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66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上壳体下端外侧滑动设置有下壳体,下壳体两侧开设有活动槽,端板间隔固定安装在上壳体两侧,丝杠转动安装在间隔设置的端板中间,螺纹套螺纹连接套设在丝杠上,螺纹套与下壳体固定连接,辅助件固定安装在丝杠顶端,上壳体两侧间隔开设有滑槽,下壳体两内侧对应滑槽固定安装有滑条,滑条在滑槽内滑动,该设计使得能够根据光伏发电逆变器组件数量通过调节机构灵活调节下壳体位置,从而拓展上壳体与下壳体内部空间,避免光伏发电逆变器组件数量较多而导致的组件拥挤影响散热,同时封闭机构能根据下壳体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调节,以防护内部组件。以防护内部组件。以防护内部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

技术介绍

[0002]光伏逆变器是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其是光伏阵列系统中重要的系统平衡之一,可以配合一般交流供电的设备使用,它有配合光伏阵列的特殊功能,例如最大功率点追踪及孤岛效应保护的机能,在日常,光伏发电逆变器安装或升级过程中,由于光伏发电功率的改变,导致光伏发电逆变器内部组件数量变化,当组件数量增多时,由于内部安装空间固定导致组件安装拥挤影响散热,不利于装置使用,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组件数量增多时,由于内部安装空间固定导致组件安装拥挤影响散热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下端外侧滑动设置有下壳体,还包括:
[0006]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端板、丝杠、螺纹套、辅助件,所述下壳体两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端板间隔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壳体两侧,所述丝杠转动安装在间隔设置的所述端板中间,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套设在所述丝杠上,所述螺纹套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辅助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丝杠顶端,所述上壳体两侧间隔开设有滑槽,所述下壳体两内侧对应所述滑槽固定安装有滑条,所述滑条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0007]优选的,还包括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下箱门、上箱门,所述下箱门一侧铰接安装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下箱门内侧设置有滑架,所述上箱门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架内,所述下箱门外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0008]优选的,所述上箱门上端固定安装有磁条,所述磁条可吸附在所述上壳体上。
[0009]优选的,还包括四个缓冲机构,所述上壳体一侧间隔固定安装有承接板,其中两个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承接板上,另外两个所述缓冲机构间隔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活动架、滑杆、滑动套、弹簧、安装板,所述活动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承接板及所述下壳体上,所述滑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架内,所述滑动套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滑杆上,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滑杆上且位于所述滑动套上方,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套上。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有益效果在于:
[0012]通过设置上壳体、下壳体、调节机构、封闭机构,使得能够根据光伏发电逆变器组件数量通过调节机构灵活调节下壳体位置,从而拓展上壳体与下壳体内部空间,避免光伏
发电逆变器组件数量较多而导致的组件拥挤影响散热,同时封闭机构能根据下壳体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调节,以防护内部组件。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上壳体1、下壳体2、调节机构3、端板31、丝杠32、螺纹套33、辅助件34、封闭机构4、下箱门41、上箱门42、把手43、缓冲机构5、活动架51、滑杆52、滑动套53、弹簧54、安装板55、承接板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实施例1
[0019]参照图1

3,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包括上壳体1,上壳体1下端外侧滑动设置有下壳体2,还包括:
[0020]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包括端板31、丝杠32、螺纹套33、辅助件34,下壳体2两侧开设有活动槽,端板31间隔固定安装在上壳体1两侧,丝杠32转动安装在间隔设置的端板31中间,螺纹套33螺纹连接套设在丝杠32上,螺纹套33与下壳体2固定连接,辅助件34固定安装在丝杠32顶端,上壳体1两侧间隔开设有滑槽,下壳体2两内侧对应滑槽固定安装有滑条,滑条在滑槽内滑动,当需要调节下壳体2位置时,通过扳手等工具转动辅助件34,从而带动丝杠32转动,通过丝杠32与螺纹套33的螺纹连接配合,使得带动下壳体2上下移动,从而调节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内部空间,以适应不同数量的内部组件。
[0021]还包括封闭机构4,封闭机构4包括下箱门41、上箱门42,下箱门41一侧铰接安装在下壳体2上,下箱门41内侧设置有滑架,上箱门42滑动安装在滑架内,下箱门41外侧固定安装有把手43,上箱门42上端固定安装有磁条,磁条可吸附在上壳体1上,当下壳体2的位置调节完成后,拉动上箱门42,使上端的磁条吸附在上壳体1上,从而实现封闭。
[0022]通过设置上壳体1、下壳体2、调节机构3、封闭机构4,使得能够根据光伏发电逆变器组件数量通过调节机构3灵活调节下壳体2位置,从而拓展上壳体1与下壳体2内部空间,避免光伏发电逆变器组件数量较多而导致的组件拥挤影响散热,同时封闭机构4能根据下壳体2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调节,以防护内部组件。
[0023]实施例2
[0024]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1中使得能够根据光伏发电逆变器组件数量通过调节机构3灵活调节下壳体2位置,从而拓展上壳体1与下壳体2内部空间,避免光伏发电逆变器组件数量较多而导致的组件拥挤影响散热,同时封闭机构4能根据下壳体2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调节,以防护内部组件,然而,光伏发电逆变器内部组件较为灵敏,在地面振动时,会受到干扰,容易损坏,参照图1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四个
缓冲机构5。
[0025]上壳体1一侧间隔固定安装有承接板6,其中两个缓冲机构5设置在承接板6上,另外两个缓冲机构5间隔设置在下壳体2上。
[0026]缓冲机构5包括活动架51、滑杆52、滑动套53、弹簧54、安装板55,活动架51固定安装在承接板6及下壳体2上,滑杆52固定安装在活动架51内,滑动套53滑动地套设在滑杆52上,弹簧54套设在滑杆52上且位于滑动套53上方,安装板55固定安装在滑动套53上,安装板55上阵列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有螺栓,通过螺栓将装置安装在墙面或柱体上,当地面发生振动时,由于上壳体1、下壳体2及内部组件重力作用,使得上下活动,此时,由于弹簧54对滑动套53的弹力抵触作用,可抵消震动,进行缓冲,从而保护内部组件安全。
[0027]工作原理:当需要调节下壳体2位置时,通过扳手等工具转动辅助件34,从而带动丝杠32转动,通过丝杠32与螺纹套33的螺纹连接配合,使得带动下壳体2上下移动,从而调节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内部空间,以适应不同数量的内部组件,当下壳体2的位置调节完成后,拉动上箱门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逆变器,包括上壳体(1),所述上壳体(1)下端外侧滑动设置有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端板(31)、丝杠(32)、螺纹套(33)、辅助件(34),所述下壳体(2)两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端板(31)间隔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壳体(1)两侧,所述丝杠(32)转动安装在间隔设置的所述端板(31)中间,所述螺纹套(33)螺纹连接套设在所述丝杠(32)上,所述螺纹套(33)与所述下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辅助件(34)固定安装在所述丝杠(32)顶端,所述上壳体(1)两侧间隔开设有滑槽,所述下壳体(2)两内侧对应所述滑槽固定安装有滑条,所述滑条在所述滑槽内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机构(4),所述封闭机构(4)包括下箱门(41)、上箱门(42),所述下箱门(41)一侧铰接安装在所述下壳体(2)上,所述下箱门(41)内侧设置有滑架,所述上箱门(42)滑动安装在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