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式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714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阻式触摸屏,包括承载有第一导电薄膜的第一基板,承载有第二导电薄膜的第二基板,形成于第一基板边缘的第一电极,形成于第二基板边缘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排线构成电阻式触摸屏的电阻网络,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空白电极线,所述空白电极线的输出端上设有点导电胶处,所述第二电极的输入端上设有与点导电胶处正对的导电胶接触处,所述点导电胶处填充有导电胶,一个表面填充有异方性导电胶的排线的导电端与所述空白电极线和第一电极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二电极转移到第一基板的电极网络中,解决了现有薄膜基板热压连接时的损毁变形,同时采用单面填充异方性导电胶的排线,降低排线与电极输入端连接处的厚度,改善了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阻式触摸屏
本专利技术属于触摸屏
,尤其涉及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的上、下电极导通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电阻式触摸屏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玻璃基板11,其表面内框印刷有一层导电薄膜111 (通常为ITO导电层),并使 玻璃基板11的四周边缘未被印刷ITO导电层;一电极层12,薄状的印刷方式,印刷于玻璃基板11的四周边缘(即未被印刷ITO 导电层的部分),所述电极层的材料通常为银浆,所述电极层12被分为两段,每段电极设有 一个电极输入端,分别为121和122 ;一绝缘层13,被印刷于电极层12上,并使绝缘层13 —侧边形成缺口 131,通常绝 缘层13的内边比电极层12内缩0. 3mm,外边外扩0. 3mm ;一网点层14,分布于导电薄膜111的表面上,网点层14的厚度在8um_15um之间, 以上结构形成下电极板;—薄膜基板15,与玻璃基板11相对的表面印刷有一层导电薄膜151 (通常为ITO 导电层),薄膜基板15的四周边缘未被印刷ITO导电层;一电极层16,印刷于薄膜基板15的四周边缘(即未被印刷ITO导电层的部分), 所述电极层的材料通常为银浆,所述电极层16也被分为两段,每段电极也设有一个电极输 入端,分别为161和162 ;一绝缘层17,被印刷于电极层16上,并使绝缘层17 —侧边形成缺口 171,绝缘层 17的内边比电极层16内缩0. 3mm,外边外扩0. 3mm,以上结构形成上电极板。如图2所示为用于连接触摸屏上、下电极的排线结构示意图一排线21,包含 有211、212、213和214四个导电端,所述导电端211和212设置在排线的一个表面,导电 端213和214设置在排线的另一个表面,在排线21的两个表面都填充有异方性导电胶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简禾尔 ACF)。在上述的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的结构中,上、下电极线通过排线21连接形成电阻网 络,具体地,排线21的导电端211、212分别与电极层16的电极输入端161、162对位连接, 导电端213、214分别与电极层12的电极输入端121、122对位连接。连接时,通常使用热压机贴合连接,首先排线21插入玻璃基板11和薄膜基板15 之间的电极输入端,然后对好位,最后热压机的压头压合在薄膜基板15上。在这个过程中, 压头的温度会超过160°C,超高的温度和压力势必会造成薄膜基板15的损毁变形;同时,由 于排线21的两个表面都填充有异方性导电胶,使得热压贴合处的厚度要大于触摸屏其他 部分的厚度,形成凸起,从而严重影响触摸屏的整体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阻式触摸屏,解决第二电极与排线的导电端热压贴合连接时,高温导致承载第二电极的薄膜基板损毁变形,同时采用双面填充异 方性导电胶的排线,会增加排线与第一电极连接处的厚度,使得与触摸屏其他部分相比会 过于凸起,从而严重影响触摸屏的整体外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阻式触摸屏,包括承载有第一导电薄膜的第一基板,承载有第二导电薄膜 的第二基板,形成于第一基板边缘的第一电极,形成于第二基板边缘的第二电极,第一电 极、第二电极和排线构成电阻式触摸屏的电阻网络,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空白电极 线,所述空白电极线的输出端上设有点导电胶处,所述第二电极的输入端上设有与点导电 胶处正对的导电胶接触处,所述点导电胶处填充有导电胶,一个表面填充有异方性导电胶 的排线的导电端与所述空白电极线和第一电极的输入端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空白电极线,所述空白电极线的输出端上设有 点导电胶处,所述第二电极的输入端上设有与点导电胶处正对的导电胶接触处,所述点导 电胶处填充有导电胶,从而将第二电极转移到第一基板的电极网络中,实现了空白电极线 和第二电极的导通;同时通过一个表面填充有异方性导电胶的排线的导电端与所述空白电 极线和第一电极的输入端连接,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第二电极与排线的导电端热压贴合连 接时,高温导致承载第二电极的薄膜基板损毁变形,同时采用单面填充异方性导电胶的排 线,会降低排线与第一基板中电极连接处的厚度,从而与触摸屏屏体其他部分相比不会过 于凸起,能够很好的改善触摸屏的外观不良。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阻式触摸屏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连接现有触摸屏电极的排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式触摸屏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式触摸屏第一基板的电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式触摸屏第二基板的电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和附图, 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 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考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式触摸屏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包括承载有第 一导电薄膜311的第一基板31,承载有第二导电薄膜341的第二基板34,形成于第一基板 31边缘的第一电极33,形成于第二基板34边缘的第二电极35,第一电极33、第二电极35 和排线构成电阻式触摸屏的电阻网络,其中,所述第一基板31上设有空白电极线,所述空 白电极线的输出端上设有点导电胶处331和332,所述第二电极35的输入端上设有与点导 电胶处331和332正对的导电胶接触处351和352,所述点导电胶处331和332中填充有导 电胶,一个表面填充有异方性导电胶的排线的导电端与所述空白电极线和第一电极的输入 端 333、334、335 和 336 连接。参考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式触摸屏第一基板的电极结构示意图,其中 411和412为空白电极线输出端设置的点导电胶处,413和414为空白电极线的输入端,415 和416为第一电极的输入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基板的水平方向,即 在第一基板的水平方向形成有效的电阻网络。参考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阻式触摸 屏第二基板的电极结构示意图,其中511和512为第二电极输入端设置的导电胶接触处,在 本实施例中,所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的竖直方向,即在第二基板的竖直方向形成有效 的电阻网络。其中,图4中的点导电胶处411和412分别对应于图3中的331和332,电极输入 端413、414、415和416分别对应于图3中的333、334、335和336 ;图5中的导电胶接触处 511和512分别对应于图3中的351和352。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位贴合时,所述第二 电极35输入端上的导电胶接触处351和352,刚好与第一基板上的空白电极线输出端的点 导电胶处331和332对正,即351与331对位,352和332对位。所述点导电胶处331和332 中填充有导电胶,当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位贴合后,所述第二电极35通过其输入端设置 的导电胶接触处351和352,与第一基板上的空白电极线输出端的点导电胶处331和332导 通,将第二电极的输入端转移到了第一基板上的空白电极线的输入端。当第一、第二基板的电极和排线形成电阻网络时,只需要在排线的一个表面填充 有异方性导电胶即可,即所述的排线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阻式触摸屏,包括承载有第一导电薄膜的第一基板,承载有第二导电薄膜的第二基板,形成于第一基板边缘的第一电极,形成于第二基板边缘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排线构成电阻式触摸屏的电阻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空白电极线,所述空白电极线的输出端上设有点导电胶处,所述第二电极的输入端上设有与点导电胶处正对的导电胶接触处,所述点导电胶处填充有导电胶,一个表面填充有异方性导电胶的排线的导电端与所述空白电极线和第一电极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江海宝陈学刚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