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063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储能集装箱,在所述储能集装箱内部设置多个电池包,每个电池包均包括电池箱、控制单元、消防单元、采集单元、温控单元以及位于电池箱内部的多个并排排列的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均包括多个排成一列且两端通过端板固定的电芯,端板包括上部的输出极支架以及与输出极支架卡接位于输出极支架下部的固定件,在输出极支架上连接有多个输出极连接片,在端板上与输出极连接片同侧分别设有消防支架和熔断器支架,消防单元包括多级消防预警模块,控制单元根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消防参数数据,分别启动多级消防预警模块进行预警或消防。本发明专利技术布局合理紧凑,安装维护方便且具有多级预警消防功能。多级预警消防功能。多级预警消防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化学储能可以将能量存储在电池中,既可以存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可用来存储电能,可长期存储大量能源,满足长期能源需求,此外,电化学储能可以实现低污染、高节能,可以改善和降低发电环境的污染,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电池模组是储能系统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多组电池模组形成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电池模组内单体电芯的监测、评估、保护以及均衡等;能量管理系统负责数据采集、网络监控和能量调度等。
[0003]现有技术中,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1、电池包内部的熔断器、消防装置和线束分散安装在电池模组周围,存在结构布局不合理,安装维护不便的问题,且未有专门用于安装输出极连接片的结构,输出极连接片为铜铝电极片,易变形,易造成电线安全问题,线束组在电池模组上时,线束组易与电芯接触,易造成短路,进而发热导致起火;2、电池包内环境较复杂,针对不同的异常情况,需要进行不同级别的预警以及采取不同的消防措施,来尽量消除一些安全隐患或避免发生更大的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结构布局合理紧凑,安装维护方便且具有多级预警消防功能的储能系统。
[0005]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储能集装箱,在所述储能集装箱内部设置多个电池包,每个电池包均包括电池箱、控制单元、消防单元、采集单元、温控单元以及位于电池箱内部的多个并排排列的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均包括多个排成一列且两端通过端板固定的电芯,在每个电池模组的上部均设有CCS组件,所述端板包括上部的输出极支架以及与输出极支架卡接位于输出极支架下部的固定件,在输出极支架上连接有多个输出极连接片,在所述端板上与输出极连接片同侧分别设有消防支架和熔断器支架,所述消防单元包括多级消防预警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消防参数数据,分别启动多级消防预警模块进行预警或消防。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输出极支架能够为电池模组的输出极连接片提供支撑,并为输出极连接片提供绝缘防护,确保电池模组在放电时电线安全;多个输出极连接片、消防支架和熔断器支架在同一侧,能够使得除电芯模组之外的其他部件都在同侧,而电芯模组位于端板的两端面与电池箱侧壁之间无其他部件,电池包整体结构更紧凑,布局更合理,线束整体收纳降低安全隐患,安装维护方便;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单元根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消防参数数据,可分别启动多级消防预警模块进行预警或消防,达到更好的消防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固定件设有贯穿固定件两端面的第一通槽,所
述固定件外侧面和内侧面都设有与通槽连通的第一U型槽,所述固定件外侧面和内侧面都对称设有与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一卡槽,所述输出极支架对称设有可卡入第一卡槽的弹片和放置在第一U型槽底部的支撑部。
[0008]弹片和第一卡槽共同作用,能够便于将输出极支架安装在固定件上和从固定件上拆卸,便于更换输出极支架,第一U型槽和支撑部共同作用能够便于将弹片从第一卡槽中取出和卡入,支撑部能够确保输出极支架稳定放在固定件上,第一通槽的设计,增加散热面积,从而在各个电芯内部温度较高时,能够实现快速散热。
[0009]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电池箱包括环形侧板、底板和上盖,所述环形侧板、底板和上盖围合形成可容纳电池模组的第一容腔,所述环形侧板中一对相对的侧板都包括有固定部和加固部,所述固定部与加固部平行且有间隙,所述加固部外侧面设有多个吊钩可穿过的吊装孔。
[0010]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固定部和加固部之间有间隙,既能够提高电池箱的承重性能,又能够增加电池箱的隔热效果,延缓外界的温度对电池箱内部的影响,又能够隔离电池箱内部器件运行导致的噪音,还能够在电池箱内部发生异常情况的时候,增强电池箱防爆能力,吊装孔能够便于抓取电池箱,固定部和加固部有间隙,使得吊钩能够穿过吊装孔中并位于固定部和加固部之间,便于吊钩稳定抓取电池箱,也使得电池箱在确保电池模组在封闭空间的同时还能够被轻易抓取。
[0011]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底板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外形为U型,所述第一横梁包括有竖直部和与竖直部连接的横直部,所述竖直部的端面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横直部上,所述第二横梁设有多个U型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连接部形成多个第二容腔,所述第二横梁与固定件连接的面设有多个可伸入第二容腔中的凸块。
