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24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工作台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从动齿轮,通过设置竖板、第二电动气缸和夹板共同构建了夹持机构,能够对承载板顶部的工件进行固定夹持,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气缸、连接板、旋转电机和加工刀头共同构建了加工机构,能够对承载板顶部的工件进行加工,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立柱,能够带动转盘和承载板旋转,使两个承载板互换位置,进而能够对待加工工件的位置进行调换,降低拿取工件所浪费的时间,影响加工效率。影响加工效率。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机械切削加工,一般都是通过机床上高速旋转的砂轮、磨轮等刀具对旋转的工件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将工件固定在机床上的工件载台上,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工件载台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运动,使工件运动至机床的加工刀具处,然后通过机床上的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但是,现有的用于工件加工的载台只能进行单个工件的加工,在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将工件取下,然后再将另一个工件装载,加工效率较低,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具备能够对多个工件进行交错加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工件加工的载台只能进行单个工件的加工,在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将工件取下,然后再将另一个工件装载,加工效率较低,需要对其进行改进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工作台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工作台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外表面与从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立柱的顶部贯穿工作台且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r/>[0005]优选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气缸,所述第一电动气缸与L型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加工刀头。
[0006]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竖板与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气缸,所述第二电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夹板。
[0007]优选的,所述夹板远离第二电动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夹板的形状为弧形。
[0008]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
[0009]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正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检修板,且检修板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使用时,将需要加工的工件分别放入两个承载板的顶部,启动第二电动气缸的控制开关,第二电动气缸带动夹板向中间移动,对两个工件进行固定,然后启动第一电动气缸和旋转电机的控制开关,使加工刀头旋转,同时向下移动,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好一个工件后,启动伺服电机的控制开关,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立柱旋转,立柱带动转盘和承载板旋转,使两个承载板互换位置,然后继续对工件进行加工,同时将右侧加工好的工件取下,再次放入工件胚料,如此反复操作则能够避免拿取工件浪费时间,影响加工效率,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能够对多个工件进行交错加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工件加工的载台只能进行单个工件的加工,在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将工件取下,然后再将另一个工件装载,加工效率较低,需要对其进行改进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结构的立体图。
[0016]图中:1、工作台;2、L型支撑板;3、加工机构;31、第一电动气缸;32、连接板;33、旋转电机;34、加工刀头;4、立柱;5、从动齿轮;6、伺服电机;7、主动齿轮;8、转盘;9、承载板;10、夹持机构;101、竖板;102、第二电动气缸;103、夹板;11、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

4,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2,L型支撑板2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3,工作台1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4,立柱4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从动齿轮5,工作台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的外表面与从动齿轮5的外表面啮合,立柱4的顶部贯穿工作台1且固定连接有转盘8,转盘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9,承载板9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10,通过设置竖板101、第二电动气缸102和夹板103共同构建了夹持机构10,能够对承载板9顶部的工件进行固定夹持,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气缸31、连接板32、旋转电机33和加工刀头34共同构建了加工机构3,能够对承载板9顶部的工件进行加工,通过设置伺服电机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5和立柱4,能够带动转盘8和承载板9旋转,使两个承载板9互换位置,进而能够对待加工工件的位置进行调换,降低拿取工件所浪费的时间,影响加工效率,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能够对多个工件进行交错加工的优点。
[0020]具体的,加工机构3包括第一电动气缸31,第一电动气缸31与L型支撑板2的顶部固
定连接,第一电动气缸3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33,旋转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加工刀头34。
[0021]具体的,夹持机构10包括竖板101,竖板101的数量为四个,竖板101与承载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竖板10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气缸102,第二电动气缸10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夹板103。
[0022]具体的,夹板103远离第二电动气缸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1,夹板103的形状为弧形,通过设置橡胶垫11,能够在固定工件时对其表面进行防护。
[0023]具体的,工作台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通过设置电池箱和蓄电池,能够对第一电动气缸31、旋转电机33、第二电动气缸102和伺服电机6进行供电。
[0024]具体的,工作台1的正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检修板,且检修板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通过设置检修板,能够方便对工作台1的内部进行检修,通过设置控制开关,能够对第一电动气缸31、旋转电机33、第二电动气缸102和伺服电机6进行控制。
[0025]本实施例的原理为:
[0026]使用时,将需要加工的工件分别放入两个承载板9的顶部,启动第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2),所述L型支撑板(2)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3),所述工作台(1)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4),所述立柱(4)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从动齿轮(5),所述工作台(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7)的外表面与从动齿轮(5)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立柱(4)的顶部贯穿工作台(1)且固定连接有转盘(8),所述转盘(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9),所述承载板(9)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10),所述加工机构(3)包括第一电动气缸(31),所述第一电动气缸(31)与L型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气缸(3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3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全
申请(专利权)人:钛德福数控机床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