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87038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4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汽车的ADAS系统判断所述汽车是否会发生碰撞,以获得碰撞判断结果;获取所述汽车的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根据所述碰撞判断结果、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所述当前倾斜角度,判断是否调节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以此方式,可在汽车即将发生碰撞时能够及时调整汽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以尽可能确保乘员的人身安全,降低碰撞过程中汽车乘员的安全风险。降低碰撞过程中汽车乘员的安全风险。降低碰撞过程中汽车乘员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汽车座椅靠背调节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座椅靠背在碰撞过程中没有任何响应,部分碰撞情况下,可能会影响乘员的安全,给汽车内的乘员造成安全伤害,具体如下:
[0003]1、一般的汽车座椅靠背向后调节的范围都非常大,甚至有的汽车座椅可以调节到水平状态,而当乘客将座椅靠背角度调节非常大时,如果此时遭受到正面、侧面、追尾等碰撞,安全带、气囊、座椅形成的约束系统将无法保护乘客的安全,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加重乘客受到的伤害。
[0004]2、当汽车钻入货车时,由于货车的主要结构偏高,车内生存空间十分有限,如碰撞过程中靠背处于正常状态,常常会使得追尾的后车内人员卡在座椅靠背和货车货箱之间,乘员无足够的生存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0006]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汽车的ADAS系统判断所述汽车是否会发生碰撞,以获得碰撞判断结果;
[0007]获取所述汽车的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
[0008]根据所述碰撞判断结果、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所述当前倾斜角度,判断是否调节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
[0009]在汽车驾驶过程中,通过获得汽车的碰撞判断结果,然后结合汽车的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汽车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可利用这三项信息,自动而准确地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汽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从而在汽车即将发生碰撞时能够及时调整汽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以尽可能确保乘员的人身安全,降低碰撞过程中汽车乘员的安全风险。
[0010]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通过所述汽车的ADAS系统判断所述汽车是否会发生碰撞,以获得碰撞判断结果,包括:
[0011]通过所述汽车的ADAS系统判断所述汽车与前车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
[0012]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获得所述碰撞判断结果;
[0013]所述碰撞判断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0014]所述汽车是否会发生碰撞、所述汽车发生碰撞的时间、所述汽车的碰撞方式以及所述汽车发生碰撞的剧烈程度。
[0015]通过ADAS系统判断两车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可自动获得碰撞判断结果,以在需要汽车调整汽车座椅靠背时能够及时调整汽车靠背的角度。
[0016]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获取所述汽车的当前乘坐情况,包括:
[0017]通过所述汽车的座椅重力传感器和/或所述汽车的安全带锁扣情况,判断所述汽车的当前乘坐情况;
[0018]获取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包括:
[0019]通过所述汽车的靠背位置传感器获取所述当前倾斜角度。
[0020]本公开结合所述汽车的座椅重力传感器和所述汽车的安全带锁扣情况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方式,可提高汽车的当前乘坐情况的判断结果的灵活性。
[0021]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碰撞判断结果、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所述当前倾斜角度,判断是否调节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包括:
[0022]若所述碰撞判断结果为所述汽车将在预设时长内发生碰撞、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为所述汽车的副驾驶座椅上有乘员且所述副驾驶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大于预设倾斜角度,则所述汽车的气囊控制器发出点火信号,使所述汽车的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以将所述副驾驶座椅靠背向前推动至第一最佳倾斜角度。
[0023]若碰撞判断结果为所述汽车将在预设时长内发生碰撞、当前乘坐情况为所述汽车的副驾驶座椅上有乘员且所述副驾驶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大于预设倾斜角度,则说明副驾驶座椅靠背处在平躺或大角度位置,而副驾驶座椅靠背角度太大又会使得汽车发生碰撞时副驾驶座椅上的乘员的安全受到很大威胁,因而,汽车的气囊控制器可发出点火信号,以使得汽车的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从而将所述副驾驶座椅靠背向前推动至第一最佳倾斜角度,以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解决碰撞过程中座椅靠背大角度或者平躺状态下乘员无法受到气囊、安全带的保护的问题。
