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97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包括腔体,所述腔体顶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流动装置,所述流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两侧的壁中开设有进气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抽吸装置,当设备使用时,支架外部的电机通过带动驱动轴旋转,旋转的驱动轴带动大轮和涡轮转动,机体内部的气压降低,气压差迫使伸缩杆缩回驱动轴的内部,盖板向上移动,其下表面与底座的内表面分离,底座内部的混合气体进入机体的内部,抽吸装置通过单个驱动设备,带动整个设备运行,节能环保,成本较低。本较低。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在使用时,需要用到微波场的腔,微波场的腔,两侧面必须既要关闭微波场也要能通风,采用铝质金属的蜂窝状光触媒网板,腔内安装有二排无极的专用UVC灯管,在两排灯管之间安装有陶瓷的光触媒网板,加强羟基氧化基的产生。腔外安装有辐射微波能量的微波头及提供电能的开关电源。当电源接通模块工作时,腔内同时产生微波电磁场、UVC射线、羟基氧化基和电子空穴对。有机废气分子进入模块的腔内将同时受到微波场、UVC射线和羟基氧化基的三重催化氧化作用,最终生成无害的H2O和CO2,极少有VOCs分子的残留物和中间的小分子有害物。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10227335A的一种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该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过滤模块、光催化氧化模块、臭氧处理模块,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废气进口,后端设置有净化气体出口。处理工艺包括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对工业废气进行分解净化处理。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地把分解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残余臭氧进行净化;壳体内设置了初效光催化氧化模块和深度分解光催化氧化模块,以及每相邻两列的紫外灯管错位排列,提高了对工业废气的净化处理效率;滤布、催化剂板、臭氧分解板可拆卸设置于壳体内,便于更换。
[0004]但现有技术中,虽然上述专利具有如上的技术优势,但是劣势在于,废气在经过光催化氧化的过程中,设备内部的温度会因为电磁射线的照射而升高,水分会吸热气化为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温度会升高,倘若混合废气直接外排,水蒸气会附着在设备的外部,由于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属于精密设备,大量的水珠附着会对设备内部电路造成断路,通常的做法是在设备的外部添加防水层,虽然能够防止水汽入侵,但是防水层会隔绝设备内外的热传导,影响设备的正常散热,外排的混合气体温度仍然很高,容易造成局部高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包括腔体,所述腔体顶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的外表面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流动装置,所述流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两侧的壁中开设有进气槽,废气在腔体的内部光催化氧化,在此过程中,废气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随后抽吸装置向上抽吸,腔体内部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从底座两侧的进气槽进入流动装置的内部;
[0006]所述抽吸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外部设置有大轮,所述大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混合气体在流动装置的
内部向上流动,循环装置通过水冷循环,降低混合气体的温度,在混合气体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外界冷空气进入流动装置的内部,与混合气体混合流动,通过气体冷却,完成降温,多级降温,效果较好。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与驱动轴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轴顶端的外表面与电机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支架外部的电机通过带动驱动轴旋转,旋转的驱动轴带动大轮和涡轮转动,机体内部的气压降低。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小轮,所述小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管,气压差迫使伸缩杆缩回驱动轴的内部,盖板向上移动,其下表面与底座的内表面分离,底座内部的混合气体进入机体的内部,抽吸装置通过单个驱动设备,带动整个设备运行,节能环保,成本较低。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小轮的外表面与皮带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皮带的内表面与大轮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密封筒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筒的内表面与进水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筒的内表面与出水管的底端固定连接,大轮通过皮带带动小轮转动,转动的小轮通过转轴带动螺杆转动,螺杆沿着密封筒的内表面转动,密封筒内腔压力减小,水流从进水管的内表面从右往左流动至密封筒的内部,随后水流沿着密封筒的内壁向上流动至出水管,直至流入螺旋管的内部。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流动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底部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外部设置有散热套筒,所述散热套筒的外部设置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的底部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部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外部设置有冷气孔,在水流沿着密封筒的内表面向上流动时,热水的温度经固体传导至散热板的内部,然后经散热板扩散至外界环境,热水完成降温,待水流完成五次循环后,出水管关闭,水流从排水管排出至蓄水池,水蒸气在完成储存收集的同时,完成热交换。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体的内表面与斜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内表面与挡环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冷气孔开设在机体的壁中,混合气体在涡轮的抽吸下,沿着机体的内表面向上流动,在此过程中,挡环向上滑动,外界冷空气从冷气孔进入机体的内部,与混合气体混合,冷气辅助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降温,水蒸气沿着机体的内壁向上流动,附着在涡轮外表面的水蒸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至机体的内壁。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体的内表面与引流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外表面与散热套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排气槽开设在机体顶部的壁中,所述出水槽开设在机体底部的壁中,残留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空气从排气槽排出至顶板的底部,在顶板的阻挡下,水蒸气汇集,向下滴落至散热套筒的外表面,最终滴落至底板的内部,对散热套筒的外表面进行降温。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套筒的内表面与螺旋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管的底端贯穿散热套筒的底部,并延伸至底板内部的空间,所述机体的内表面与驱动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同时,散热套筒内部的螺旋管内部冷水流动,进一步降低温度,
而混合气体在沿着机体的内壁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水蒸气和热气的热量通过固体导热传递至散热套筒的内部,由于散热套筒内外都存在流体循环,与机体始终存在温度差,使得散热套筒一直保持散热状态。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涡轮位于机体的内部,所述密封筒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与底座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进水管右端的外表面与底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水蒸气放热液化,水滴在引流板的引导下向下滴落,沿着斜板的外表面,经出水槽排出至底板的内部,最终,水蒸气全部放热液化,暂存在底板的内部,进水管将水流抽吸,从螺旋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包括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顶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处理装置(2),所述处理装置(2)包括抽吸装置(3),所述抽吸装置(3)的外表面通过皮带(4)转动连接有循环装置(5),所述循环装置(5)的右侧设置有流动装置(6),所述流动装置(6)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两侧的壁中开设有进气槽(8);所述抽吸装置(3)包括电机(30),所述电机(3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31),所述支架(31)的外部设置有大轮(32),所述大轮(3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轴(33),所述驱动轴(3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涡轮(34),所述涡轮(34)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35),所述伸缩杆(3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盖板(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5)的外表面与驱动轴(3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轴(33)顶端的外表面与电机(30)的内表面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5)包括小轮(50),所述小轮(5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杆(52),所述螺杆(5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筒(53),所述密封筒(5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54),所述排水管(54)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板(55),所述散热板(55)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56),所述进水管(56)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57),所述出水管(5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旋管(5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气光催化氧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轮(50)的外表面与皮带(4)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皮带(4)的内表面与大轮(3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1)的外表面与密封筒(53)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筒(53)的内表面与进水管(56)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亮袁振朱新军王茹周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