[0012]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位于电池模组的两端,既能够对电池模组提供定位功能,方便快速将电池模组粘接在底板上,又能够对电池模组进行再次限位加固,进一步防止电池模组晃动,U型能够便于第一横梁快速散热,还能够使得第一横梁和底板焊接的焊点被容纳在两个竖直部内侧面之间,进而防止焊点刮伤电池模组外表面;第三通槽能够容纳第二横梁与底板焊接时产生的焊点,能够避免焊点刮碰到电池模组,对电池模组外表面产生损伤,进而影响电池模组正常工作,凸块能够为固定件提供定位功能,便于固定件快速与第二横梁连接,第二容腔既能够降低端板的重量,容纳凸块,还能够便于固定件快速散热。
[0013]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底板内侧面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二侧板外侧面平行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之间设有与底板内侧面贴合的隔热层,所述第三横梁外侧面与隔热层外侧面平行并高于隔热层外侧面。
[0014]有益效果在于:第三横梁能够防止隔热层与其他物体直接接触,影响隔热效果,多个第三横梁共同作用,还能够对底板提供支撑,底板为液冷板,还能够防止底板直接与其他物体直接接触,传递温度,影响液冷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CCS组件包括多个汇流排和与汇流排连接的电路板,所述汇流排内侧面连接有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中间设有多个可露出防爆阀的第一防爆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以及与第一防爆孔连通的第二
防爆孔,所述汇流排外侧面连接有与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电路板外侧面贴合的第二绝缘膜,所述第二绝缘膜设有多个与第一防爆孔贯通的第三防爆孔,所述第二绝缘膜外侧面连接有一端面与电池箱的上盖内侧面贴合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设有多个与第一防爆孔连通的第三通槽,所述通槽侧壁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连接有与缓冲板外侧面贴合的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外侧面位于缓冲板外侧面的上方。
[0016]有益效果在于:缓冲板能够防止外力直接压迫电路板,同时还能够确保电路板和汇流板不直接与电池箱的上盖接触,缓冲板和第一缓冲件共同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强缓冲板的缓冲性能,加强对电路板和汇流排的保护,第一缓冲件能够确保缓冲板与电池箱上盖紧密贴合,减少缓冲板与电池箱上盖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有效增强缓冲板对电路板和汇流排的保护;第一层绝缘膜和第二层绝缘膜共同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汇流排和电路板在安装和运输过程中错位,还能够进一步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储能集装箱,在所述储能集装箱内部设置多个电池包,每个电池包均包括电池箱、控制单元、消防单元、采集单元、温控单元以及位于电池箱内部的多个并排排列的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均包括多个排成一列且两端通过端板固定的电芯,在每个电池模组的上部均设有CCS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上部的输出极支架以及与输出极支架卡接位于输出极支架下部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有贯穿固定件两端面的第一通槽,在输出极支架上连接有多个输出极连接片,在所述端板上与输出极连接片同侧分别设有消防支架和熔断器支架,所述消防单元包括多级消防预警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消防参数数据,分别启动多级消防预警模块进行预警或消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外侧面和内侧面都设有与通槽连通的第一U型槽,所述固定件外侧面和内侧面都对称设有与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一卡槽,所述输出极支架对称设有可卡入第一卡槽的弹片和放置在第一U型槽底部的支撑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包括环形侧板、底板和上盖,所述环形侧板、底板和上盖围合形成可容纳电池模组的第一容腔,所述环形侧板中一对相对的侧板都包括有固定部和加固部,所述固定部与加固部平行且有间隙,所述加固部外侧面设有多个吊钩可穿过的吊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外形为U型,所述第一横梁包括有竖直部和与竖直部连接的横直部,所述竖直部的端面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横直部上,所述第二横梁设有多个U型的第三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连接部形成多个第二容腔,所述第二横梁与固定件连接的面设有多个可伸入第二容腔中的凸块。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内侧面间隔设有多个与第二侧板外侧面平行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之间设有与底板内侧面贴合的隔热层,所述第三横梁外侧面与隔热层外侧面平行并高于隔热层外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强李德胜冯守旺李明尧梅若愚
申请(专利权)人:清安储能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