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型地膜覆材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12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营养型地膜覆材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营养型地膜覆材。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可生物降解材料与有机肥粉料复合,聚乳酸纺丝后与有机肥粉料复合成网,形成以聚乳酸包覆有机肥粉料的多层覆材,使用后不需要回收,可直接在地里降解,减少了白色垃圾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农作物中长期产量不受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地膜覆材中的有机肥粉料伴随地膜降解释放,营养物质可以更长时间被植物利用,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营养型地膜覆材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营养型地膜覆材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农业生产效益,可以增温保墒,防虫抑草,扩大作物的种植适宜区,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0003]然而,塑料地膜降解速率极其缓慢,加上地膜回收产业的发展较为落后,导致大量的塑料碎片残留在农田中,从而对土壤环境造成残膜和微塑料污染,长期反而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并且,现有地膜的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很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型地膜覆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营养型地膜覆材可降解,并且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营养型地膜覆材,包括上表层和下表层,以及包裹在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之间的有机肥层;
[0007]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包括可降解聚合物;
[0008]所述有机肥层包括可降解聚合物和有机肥粉料;
[0009]所述可降解聚合物包括聚乳酸和聚3

羟基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0]优选的,所述上表层和有机肥层的厚度比为0.1~0.5:1~10;
[0011]所述下表层和有机肥层的厚度比为0.1~0.5:1~10。
[0012]优选的,所述有机肥粉料的有效活菌的含量大于2.0亿/g,有机质的含量不小于60wt%。
[0013]优选的,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营养型底膜覆材中上表层的含量不大于20%,所述有机肥层的含量不小于60%,所述下表层的含量不大于20%。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营养型地膜覆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将可降解聚合物第一加热后第一熔喷,得到上表层和/或下表层;
[0016](2)将可降解聚合物第二加热后第二熔喷过程中和有机肥粉料混合,得到有机肥层;
[0017](3)将所述上表层、有机肥层和下表层热轧,得到营养型地膜覆材;
[0018]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步骤(1)和(2)的时间先后顺序没有要求。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和第二加热的温度独立地为150~220℃;所述第一熔喷和第二熔喷的热风温度独立地为180~250℃,通风量独立地为1000~2000m3/h,纤维束的直径独立地为5~20μm。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地膜覆材的装置,包括热轧系统A001和在所述热轧系统A001上方依次排列的第一熔喷系统B001、第二熔喷系统C001、有机肥加料系统D001和第三熔喷系统E001;
[0021]所述热轧系统A001包括传送系统A002和热轧机A003。
[0022]优选的,所述第一熔喷系统B001包括第一加热系统B002和第一熔喷头B003;
[0023]所述第二熔喷系统C001包括第二加热系统C002和第二熔喷头C003;
[0024]所述有机肥加料系统D001包括加料斗D002和分配板D003;
[0025]所述第三熔喷系统E001包括第三加热系统E002和第三熔喷头E003。
[0026]优选的,所述有机肥加料系统D001还包括喷射系统D004。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方案所述装置制备营养型地膜覆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A)将可降解聚合物第一加热后利用第一熔喷系统B001第一熔喷,得到下表层;
[0029](B)将可降解聚合物第一加热后利用第三熔喷系统E001第三熔喷,得到上表层;
[0030](C)将可降解聚合物第二加热后利用第二熔喷系统C001第二熔喷过程中利用有机肥加料系统D001和有机肥粉料混合,得到有机肥层;
[0031](D)将所述上表层、有机肥层和下表层利用热轧系统A001热轧,得到营养型地膜覆材;
[0032]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步骤(A)、(B)和(C)的时间先后顺序没有要求。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营养型地膜覆材。本专利技术将可生物降解材料与有机肥粉料复合,可降解材料纺丝后与有机肥粉料复合成网,上下表层与有机肥层的相邻处具有纤维交织穿插区域,使得上下表层的熔喷形成层能有效将有机肥粉料裹住,有效控制有机肥粉料渗出,得到以可降解材料包覆有机肥粉料的多层覆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营养型地膜覆材使用后不需要回收,可直接在地里降解,减少了白色垃圾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农作物中长期产量不受影响。本专利技术地膜覆材中的有机肥粉料伴随地膜降解释放,营养物质可以更长时间被植物利用,对植物生长增加营养,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营养型地膜覆材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通过熔喷得到上下表层,以伴随气流形成熔喷纤维网,通过热粘合作用与有机肥粉料相粘合并包覆其中,形成两侧聚乳酸熔喷纤维网层,中间层为有机肥粉料的营养型包覆材料。
[00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地膜覆材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有利于降低装置故障率,降低了装置的维护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上述方案所述装置制备营养型地膜覆材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自动化程度较高,人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地膜覆材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不含喷射系统D004);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制备地膜覆材的装置的分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备地膜覆材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含喷射系统D004)。
具体实施方式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营养型地膜覆材,包括上表层和下表层,以及包裹在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之间的有机肥层;
[0042]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包括可降解聚合物;
[0043]所述有机肥层包括可降解聚合物和有机肥粉料;
[0044]所述可降解聚合物包括聚乳酸和聚3

羟基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4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营养型地膜覆材包括上表层;所述上表层的厚度优选为0.1~0.5mm,更优选为0.2~0.4mm,进一步优选为0.3mm;当所述可降解聚合物包括聚乳酸和聚3

羟基烷酸酯时,所述聚乳酸和聚3

羟基烷酸酯的质量比优选为5~7:3~5,更优选为5~6: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营养型地膜覆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表层和下表层,以及包裹在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之间的有机肥层;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包括可降解聚合物;所述有机肥层包括可降解聚合物和有机肥粉料;所述可降解聚合物包括聚乳酸和聚3

羟基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型地膜覆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和有机肥层的厚度比为0.1~0.5:1~10;所述下表层和有机肥层的厚度比为0.1~0.5: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型地膜覆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粉料的有效活菌的含量大于2.0亿/g,有机质的含量不小于60wt%。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营养型地膜覆材,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营养型底膜覆材中上表层的含量不大于20%,所述有机肥层的含量不小于60%,所述下表层的含量不大于20%。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营养型地膜覆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可降解聚合物第一加热后第一熔喷,得到上表层和/或下表层;(2)将可降解聚合物第二加热后第二熔喷过程中和有机肥粉料混合,得到有机肥层;(3)将所述上表层、有机肥层和下表层热轧,得到营养型地膜覆材;本发明对所述步骤(1)和(2)的时间先后顺序没有要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和第二加热的温度独立地为150~220℃;所述第一熔喷和第二熔喷的热风温度独立地为180~250℃,通风量独立地为1000~2000m3/h,纤维束的直径独立地为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萌萌刘德铭宋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