[0024]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碰撞判断结果、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所述当前倾斜角度,判断是否调节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包括:
[0025]若所述碰撞判断结果为所述汽车将在预设时长内发生碰撞、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为所述汽车的副驾驶座椅上无乘员但所述副驾驶座椅后方有乘员且所述副驾驶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大于预设倾斜角度,则所述汽车的气囊控制器发出点火信号,使所述汽车的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以将所述副驾驶座椅靠背向前推动至第二最佳倾斜角度。
[0026]若碰撞判断结果为所述汽车将在预设时长内发生碰撞、当前乘坐情况为所述汽车的副驾驶座椅上无乘员但所述副驾驶座椅后方有乘员且所述副驾驶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大于预设倾斜角度,则说明副驾驶座椅靠背处在平躺或大角度位置,而副驾驶座椅靠背角度太大又会减少后排乘客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的生存空间,因而,汽车的气囊控制器可发出点火信号,以使得汽车的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从而将所述副驾驶座椅靠背向前推动至第二最佳倾斜角度,从而增大副驾驶后面乘客的生存空间,保护后排乘客的安全,以解决碰撞过程中前排座椅靠背大角度或者平躺状态下后排乘员生存空间不足的问题。
[0027]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碰撞判断结果、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所述当前倾斜角度,判断是否调节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包括:
[0028]若所述碰撞判断结果为所述汽车将在预设时长内发生追尾碰撞、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为所述汽车的前排有乘员、后排无乘员且所述前排有乘员的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不
大于预设倾斜角度,则所述汽车的气囊控制器发出点火信号,使所述汽车的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以将所述前排有乘员的座椅靠背向后推动至第三最佳倾斜角度。
[0029]若碰撞判断结果为所述汽车将在预设时长内发生追尾碰撞、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为所述汽车的前排有乘员、后排无乘员且所述前排有乘员的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不大于预设倾斜角度,则说明前排座椅的倾斜角度处于通常情况下的正常范围内,但是汽车又即将追尾如即将发生严重钻入货车事故,前排乘客可能因为生存空间过小而被前车卡住头部等部位,因而,汽车的气囊控制器可发出点火信号,以使得汽车的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从而将所述副驾驶座椅靠背向后推动至第三最佳倾斜角度,以增大前排乘客在追尾时的生存空间,保护前排乘客的安全,解决追尾情况下,前排驾驶员、乘员生存空间不足的问题。
[0030]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1]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所述汽车的ADAS系统判断所述汽车是否会发生碰撞,以获得碰撞判断结果;获取所述汽车的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根据所述碰撞判断结果、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所述当前倾斜角度,判断是否调节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汽车的ADAS系统判断所述汽车是否会发生碰撞,以获得碰撞判断结果,包括:通过所述汽车的ADAS系统判断所述汽车与前车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获得所述碰撞判断结果;所述碰撞判断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汽车是否会发生碰撞、所述汽车发生碰撞的时间、所述汽车的碰撞方式以及所述汽车发生碰撞的剧烈程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汽车的当前乘坐情况,包括:通过所述汽车的座椅重力传感器和/或所述汽车的安全带锁扣情况,判断所述汽车的当前乘坐情况;获取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包括:通过所述汽车的靠背位置传感器获取所述当前倾斜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碰撞判断结果、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所述当前倾斜角度,判断是否调节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包括:若所述碰撞判断结果为所述汽车将在预设时长内发生碰撞、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为所述汽车的副驾驶座椅上有乘员且所述副驾驶座椅靠背的当前倾斜角度大于预设倾斜角度,则所述汽车的气囊控制器发出点火信号,使所述汽车的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以将所述副驾驶座椅靠背向前推动至第一最佳倾斜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碰撞判断结果、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以及所述当前倾斜角度,判断是否调节所述汽车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包括:若所述碰撞判断结果为所述汽车将在预设时长内发生碰撞、所述当前乘坐情况为所述汽车的副驾驶座椅上无乘员但所述副驾驶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尹安
申请(专利权)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