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983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m+2)条闸极信号线,用来传送(m+2)个闸极信号,其中m为一正整数;n条数据信号线,用来传送n个数据信号,其中n为一正整数;以及一像素数组,包括m*n个像素,所述m*n个像素中的一第(i,j)个像素,包含:一主像素,一次像素,一电阻,以及一第三开关组件,其中i以及j均为正整数。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液晶显示器的面板上只需要上下各增加一条闸极信号线便可完成八区域的进阶改良式多区域垂直配向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八区域(8-domain)的进阶改良式多区域垂直配向(Advanced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AMVA)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以及其显示方法,尤指一种利用2个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为主像素(main pixd)及次像素(sub-pixel),再加上一开关组件来控制所述主^f象素以及次1象素的充电时间的液晶显示器以及其显示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八区域的进阶改良式多区域垂直配向的液晶显示器面板,将一个像素切为两个像素(一个主像素、 一个次像素),利用两像素的驱动电压不同(液晶倾斜角度不同),组成不同的光学特性,来实现广视角的技术。其主像素以及次像素有几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一种是利用电容来实施的CC(capacitor/capacitor)型,一种是利用薄膜晶体管来实施的TT(transistor/transistor)型,还有一种是利用改变主像素及次^象素的共同电压Vcom的Com Swing型。CC型利用电容耦合的方式,调整耦合于主像素以及次像素之间的电容和液晶电容的比值,使主像素与次像素的驱动电压不同;TT型利用不同的闸极信号线或数据信号线提供主像素与次像素不同的驱动电压;而Com Swing型通过调整主像素以及次像素的储存电容的Vcom端的电压来使得主像素与次像素的电压不同。其中CC型的缺点为一旦耦合于主像素以及次像素之间的电容值决定以后,主像素与次像素的驱动电压便决定,因此便失去调整上的自由度,且因为主像素以及次像素之间通过电容相连接,使得主像素以及次像素有了关连性,而非互相独立,因此会造成黄红带的现象。而Com Swing型也是, 一旦主像素以及次像素的储存电容的Vcom端的电压决定以后,0 255阶的主像素与次像素的关系便无法再改变,无法自由的调整;且同样地,主像素以及次像素亦互相有关联,而非互相独立,亦会造成面板黄红带的现象。只有TT型利用不同的数据信号线直接提供不同的驱动电压给主像素与次像素,或利用不同的闸极信号线调整主像素与次像素的充电时间,可以自由地调整主像素与次像素的驱动电压,且主Y象素以及次像素互相独立,没有黄红带的问题,因此改善色偏的效果最佳。传统进阶改良式多区域垂直配向的TT型的作法有两种2G1D (—个像素具有两条闸极信号线和一条数据信号线)或1G2D (—个像素具有一条闸极信号线和两条数据信号线)。请参看图1以及图2。图1为TT型的2G1D的像素结构示意图,而图2为TT型的1G2D的像素结构示意图。图1中LCD面板中的第(p,q)个像素100被切为两个像素, 一个主像素Al和一个次像素B1。主像素Al包含一开关组件al,其汲极电连接于一储存电容Csm以及一液晶电容Clm。次像素Bl包含一开关组件bl,其汲极电连接于一储存电容Css以及一液晶电容Cls。图1中有两条闸极信号线, 一条是主像素Al的闸极信号线Gpm电连接于开关组件al的闸极, 一条是次像素Bl的闸极信号线Gps电连接于开关组件bl的闸极。有一条为主像素Al以及次像素B1所共享的数据信号线Dq,电连接于开关组件al以及开关组件bl的源极。还有一条为主像素Al以及次像素Bl所共享的储存电容线Cs线,电连接于主^f象素Al以及次像素Bl的储存电容Csm和Css的另一端。同样地,图2中LCD面板中的第(p,q)个像素200亦被切为一个主像素A2和一个次像素B2。主像素A2包含一开关组件a2,次像素B2包含一开关组件b2。开关组件a2和开关组件b2的汲极同样分别电连接于一储存电容Csm、 Css以及一液晶电容Clm、 Cls。图2中的两条数据信号线Dqm、 Dqs, 一条是主像素A2的数据信号线Dqm电连接于开关组件a2的源极, 一条是次像素B2的数据信号线Dqs电连接于开关组件b2的源极。有一条为主像素A2以及次像素B2所共享的闸极信号线Gp,电连接于开关组件a2以及开关组件b2的闸极。由图1以及图2中可看出,不论是2G1D或1G2D的连接方法,LCD面板上的接线数目都比原来多了一倍。2G1D的作法上闸极信号线多了两倍,驱动IC的接脚数目需随之增加为两倍,且扫描线亦变成两倍,每个像素扫描时间变为一半,会产生像素数据充电时间不够的问题。