限位,当卡槽孔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芯轴能够上下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包括弹簧、底座和第五驱动线,所述限位构件包括滑块,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上方,所述滑块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伊欣郝锋涛薛万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卡迪泰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