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063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7
本申请涉及药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喷雾容器和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2~2.8份盐酸阿莫罗芬,5~30份凝胶基质,10~50份透皮吸收促进剂,1~15份抑菌剂,0.1~0.5份抗氧剂,1~15份pH调节剂,50~200份保湿剂,5~30份增溶剂以及25~100份溶剂。本申请的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以盐酸阿莫罗芬作为主药成分,其与凝胶基质、透皮吸收促进剂、抑菌剂、抗氧剂、pH调节剂、保湿剂、增溶剂和溶剂构成喷雾凝胶,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并且在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能以喷雾方式定量给药,将药物喷雾覆盖在病灶部位,因此避免因手工涂抹造成病灶部位药物剂量的偏差。的偏差。的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药物
,尤其涉及一种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真菌感染包括浅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比较常见的浅表真菌感染,由皮肤癣菌如表皮癣菌、毛癣菌等引起,仅仅在皮肤、毛发和指(趾)甲等处入侵。深部真菌感染由念珠菌、霉菌等引起,它能侵犯黏膜、深部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虽然其没有浅表真菌感染发病多,但是危害性大,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现今,由于抗生素、激素、抗癌药物等的滥用,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的真菌病概率越来越高。随着医疗越来越发达,先进治疗方法的开展也容易导致真菌病,尤其是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的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皮肤真菌病非常普遍。足癣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浅部真菌病之一,由致病性真菌感染足部皮肤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感染,它在人群中患病率高达3~70%。足癣多发于趾缝、足底和足跟部位,表现为趾间浸渍、糜烂或掌跖有片状脱屑、水疱,或掌跖破损角化粗糙,常伴皲裂。且足癣病程慢,易复发。除容易传染他人外,还可以通过搔抓自身传染而发生手癣、甲真菌病、体癣、股癣等。足癣常是这些癣菌病的根源,部分足癣还可继发细菌感染或诱发癣菌疹。此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大,应该重点防治。
[0003]作为苯丙基希酰类抗真菌新药的盐酸阿莫罗芬,其活性成分是阿莫罗芬,化学名称为rac

顺式

4[3

[4

(1,1

二甲基

丙基)苯基]‑2‑
甲基丙烷]‑
2,6

二甲基

吗啉盐酸盐;分子式为C
21
H
35
NO,HCL;分子量为353.9;结构式为:
[0004][0005]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阿莫罗芬的作用主要是抑菌和杀菌,其通过损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来杀伤真菌。麦角甾醇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阿莫罗芬通过抑制

14还原酶和
△8→△
7异构酶的活性,导致次麦角类固醇不能转化成麦角固醇,造成次麦角类固醇大量蓄积,麦角类固醇大量减少,使细胞结构和形态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杀菌疗效。目前,盐酸阿莫罗芬的剂型主要有乳膏剂或搽剂,然而,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剂或搽剂在给药过程中容易出现剂量忽高忽低的现象,而且在涂抹过程中存在随意性较大,无法确保病灶部位的药物剂量差异,若剂量过小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若剂量过大则极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或者出现毒副作用,尤其是在病灶部位存在创面的情况下,极容易发生中毒现象。
[0006]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效低毒、临床使用剂量准确的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剂或搽剂在给药过程中容易出现剂量忽高忽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产生毒副作用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包括喷雾容器和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0010][0011][00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按照本申请提供的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所含的组分量取各组分原料;
[0014]将盐酸阿莫罗芬和增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0015]将抗氧剂、pH调节剂、溶剂、抑菌剂、保湿剂和凝胶基质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0016]将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和透皮吸收促进剂进行均质处理,然后分装到喷雾容器中,得到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所含的盐酸阿莫罗芬作为主药成分,其与凝胶基质、透皮吸收促进剂、抑菌剂、pH调节剂、抗氧剂、保湿剂、增溶剂和溶剂等辅料与可调按压式定量喷雾容器共同构成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具体地,通过10~50份的凝胶基质可使主药均匀分布其中,可将药物凝胶组合物以喷雾方式均匀地覆盖并附着在病灶部位;通过10~50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促进更多剂量的盐酸阿莫罗芬透过皮肤角质层进入表皮和真皮部位发挥杀灭真菌的治疗作用;通过1~15份的抑菌剂可以防止其他病菌侵入导致病灶部位被感染;通过1~15份的pH调节剂,可以调整产品PH值至5.5

7.0,可以防止过酸过碱对病灶部位产生刺激,甚至于造成损伤,同时为增大溶解度提供适宜的酸碱度环境,还可起到抗氧剂作用;通过0.1~1.0份的抗氧剂可以防止药物氧化变质失去疗效或者转变为其他产物带来健康危害;通过的50~200份保湿剂可使凝胶基质保湿,保持皮肤角质层和表皮软化疏松状态,促使药物透过皮肤角质层发挥治疗作用;通过5~30份的增溶剂可以增加盐酸阿莫罗芬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进一步促进盐酸阿莫
罗芬均匀分布在凝胶基质中,可以通过按压式定量喷雾容器确保将容器内的凝胶液体以每次0.2ml定量喷至病灶部位,使药物以准确的治疗剂量透过皮肤角质层,进入表皮和真皮层发挥治疗作用,因此在本申请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能以喷雾方式给药,定量地将药物凝胶组合物喷雾均匀覆盖在病灶部位,而非手工方式涂抹,因此可以避免因手工涂抹造成病灶部位药物剂量的差异,避免剂量过低无法达到治疗效果,或者剂量过高导致增加不良反应的概率、发生耐药性进而产生耐药菌株或产生毒副作用。同时,持续使角质层处于软化疏松状态,并且使高度均匀溶解分散于凝胶基质中的药物活性成分盐酸阿莫罗芬持续附着在皮肤表面上,同时避免被氧化和干结,并通过软化疏松的角质层,进入表皮和真皮层发挥杀灭真菌,进而达到治疗皮肤真菌感染的用药目的。
[0019]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盐酸阿莫罗芬和增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然后将抗氧剂、溶剂、抑菌剂、保湿剂和凝胶基质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最后将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和透皮吸收促进剂进行均质处理,最后将均质处理得到的凝胶溶液分装入按压式定量喷雾容器,即可得到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因此,该制备方法的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002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5提供的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的体外渗透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包括喷雾容器和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基质选自羧甲基淀粉钠、角叉菜胶、阿拉伯胶、西黄蓍胶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选自四氢呋喃聚乙二醇醚;和/或所述抑菌剂选自苄索氯铵、苯扎氯铵、西曲溴铵、苯甲酸苄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抗氧剂选自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维生素C、没食子酸丙酯、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保湿剂选自环甲基硅酮、海藻糖、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增溶剂选自月桂酰聚氧乙烯(6)甘油酯、西黄蓍胶、油酸钾、吐温21、吐温65、吐温85、麦泽45、麦泽49、麦泽51、麦泽52、聚氧乙烯400、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400单硬桂酸酯、
聚氧乙烯400单油酸酯、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衍生物、海藻酸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溶剂选自水、乙醇、丙酮、异丙醇和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选自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盐酸阿莫罗芬喷雾凝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悦琴孙盛华王秀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纯正堂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