2D1G的作法上数据信号线多了两倍,驱动IC的接脚数目亦需随之增加为两倍,造成面板的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造成面板的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含(m+2)条闸极信号线,n条数据信号线,以及一像素数组;所述(m+2)条闸极信号线用来传送(m+2)个闸极信号,其中m为一正整数;所述n条数据信号线用来传送n个数据信号,其中n为一正整数;所述像素数组,包括mt个像素,所述n^n个像素中的一第(i,j)个像素包含 一主像素, 一次像素, 一电阻,以及一第三开关组件;所述主像素包含一第一开关组件, 一主像素储存电容,以及一主像素液晶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间极电连接于一第i条间极信号线,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源极电连接于一第j条数据信号线;所述主像素储存电容的一第 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 一开关组件的汲极;所述主像素液晶电容的一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汲极;所述次像素包含一第二开关组件, 一次像素储存电容,以及一次像素液晶电容;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j条数据信号线;所述次像素储存电容的一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汲极;所述次像素液晶电容的一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汲极; 所述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闸极与所述第i条闸极信号线之间; 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闸极电连接于一第(i+l)条闸极信号线,所述第三开关 组件的源极电连接于一第(i-l)条闸极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汲极电 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闸极;其中i以及j均为正整数。本专利技术的的另一目的在于^是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下述步骤当传输数据至一第(i-l,j)像素的主像素时,同时对一第(i,j)像素的次像素及 主像素进行预充电,其中i为一大于1的正整数,j为一正整数;当完成传输数据至所述第(i-l,j)像素的主像素后,传输数据至所述第(i,jyf象 素的次像素并对主像素进行预充电;及当完成传输数据至所述第(i,j)像素的次像 素后,关闭传输数据至所述第(i,j)像素的次像素的路径,以使传输至所述第(i,j) 像素的数据仅持续传输至所述第(i j)像素的主像素。在本专利技术中,针对上述传统进阶改良式多区域垂直配向的TT型的液晶显 示器的像素的缺点,提出了一像素结构,利用一开关组件控制主像素以及次像 素的充电时间,再加上预充电的技术,只需要在液晶显示器面板的顶端和底部 各加上一条闸极信号线,便可将此进阶改良式多区域垂直配向的方法实施于液 晶显示器面板,而不会增加面板上过多的扫描线以及数据线,造成像素的扫描 时间减半,像素数据充电时间不够的问题,或驱动IC的接脚数目增加的问题。附图说明 、图1为TT型的2G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包含: (m+2)条闸极信号线,用来传送(m+2)个闸极信号,其中m为一正整数; n条数据信号线,用来传送n个数据信号,其中n为一正整数;以及 一像素数组,包括m*n个像素,所述m *n个像素中的一第(i,j)个像素,包含: 一主像素,包含: 一第一开关组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闸极电连接于一第i条闸极信号线,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源极电连接于一第j条数据信号线; 一主像素储存电容,所述主像素储存电容的一第 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汲极;以及 一主像素液晶电容,所述主像素液晶电容的一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汲极; 一次像素,包含: 一第二开关组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j条数据信号线; 一次像 素储存电容,所述次像素储存电容的一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汲极;以及 一次像素液晶电容,所述次像素液晶电容的一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汲极; 一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闸极与所述第i条闸极信号线之间;以及  一第三开关组件,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闸极电连接于一第(i+1)条闸极信号线,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源极电连接于一第(i-1)条闸极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汲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闸极; 其中i以及j均为正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东鑫廖木山黄天勇方嘉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